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郑凤荣一生的是体育,屡遭打击与迫害也因体育,终生最难割舍的还是体育
■为体育事业奋斗52个春秋,虽然离开工作岗位,依旧想为退役运动员做点事情
郑凤荣,山东济南人,著名跳高运动员。1957年11月17日,她以1·77米的高度,打破了当时由美国运动员保持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成为中国和亚洲打破该项世界纪录的第一人,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田径世界纪录。1995年5月15日,国际奥委会授予郑凤荣“奥林匹克银质勋章”。今年3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为已67岁的郑凤荣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
4月中旬一个下午,天上下着蒙蒙春雨,我们如约来到郑凤荣北京的家中。故友重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她的声音还是那么铿锵有力,她的身手依然敏捷异常,她的性格仍旧豁达开朗……简直让人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浑身充满朝气的人,已是年近古稀的长者。在我们近4个小时的交谈中,既有欢声笑语,又有黯然神伤,但话题始终未能离开她钟爱一生的体育。
最不愿低头服输
改变郑凤荣一生的是体育,屡遭打击与迫害也因体育,终生最难割舍的还是体育,这千丝万缕的情愫让她铭心刻骨。
1953年16岁的郑凤荣离开济南,踏上北上列车,来到中国田径队,开始她坎坷的体育生涯之路。
“那时我们受的都是军事教育,就知道服从命令听指挥,吃饭也都要集体排队去食堂。特别是早集合,要求必须在五分钟内打好背包,整装列队。我小,老是落在解放军的后面。我不服,就天天提早打好背包,等着集合的号角。”郑凤荣笑着回忆道,当时训练条件相当苦,跳高用的都是沙坑,不像现在都有厚厚的海绵垫。她每天都要在硬硬的沙土上摔上上千次,浑身上下到处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旧的瘀伤未愈新伤又添。一同去的好多队友受不了这份罪,纷纷退队回家了。要强的郑凤荣没有向困难低头,她咬牙坚持着。
“那时我们就懂得刻苦训练,根本不讲什么科学性。我在国家队练了不到半年,两个膝关节就受伤了。我只好进了‘伤号组’,被强制接受治疗。”郑凤荣接着说,“不能进行跳高训练了,我就边疗伤边进行身体素质训练。身体训练是任何竞技体育运动的基础,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无论何时都要坚持身体训练。”
最爱戴的人
山东人固有的秉性,成了郑凤荣得天独厚的条件。她那吃苦耐劳、不畏困难、乐于助人的品行,为她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在她伤病缠身的情况下,她的跳高成绩仍节节上升,已逼近了当时女子跳高1·76米的世界纪录。
“我终生难忘的是1957年10月20日,周恩来总理专程来到北京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的前身)看我跳高,并鼓励我好好学习,刻苦训练……”郑凤荣激动地讲着,“也就在总理看望我后的第28天,我一跃跳过了1·77米的高度,打破了女子跳高世界纪录。”
郑凤荣的这惊世之跳,一时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郑凤荣自己也没觉得这是件什么了不起的事,当晚她还和伙伴们上街游玩去了。谁知第二天,她竟成了新闻人物。塔斯社称她是“中国体育的‘报春燕’”,更有外电称:“20岁的姑娘向世界宣布——中国选手再也不是落后的选手了!”铺天盖地的赞誉声和世界众多通讯社的采访,使郑凤荣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荣誉来得太突然,这叫刚刚20岁的郑凤荣有点招架不住,开始飘飘然了起来。“就在这关头,总理接见了我。他就像慈父一样,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我,再三告诫我要谦虚谨慎,荣誉不是你自己的,没有党和国家的教育与培养,你能取得今天这样的优异成绩吗?”郑凤荣双眼含泪,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
最大的心愿
“总理伟大的人格和品质,是我学习的榜样。做人一定要宽厚,多做善事。”郑凤荣告诉记者,我们国家已进入老龄社会,她要和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联合建一所“颐养康复中心”,以回报党和国家及社会对她的培育之恩。
“我还要办所学校,培养新型的运动员。”郑凤荣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许多队员退役后没人要,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文化。他们为体育事业做出了牺牲,耽误了学业。可时代发展了,没有文化势必寸步难行。训练要打基础,学习也要打基础。所以我要办的这所学校,首先要强化文化教育,打好文化素质基本功,尔后再夯实身体素质的基础,为他们今后成才铺路搭桥,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武全才。”
□ 本报记者 于 锋 杨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