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无声的比照。10月28日下午,4名中国青年设计师的作 品和5个著名英国设计师的品牌在上海国际新闻中心同台亮相。 当来自上海的蒋翎、北京的曹然、四川的彭环环和广州的林进亮 依次展示完 他们的最新作品之后,背景大屏幕切换成英国设计师的名字。模 特再度出场时,观众的眼睛一下子轻松了。那些复杂的裁剪、繁复的 配饰不见了,剩下的,除了简洁,还是简洁。 蒋翎等4人是此次面向中国时装设计毕业生的“激情英伦时尚设 计大赛” 的受益者。他们刚刚从世界驰名的英国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受 训一月归来,角逐大赛的最终奖项———2004年秋季赴英国诺森堡大 学学习时装设计的全年奖学金。 他们没有机会10月24日,做了8年服装的郑刚在新天地发布了其 公司设计师彭荻菲(曾任合资品牌“蜜雪儿”的总设计师)的最新作 品,品牌名为“1024”,这是他们二人共同的生日。在国内,还没有 设计师自信到用自己的名字来标识品牌。郑刚告诉笔者,上海设计师 眼界较高,因为常年在香港、巴黎、伦敦的时装周上穿梭。但见多识 广并不能让他们大胆突破,因为受厂商和市场的牵制太多。因此,上 海设计师整体表现低调、保守、不注重个人表现,导致设计师队伍结 构中间力量强而顶尖的少。对于国际最新时尚,“他们都看得懂,就 是没有机会。 ”东华大学拉萨尔学院院长张渭源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国内设 计师确实存在“学院派”气息浓重、设计偏于繁琐的问题,整体表现 为“成熟度不够”,而国际流行趋势是简洁。关键在于,他们缺少与 市场一线的沟通,也缺少这样的实践机会。 评委之一的香港设计师张肇达说,他现在的每次发布会就是订货 会。将艺术转化为技术需要市场的认可和生产商的支持,但对于任何 一个处于成长阶段的年轻设计师来说,这一点非常困难。厂商追求的 是利益回报,他们不相信国内的设计师,只相信国外的样衣和板型; 销售商追求的是市场回报,他们只认国外名牌。 VivienneWestwood公司著名设计师Maia一再强调:“中国的时尚 业,不能只谈钱、钱、钱,而应该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品牌。”他 和他的公司都认为,创造不能迎合市场,一旦迎合,灵感便会枯竭。 设计师该如何作为呢?Maia说:“flexibility(放松)。”他给自 己的定位是:不是商人,而是艺术家。 时装周的另一位嘉宾谭玉燕则以自己在纽约的奋斗经历证明:不 要让市场带着你走,应该把市场掌握在手里。要坚持自己的设计,一 次不被接受,再尝试下一次,总有成功的时候。一味模仿别人的设计, 固然摸到皮毛,却无论如何触不到筋骨。如果为了产品好卖、可以赚 钱而随了大流,自己变成了别人,作品也就失去了意义。 补差未必很多年如果两个小孩都有成为设计师的潜质,一个长在 中国,一个长在英国,会有什么不同呢?“他们所处的氛围完全不同。 在英国,一个主妇要请客人吃饭,从餐具、餐布、菜式到餐桌上的鲜 花,处处都体现着女主人的品位,她的孩子从小就能感受到设计带来 的新奇和愉悦;他如果被母亲带着去一座陌生城市,博物馆是必游之 地。在欧洲,城市到处都是设计。”这是“江南布衣”品牌创始人李 琳的回答。 每年至少花4个月时间游历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大英博物馆, 或者佛罗伦萨的个性小店之间,李琳对设计的理解更加深刻:设计就 在生活中,设计就在细节里。“中国的孩子没有那种源于生活本身的 设计情结,仅仅经过设计学院的培养,出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人才。” 英国诺森堡大学设计学院院长VivienV.Todd在谈到中国服装设 计教学时坦率地说:技术有余,创新不足。她在大学里教给学生的是, 作品要有原创精神,要有冲劲,要发展自己的想法,要学会思考,而 不是一味地拷贝、模仿现成的理念。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开始研究日本的山本耀司、川久保铃, 比利时的马丁·马吉拉这些新生代的顶尖设计师时,他们的眼睛也变 得越来越挑剔,他们与世界时尚的距离又近了一分。“这个差距未必 要花很多年才能弥补。我觉得现在一些年轻设计师虽然比不上国际大 师,但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张渭源也认为“走出去”能较快缩短这种差距。他说,东华大 学正在摸索联合办学的路子,让更多有天赋的青年设计师走出国门, 获得学习机会。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