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0 08:23:00
来源:山东商报在国外留学时的于娟
病榻上的于娟
32岁癌症女教师生命感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图)
海归女教师突遭癌症袭击 “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昨天凌晨3时许,老家山东济宁、年仅32岁的复旦大学抗癌教师于娟静静地走了,这位感动和激励无数网民的“抗癌教师”留下了70多篇“癌症日记”。“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
海归女教师突遭癌症袭击
罹患癌症之前,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山东济宁姑娘于娟有一串长长的耀眼的光环:挪威奥斯陆大学经济学系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
正如于娟所说,“论家庭,结婚8年,刚添爱子,昵唤阿尔法,还在牙牙学语。本来计划申请哈佛的访问学者,再去生个女儿,名字叫贝塔。论事业,好不容易本科、硕士、博士、出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工作刚刚一年,风生水起刚刚开始,申请项目无论国际、国家、省市全部揽入。”然而,2010年元旦,噩梦袭来,于娟被确诊为晚期乳腺癌。“当元旦确诊为乳腺癌癌症四期也就是最晚期的时候,我长舒了一口气,没有哭,反而发自内心的哈哈大笑。因为这个结果是我预想的所有结果中最好的一个,既然已然是癌症,那么乳腺癌总是要强一点。”于娟博客中这样写道。“别人看我人生尽毁。犹如鹤之羽翼始丰,刚展翅便被命运掐着脖子按在尘地里。奇怪的是,我并没有太多人生尽毁的失落。”于娟说,这场癌症让她不得不放下一切,“如此一来,索性简单了,索性真的很容易快乐。”
写抗癌日记感动无数网友
截至昨天,于娟的博客“活着就是王道”点击量已超300万,微博“复旦教师抗癌记录”粉丝也已达12万。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作为微博上流传最广的文字,于娟对生命的感悟,曾打动和温暖无数网友。
总计70多篇博文中,于娟用乐观、坚强、淡定来面对一切正在遭受的苦难。“如果不能和别人比生命的长度,那就去比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吧。”在抗癌日记里,于娟称自己是“废物利用”,希望自己能够在生死临界的地方反观生活,让同龄人有所反思,“名利权情钱,没有一样能够带得走。到了这样的境地,什么都不重要。不希望所有人到了生命尽头,才意识到这辈子白活了。”
我希望有人能透过我的文字关注到自己的健康,我希望有人透过我的文字关注到自己偏离生活的生活方式,我希望有人开始早睡早起,开始减少应酬,开始不再嗜烟酗酒,开始分些时间给家人。
临终依然挂记家乡公益事业
坚强而淡定的山东姑娘再也无法亲手更新她的博客。昨天凌晨3时许,于娟悄然辞世。早八点,于娟的父亲给于娟高中时的语文老师、济宁一中教师孙伟打了个电话。电话里,老人说,“于娟超脱了,是的,于娟超脱了。”听到这个消息的孙伟很是震惊和痛惜。“半个月之前我还去上海看过她。当时她精神状况不错,思维和交流也都没有问题。只是呼吸比较困难,胸积水比较多。没想到突然就走了。”提及当年的爱徒,孙伟言语里满是悲伤。
昨日9时,于娟朋友郑培源替她更新的博客,上写: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2011年4月19日凌晨3时许,于娟辞世。几番生死,顽强抗争到底;下笔万言,生命日记传世。生命如斯,应无所憾。
追悼会周六举行
于娟下周魂归故里济宁
提及女儿生前遗愿,正在上海的于娟父亲几度哽咽。昨天下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于父承诺要帮于娟“把挪威森林搬回家”。
生前遗愿:在家乡建能源林
“于娟生前所寄,一为亲人,尤其年迈父母和小土豆(于娟幼子);二为家乡的公益事业能源林。” 昨晨更新的博客中,于娟的朋友表示。文中所及“公益事业能源林”,是于娟在挪威奥斯陆留学时的一个梦想。“当时她在挪威学习的时候,看到奥斯陆湖边的森林,非要把她妈妈接过去,去看看挪威的森林。”于娟的父亲说。从此以后,将低碳环保又能造福一方百姓的能源林带回老家,就成了于娟的一大心愿。“这个项目目前已经和挪威达成合作,选址曲阜。”于娟的父亲哽咽着说,具体的东西交给学者们去研究,但他和老伴会上山种树,“我们一定会完成她的遗愿,帮她把挪威森林搬回家。”
于娟下周魂归故里济宁
记者了解到,于娟的追悼会将于本周六上午十点在上海宝山殡仪馆举行。同时,按照于娟的遗愿,于娟骨灰下周送老家山东安葬于公益能源林。
于娟生前所在单位,复旦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罗倩则表示,对于娟的去世她感到非常惋惜和遗憾,“她对于生活的反思,与病魔抗争的这个过程感染并影响了一批人,这个消息对于关心她的人来说都是很悲痛的。”同时罗倩表示,于娟生前所在的社会学院将与其家人一起参加于娟的追悼会。
■ 于娟语录
★做这件事对我并无任何意义,但是对周围的人可能会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我在癌症里整整挣扎了一年,人间极刑般的苦痛,身心已经摧残到无可摧残,我不想看到这件事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发生,但凡是人,我都要去帮他们去避免,哪怕是我最为憎恨讨厌的人……
★生与死,前者的路对我来说,犹如残风蚕丝;而死却是太过简单的事。不仅简单,而且痛快舒畅,不用承受日夜蚀骨之痛。但是死,却是让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亲人们尝受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和老年丧子之痛。虽然能不能苟活,由不得我,至少我要为自己的亲人抗争与挣扎过。自戕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我是个母亲,虽然,我这个母亲做得很无力,我现在唯一能给孩子,只有微笑,能为孩子做到的,也只有坚强。我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育子成才,但可以用今天的行动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的妈妈不是懦夫,所以你的人生里,遇到珍贵关键的人与事,要积极争取,可以有失败,但是不能有放弃。
★透过生死,你会觉得名利权钱都很虚无,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名,说穿了,无非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无论你名声四海皆知响彻云天,也无非是一时猎奇,各种各样的人揣着各种各样的心态唾沫四溅过后,你仍然是你,其实,你一直是你,只是别人在谈论你的时候,你忘记了你自己是谁而已。
★我作为一个复旦的青年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做我能做的事,让周围活着的人更好的活下去,否则,刚读了个博士学位就有癌症晚期,翘了还不是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这样无异于鸿毛。写这些文字,哪怕一个人受益,我也会让自己觉得,还有点价值。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