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详细了解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根据防治对 象的生物学特性及规律,找出防治效果高而有利的施药时期。害虫一 般幼龄期抗药力弱,触杀剂效果比较明显。病害一般要掌握在发病初 期(一般发病率为10%~15%)施药,保护性杀菌剂应在病原物尚未 侵入作物组织之前用药,在病原物侵入植物体内之后,应选用内吸性 杀菌剂治疗。杂草要掌握在杂草对除草剂最敏感的时期施药,一般在 杂草幼苗期施药效果最好。许多除草剂为了减少作物药害,都在播种 前或发芽前进行施药。 2、在作物耐药期施药减少作物药害。作物不同或作物的不同生 育期,其耐药能力不同,应根据作物或其生育期的特点,选择适应施 药的适期,以避免药害的发生。在一般情况下,作物在种子发芽、孕 穗拔节和扬花期最敏感,容易受药害。因此,施药时应注意,或用其 他措施减少农药对作物的药害。 3、根据防治对象的为害特点和药剂品种、剂型特性,采取正确 的施药方法。例如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应选用喷雾方法,有利于药液喷 在杂草上杀死杂草,提高防效。乳油、可湿性粉剂可用水稀释喷雾, 油剂、粉剂和颗粒剂则不能加水喷雾,只能用超低容量喷雾或喷粉器 喷粉或撒施,否则可能出现作物药害,或人、畜中毒现象。喷洒农药 要遵守施药的有关规定,均匀周到,特别要做到不漏行、不漏株,以 保证喷药质量,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4、在施药适期内根据环境条件,适时用药,提高防治效果。环 境条件的变化,对药剂的理化性状,及防治对象的生理活动都有影响, 从而影响药效。只有具备适宜的施药条件,才能有最佳的施药效果。 其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风、降水(雨、雾、露等)、光、土壤 等因素,其中温度、风、雨的影响较大。 5、根据田间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的消长规律适量施药。农药的 使用剂量和浓度要适当。近些年来,人们在使用农药过程中提倡最低 有效剂量,这是稳定防效、防止污染、防止抗性的有效措施之一,是 取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键。在施用农药时任意提高剂量或浓度, 随便增加施药次数,会增加农药副作用。选用最低有效浓度进行病、 虫、草害的防治,对于保护和利用天敌,进行综合防治,取得较好的 防治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使用50%甲胺磷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 如果每亩用药量50克,对水稀释1500倍液喷雾,虽然防效较好,但对 天敌黑尾叶蝉卵寄生蜂和蜘蛛杀伤率很高;而如果将每亩药量改为25 克对水稀释3000倍液进行田间处理后,基本上也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 果,但是田间黑尾叶蝉卵被寄生蜂寄生率比前者提高38.61%,蜘蛛 杀伤率降低31.7%。 汶上县棉办 齐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