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闻 > 第三十九期 > 最新闻报道

开发新水源提高用水效率 大旱敲响“水荒”警钟

2011-01-31 07:32: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泗水县山区许多麦田麦苗像一根针,瘦弱、干枯(1月28日摄于苗馆镇邓家庄村)。从水资源开发程度看,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56%,大大超出了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良好生态环境所允许的40%开发利用率。

泗水县山区许多麦田麦苗像一根针,瘦弱、干枯(1月28日摄于苗馆镇邓家庄村)。

  当下的旱情,发生在连续八个丰水年之后,这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未来水危机的忧虑。

  从今年1月1日开始,《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被称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所对应的现实,是我省长期以来水资源严重短缺,并形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与此直接相关,转变发展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水资源利用率高达56%,远超40%的国际公认标准

  对我省水资源利用前景最权威的表述是:“有效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从水资源总量看,我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03亿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方,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属严重缺水地区。从人均水平看,在国际,比号称世界上最缺水的以色列还低;在国内,与宁夏等五个省区相当。

  从水资源开发程度看,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56%,大大超出了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良好生态环境所允许的40%开发利用率。

  多年来,我省在治水理念、投入、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多领域的创新和建设,全省供水能力达到280亿方。通过人工干预、洪水资源化等多种手段,几乎“把空气里的水都拧出来了”,并通过水网建设,大大提升了水资源的调配能力。

  但资源性的缺口依然存在:全省现状平水年缺口为39亿方,枯水年缺口49亿方,特枯年缺口高达65亿方。即使采取海水淡化等方式开发新水源、利用中水等非常规水源、跨流域调水措施后,到2020年、2030年总供水量也只能增加到306亿方、323亿方,按目前用水水平计算,届时仍有44亿方、47亿方的缺口,相当于目前全省工业、城镇生活用水之和的两倍左右。

  省水利厅厅长杜昌文在多种场合强调:许多有识之士早就警示,水资源短缺将是山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能否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课题。

  城市挤占农业用水,人类挪用生态用水,当代人透支后代用水

  在上世纪80年代的青岛和本世纪初的烟台、威海都发生过“水荒”。青岛缺水,直接催生了引黄济青工程;烟台干旱的时候,从门楼水库底部又打了几十眼井,汇聚后向市区供水。水利部一位领导感叹:“挖库底子”以前只听说过,没想到还真有!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基本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济南泉水复涌,农田灌溉面积稳定增长。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传统供水管理机制带来的一些弊端:一是城市用水挤占农业用水,二是人类挪用生态用水,三是当代人透支后代用水。

  由于受多重因素影响,对城市用水的保证率需要更高,所以,近年来,省内许多城市建立起保障水平相对较高的水源地,原来主要是用于灌溉的水库,开始更多地担负起为城市供水的职能。

魏鹏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