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日常采访过程中,会遇到职业责任与道德看似相互冲突的情况,特别是采访一些不幸事件,必须从两难中做出选择的情况下,要想成功地完成采访任务,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如何准确把握采访时机、推进采访深度?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不能简单化。 了解分析情况、设身处地为被采访者着想是采访不幸事件的前提条件。比如要采访一个孩子刚刚到水库游泳不幸溺水身亡的母亲,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唤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但面对悲痛欲绝的母亲,记者的每句问话都像一把刀,刺向心正在滴血的母亲,好像每一句问话都是多余的。 可见,要想完成采访任务,就要事先考虑被采访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问题要少而精,要把握好度,要适可而止。也可以考虑不一定非要采访当事者的母亲 ,只要拍下她和亲属泣不成声的场面,然后去采访周围的知情人,编辑制作时配上出事地点的水面的空镜头,同样会产生很强的冲击力。 被采访者是否愿意接受采访、主动配合采访是采访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采访前,详细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是记者到达现场后最终选定采访对象的前提;针对被采访者可能出现的情绪变化随时调整提问方式和深度,则是在采访前必须要预见到的;让被采访者了解采访目的,消除敌意,感受到采访者的真诚,则是决定采访能否成功的最后一关。 举个例子,有一次记者采访一个因病致贫的家庭,孩子考上大学,家里却无钱供应,已过不惑之年的父亲面对摄像机一再掩饰自己的难处,表示他借钱也要供孩子完成学业。面对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为了让这个寒门学子早日筹足学费,记者没有给这位父亲留面子,直接追问他:"听说你家已负债很多,亲戚朋友早已借遍,如果没人再借钱给你怎么办?"他说:"那就贷款吧。"记者又问:“听说没有担保的贷款程序很复杂,如果孩子开学时间到了,你贷不下款来怎么办?"一段沉默后,这位中年汉子再也顾不了自己的脸面,眼泪夺眶而出,泣不成声地说:"那就真的没有法子了,我没有本事啊,连自己的孩子也供不起......"节目播出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捐款踊跃。有关方面迅速反应,为这名上不起大学的孩子解决了首期学费。 对于记者来说,道德永远高于职业责任。同行们常常说,灾难面前更容易拍出好作品。但这并不是说记者在采访时就可以只从节目的角度出发,而放弃道德标准,不必考虑被采访者的心理感受,那样做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是记者,但首先是有良知的公民,如果面对落水者,有人正在抢救,我们可以只行使记者的职责,拍下那感人的瞬间完成作为一名记者的使命。可如果那一刻没有你的帮助,落水者就有可能失去生命,任何一名记者都应放弃"可能"获奖的作品下水去救人,职业道德永远高于职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