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0 08:07:00
俞菀、潘旭、仇逸 来源:新华网不在黑暗中等待死亡追思复旦癌症女教师“博客”记录生命感悟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俞菀、潘旭、仇逸
于娟生前所写的“活着就是王道”博客上的个人图片,如今灿烂笑容已成追忆。
在与癌症顽强抗争一年零三个月后,于娟还是永远走了。她的32岁年轻生命终止一刻,是4月19日凌晨三时,正是草木勃发、万物生长的美好春天……
于娟,祖籍山东济宁,挪威海归,生前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师。一年前,被确诊患乳腺癌后,于娟用博客记录下生命的痕迹,告诉活着的人们:好好活着,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让我孩子有妈、父母有女儿、丈夫有妻子”
“天气不是很好,心情不是很糟,身体不是很妙,精神不是很差。就这样一个时而阴霾时而有些微阳的日子里,我爬上来写:祝我生日快乐。”4月6日,于娟更新了博客,取名《出生入死的生日记事》。这一天,她32岁。4月14日,于娟又把17岁时的两篇日记贴在博客上,这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篇博文。
4月13日,于娟进行了又一次胸腔积液抽取手术;17日,于娟病情急转;18日,于娟平安转院;19日凌晨3时,于娟在中山医院停止了呼吸……19日上午9时,家人在她的博客上写道:“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于娟,走好!”
2010年1月2日,于娟被确诊患上乳腺癌。其时,于娟才回国工作四个多月,一岁多的儿子小土豆刚学会叫妈妈……那时,于娟非常沮丧,把自己所有的衣服、书籍都整理打包捐掉了。
为了治病,家里卖掉了仅有的60平方米房子和父母在山东老家的房子,婆婆、大姑、爸妈、丈夫,全家人一起租房子过活。亲人的不离不弃,又让于娟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并在博客上撰文,分享对生命的感悟。
除了亲人,许多昔日的校友、同事和朋友,也支持着于娟延续生命的奇迹。她的复旦校友郑培源、张婷和易文娟等人,在2011年2月自发组织起一个义务服务的团队。据他们统计,到于娟去世为止,她的博客访问量已超过340万;于娟本科时就读的上海交大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联名校友联合众多教授和校友,发来慰问信;同事于敏老师,推荐美国哲学家肯威尔伯的书籍《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来为于娟加油鼓气……
除了感恩,于娟更多的时候是在反思生命的真谛,她给自己的博客取名为“活着就是王道”。
为什么是我?没有遗传、体质健康的于娟一度陷入反思。她生前接受采访时说:“现代女性要权衡婚姻、工作和家庭的平衡,非常不易,但什么东西都不能用健康做交换。我以前很好强,很多时候就算力不从心也会不甘心放弃,用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成本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现在才明白心态的重要……”
在随后的治疗中,于娟对健康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她的一篇博文,如今已成网络经典语:“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我才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现在,我只想让我孩子有妈、父母有女儿、丈夫有妻子。尽全力活下去,这就是我所有的目标,也希望自己的教训能够提醒更多的人,忽视自己的健康就是一种不负责任。”于娟说。
“多想再活三十年,看到儿子长大成人”
从茫然、委屈、悲愤到逐渐领悟、反思、感恩。于娟都用博客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患病后的心路历程原本只为和朋友分享,却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这让于娟意外,也让她想到通过网络平台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让更多的人了解癌症,体悟人生的真谛。
“有一位上海师范大学教金融的老师,看了我的博客后留言说,本来因为写论文要熬夜的,现在马上洗洗睡觉去。还有人因为工作忙,好久没有回家吃饭、陪孩子了,看了博客后说马上就回家。看到大家有所反思和感悟,我很开心。”于娟生前说。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于娟还是在坚强活着,她的人生目标从未如此简单而明确活着,专心挣扎努力活着。
从120斤瘦到80多斤,又恢复到104斤,即使15次化疗,无数次开刀,几次低压20多、脉搏停止,一天两次骨髓穿刺,也没有让于娟向癌症低头。她说,网友们的关心,使她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决心。尽管脊椎骨严重弯曲,喘息也很费力,但抗癌的一年多以来,她始终保持着幽默与风趣,眼神中总是流露出淡定和自信。她常穿的那一身红色运动衣,也仿佛代表着她顽强与不屈的个性……
于娟是个典型的山东姑娘,大大咧咧,重病之后,她发现自己比想像中还要坚强。2009年的最后一个星期,于娟被救护车抬进上海瑞金医院急救室,医生看到她那浑身黑漆漆的CT,听说还没有用任何止痛药物,对于娟的丈夫说:一般人到这个地步,差不多痛都能痛死。
然而,在刺骨的疼痛之前保持镇定的于娟,也有崩溃的时候。
有一次,于娟看到电视新闻里放独居老人过世多日才被邻居发现,她号啕大哭。“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儿,万一我……我的父母该怎么办呢?”第二次,是她6次化疗回家后,19个月的儿子“小土豆”开心地围着她转来转去。奶奶说,“土豆”唱支歌给妈妈听吧。他趴在她的膝盖上,张嘴竟然奶声奶气地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歌声未落,她流泪了。她说:“我多想再有30年,能看到他娶妻生子。”
“如果不能和别人比生命的长度,那就去比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吧”
孩子还是失去了妈妈,父母夫去了女儿,丈夫失去了妻子。
于娟的母亲在得知女儿去世后,连夜坐火车从山东老家赶到上海。“女儿生前研究的领域就是公益能源林。所以我一直为她守护着家乡的那片树林,她最后的心愿也是希望能长眠在那里,我来带她回去……”说到这里,善良而朴实的妈妈潸然泪下,不善于表达的爸爸则默默坐在一旁,看着窗外的蓝天。
于娟从挪威留学开始,就一直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碳减排”这个课题。她希望通过造林,用黄连种子榨油来缓解能源危机,也希望留下一片绿色的美好给未来的孩子。她生前所寄,除了亲人,尤其是年迈的父母和“小土豆”,就是这片家乡的公益事业能源林了。
得知于娟去世后,网友们在她的博客里缅怀:“天堂里看着你的小土豆……”“几番生死,顽强抗争到底;下笔万言,生命日记传世。生命如斯,应无所憾。” “上学留学再教学一生为学,莘莘学子憾早逝;有爱得爱还播爱,拳拳爱意信永存。”
很多于娟生前的学生也纷纷来到博客留言。“建入佳境_2011”说:“无意中打开了2008年于老师催我交论文的邮件,一阵心酸。当年她正在怀孕,却坚持给我们上课。感谢恩师,祝您一路走好!”
走向死亡的过程是如此黑暗,于娟却努力让这段路变得有光明。“那些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大”。她说:“如果不能和别人比生命的长度,那就去比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吧。”
“我们缅怀她,因为她那份生命的勇气。于娟的博客是她的心血之作,也是她生命的延续,相信无论生活中遇到了怎样的挫折,她的博客都会给人活下去的勇气。”于娟的好友方莉强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