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路养好的山东经验

2011-05-14 18:41:00     作者: 姚锋 马珊珊 王赓    来源: 大众网  

关键词: 山东公路养护 经验
[提要] 公路设施完好是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基础,是公路部门服务社会的根本点和落脚点,是公路部门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山东公路系统在养护工作中不断创新,精细化养护、预防性养护措施领行业之先,“畅安舒美”理念成全国共识,“五大养护工程”富有山东特色,危桥管护和安保工程体现以人为本,样板路建设继续保持优异成绩。“十一五”共完成公路养护投资210亿元,实施大中修16696公里,创建文明样板示范工程13830公里,优良路率达到75.8%。

    现代化养护理念引科学发展之路
    进入“十二五”期,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和问题,重点是四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养护管理工作量快速增加。五年前,山东省公路通车里程只有8万公里;现在,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近23万公里。五年前,高速公路处于快速建设期,养护工程并不迫切;现在,建成的高速公路陆续进入大修期。过去,以路面养护为中心;现在,还要养护管理好结构复杂的大型桥隧设施和监控、通讯、收费设施。二是养护管理指导思想发生重大转移。过去,从公路行业内部协调发展出发,强调建、管、养并重的方针,要求一手抓好公路建设,一手抓好公路养护;现在,要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突出以人为本,强调用户至上,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处理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养护管理内容日益丰富。过去,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主要局限于公路的日常养护、大中修工程、路政管理和治超;现在,增加了信息服务、应急救援、安全保障、路网调度、通行费征收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等全新内容。四是养护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过去,干线公路车流量处于稳步增长时期,采取矫正性、被动性、突击性养护模式,且还能被社会接受;现在,干线公路车流量快速增加,必须采用及时性、快速性、规范性养护,减少养护作业对正常交通的干扰。过去,公路管理主要靠计划和行政命令;现在,公路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
    公路养护管理已全面进入“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改革加速、服务提高”的新阶段。作为向社会提供交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行业,以较低的出行成本,较高的运输效率,支撑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旺盛运输需求,是公路发展与改革需要优先考虑的重点。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山东公路部门在“十二五”期将大力推进养护现代化。面向全路网,建立精细化养护决策、标准、执行、考核四大体系,完善动态养护数据库,健全具有山东特色的预防性养护机制和运作模式。公路养护率和路面铺装率100%,公路优良路率达到80%以上,其中,高速公路优良路率不低于98%,普通国道不低于90%,普通省道不低于80.5%。在全面养护基础上,加强样板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养护精品工程。全省公路系统将以“保畅通、保安全、树品牌、树形象”为目标,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出行提供安全畅通、和谐高效的公路通行条件。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