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济导报人文 

 

北京拥堵的供需分析

2003-10-22 08:36:12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咨询专家李康认为,世界上不同的城市,在
历史沿革、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结构上,都不一样。城市本体条件的
不同,导致交通矛盾的体现形式和结果不同。但特大城市交通拥堵的
根源所在,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交通需求和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双重
失衡,尤其是北京。
  一、城市交通的需求是很难完全控制的。因为与水电这些市政工
程不同,城市交通是完全自由的开放系统。前者只需接上管子、电线
就能获得,交通则不然。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介入交
通系统,有的花钱,有的不要。但只要有人上路,就必须接纳。交通
需求是快变量,特别是在城市化、现代化和汽车化的共同作用下。由
于需求很难完全控制,所以即便在目前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交通问题
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完全解决,只能是缓解和调节。
  二、每个人出行都要做出选择,包括时间和金钱上的,统称为交
通出行费用。无疑,出行选择机制将在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上进行,包
括出行方式和路径。这种机制将在不同交通方式和路径之间形成一种
吸引转移效应,哪个地方、哪条路线、哪种方式走得快,去的人就多。
但是现在的北京,道路面积率只占市区土地面积的10.4%,道路容量
很有限,特别是支路严重不足,轨道交通又严重滞后,覆盖不到所有
的人口,很多人在步行距离内无法很快到达轨道交通站点。在这种情
况下,城市交通的自身调节和适应能力就很弱,就会出现交通拥堵,
因为人们的选择性已经太小了。
  三、空间分布高密度(人口、商业、建筑上),带来交通高密度。
北京二环以内只占市区土地总面积的6%,却集中了全市机动车交通
的30%,三四环局部地区也是普遍高密度。本来老城区就是市中心,
存在所谓的“向心交通”。现在又人为地不断在这种高密度“黄金地
段”开发,进一步增加了负荷。这种人为制造的麻烦,使得某一地段、
地区变成死疙瘩,很难解开。
  四、特大城市必定会出现大量无效、低效交通量。北京现在边缘
集团、近郊住宅区大量出现,人们的出行距离大幅度延长,无论是进
城上班、办事、购物还是娱乐,都要走很长的路。平均出行距离拉长,
交通源分布相当繁杂,并向外围转移。其中一部分显然是人为增加、
无效低效的。
  五、北京的交通供给方式,基本上不计成本和效益。二环不行三
环,直至六环。然后是轨道交通,无论地铁还是城铁,一公里综合造
价五六个亿,建设周期又长。这么多大量的一次性投资,何时收回?
谁来投入?怎么补偿?都是问题。而每增加1000辆汽车出行,或1公
里轨道/道路交通,都会产生一种边际社会成本。总之就是不计成本
投入,至于能解决多少问题走着瞧。
  李康表示,这5个问题综合在一起,形成了特大城市交通问题令
人头疼、难解的“方程式”
  。(据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西“路”取经
下一条:揭示统计数据奥秘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