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建都850周年,这是以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海 陵王完颜亮改辽南京为中都,从上都会宁迁至中都的时间。元灭金后, 改中都为燕京路,直到至元四年才正式立为大都。明太祖朱元璋于13 68年灭元,以金陵为都,称南京,并在老家安徽凤阳建北京。同时改 元大都为北平府,第二年建置北平行在。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火文 立为帝。四年后,建文帝为巩固政权,行削藩之策。经略北平的燕王 朱棣自恃功高兵强,导演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变”,惠帝不知所 终,朱棣自立为帝。原本应是的建文五年更易为永乐元年,朱棣起家 的北平也随之改为北京。 这一年是公历1403年,由此算来北京的名号已整整600年。《明 实录》载,永乐元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上书具奏:北平是“皇上承运 兴化之地”,宜立为京都。这一建议经朱棣认可后,随即将北平行在 改为北京。但迁都之举直到永乐十九年才成行,这一是因为朱棣当年 最紧要的任务是坐稳江山,二是因为要把被战火摧毁的大都建成新的 皇都不是指日之功。从永乐元年定名北京,到永乐四年着手营建北京 城,再到永乐十九年完成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北京又一次从毁灭中 新生。明初北京政治中心的地位并不稳固,建制上南京和北京并存。 朱棣死后,仁宗继位,再改北京为行在,准备迁都南京,但迁都并非 等闲之事,缺少雄才大略的人难以施行。这种“欲迁不得,欲罢不忍” 的状况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正式“罢 行在,定为京师”,迁都之议才被彻底否定。对北京而言,1403年是 有历史意义的。我们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的同时,也应了解北京定 名的时间。(冉连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