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获得“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青年记者》的编辑们便盯着让写个人事迹。他们的工作可谓主动,但我却真是没什么好写的。获得荣誉,并非个人了得----单位推荐,是前提条件;报纸影响,是决定因素。可我又不是一个善于拒绝别人的人,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文字。 国庆放假期间,回母校山东大学参加了纪念历史系八0级毕业二十周年同学聚会,这次聚会,除来了七八十位同学之外,还有二三十位老师出席,这些老师都是真正的专家学者,个顶个地德高望重,其中还有一些是学校的领导,像原校党委书记陈之安、原副校长乔幼梅,以及现任校党委副书记尹薇等。 出乎我意料的是,聚会竟成了对《齐鲁晚报》的表扬会。老师们讲话动辄提到《齐鲁晚报》,都自称长期订阅晚报,都自称是晚报的忠实读者,都自称对晚报的情况非常熟悉,有两位八十多岁的老师,拉着我的手长时间不肯松开,对晚报大加褒扬,这情景着实让众多的同学、尤其那些早已身居厅局要职的同学为之羡慕、甚至嫉妒。然而,同学们却很难知道我此时此刻的真切感受——若说没有丝毫的得意之情,恐怕也不真实,但更多的还是两个字:惶恐。 并非是我故作谦虚状。其实,对《齐鲁晚报》的赞誉,在饭桌上、会场上我经常能听到,既有普通市民,也有高级领导,只是没有像这次这么集中,而且是集中地出自自己的老师们。但每一次我的感受却大致相同,感到每一句赞誉都像是往我肩膀上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直压得我双腿打颤,脊梁沟里冒出冷气。 的确,这些年《齐鲁晚报》取得了很大成绩,不仅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而且跻身世界报业百强;每年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四五十个,每年上缴利税一两亿元;既是全国精神文明示范单位,也是山东省“青年文明号”标兵单位。诸如此类,说来话长。报纸做大了,报人也沾光,这些年,从总编辑到一般编辑记者,都获得了不少这样那样的奖励或荣誉,在社会上,说到报纸也好,说到个人也好,大有“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态势。 但是同时,我们确实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我们的报纸质量有时还不够稳定,我们的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我们的队伍素质离主流大报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们的综合实力与世界大报相比还有较大的悬殊,我们有时还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我们偶尔还会暴露出自己的浅薄,等等。这些问题,别人也许看不到,也许看到了却不予计较,但我们自己心中是有数的,而且越是听到别人的赞誉,越是会想到这些问题,敢不诚惶诚恐之至也。 实际上,道理也很简单,有这么多人赞誉《齐鲁晚报》,说明有这么多人在关注晚报,他们在读晚报,也在读晚报的编辑记者,也在读晚报的总编辑。我们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员,一举一动都在读者眼中,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谨慎,有足够的理由自重,有足够的理由努力。因为稍有不慎,露出我们的瑕疵来,个人丢人是小,影响了报纸的形象,罪莫大焉!这又像一个人,当你没身份、没地位的时候,说话、行事稍微随意一些,或许没人怪罪,而一旦有了身份、地位,言谈举止再不注意,就可能为人们所不容。当然,再慎重也可能“一人难称百人心”,但我们绝不能没有这个意识。 世界上任何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虚荣心,报人的虚荣心则是自己的报纸被读者叫好,而且叫好声多多益善。但是,偏偏做报纸工作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正如一位著名的前辈所说:“报纸只有一天的成功,却永远没有成功的一天。”这就注定我们要做长期的努力,要承受长期的压力。而且我们明显感到,报纸做得越好,压力也就越大,这不仅因为我们背负着太多的关注,太多的信任,太多的希冀——比如,在有的报纸上出个大错,可能无人在意,而在《齐鲁晚报》上错个标点符号,读者都可能打爆电话;同时更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提高——这是在相当高度上的再提高,也越来越困难。这正如企业界所流行的那句名言所言:“创业难,守业更难,守业当中再创业尤其难。”具体到《齐鲁晚报》,办到今天这个地步,必须要保持一个“三高”的状态,即以高素质的采编队伍,生产高质量的报纸,满足读者高品位的需求。这其中,队伍建设是关键之关键。以自己之浅薄,是难以保证报纸之厚重的;以自己之低素质,是难以满足读者之高品位的。而队伍的建设又受教育、考核、管理体制、社会风气等多种因素制约,绝非易事;尤其是整体上提高——防止“木桶效应”,即最矮的一截,可能给读者留下最深的印象——更是一个重大课题,在没有完成这个课题之前,对外界任何的赞誉,我们又岂敢当真。 在成为《齐鲁晚报》总编辑三周年之际,我曾提笔写下感怀:“莫道总编容易当,白发杂生遍体伤;临深渊处气自短,履薄冰时心亦凉;铁肩有力担道义,妙笔无缘著华章;回首三年如一日,恐慌恐慌恐而慌。”写后感觉不妥,因为恐慌也罢,惶恐也罢,都是自己的选择,怪不得别人,何必抱怨。而且,报人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每一天的报纸上,体现在每一天办报的忙碌中,苦中亦有乐也。但诗中所流露出的紧张心情,也的确是真实写照。不过,说是这样说,干还照样干。所谓“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作为《齐鲁晚报》人,我们最忌讳的就是这个“轻飘飘”啊。 郝克远,男,中共党员。大众报业集团编委,《齐鲁晚报》与《生活日报》总编辑。 1994年1月被招聘至大众日报社《齐鲁晚报》,先后任记者、政法部主任、周刊中心主编等职;2000年12月任《齐鲁晚报》总编辑;2003年12月任大众报业集团编委兼《齐鲁晚报》、《生活日报》两报总编辑。兼任山东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及全国晚报协会副会长等职。 2001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奖记二等功;2004年获山东省“泰山新闻奖”提名奖,奖记二等功。先后获各类新闻奖65个,其中《今天,人们没有忘记》分获全国晚报消息大赛特等奖、山东省新闻奖一等奖、全国省级晚报好新闻一等奖;《济南“交警现象”启示录》、《关于火车何时开进市场的思考》、《大白菜扒帮系列报道》,皆获全国晚报好新闻特等奖。 编著《价格改革纪实》一书,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