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出自己的声音”,需要见识,需要勇气。这份见识和勇气,更多的不是靠讲理论、喊口号,比如应该如何、要如何,而是与民同髓的血缘,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深情,对土地和历史的忠诚,使你不得不如此,不能不如此。 找到这幅老照片,我满心惊喜! 这是我千百次采访中的一个镜头,它勾起了我的绵绵回忆。 从事新闻工作35年,是鱼在水里的35年,是羊在坡上的35年,是瓜在秧上的35年。工作带给我快乐与满足,使所有的劳顿、艰辛、磨难、痛苦,也带有了享受的成分。就像阳光照耀的初春的原野,嫩芽美好,花草美好,积雪与泥泞也同样美好。 如果把回顾比作研耘,感慨便是最直接的收获。我的收获是什么呢?那就是这样一句话:“喊出自己的声音。” 如果从理论上对此予以阐释,那将是另外一本书的任务。我选择与自己的作品一起来表达的方式。作品已经是个存在,能否证明个人的观点,已属读者评价范畴;个人可做的,就是将实践和感思交给读者,以图增强一些说服力。因为我知道,年轻的同行们都很有主见,不会轻易被说服。 照片上,打着手电筒的是人民日报记者,手电光下作记录的是我,侃侃而谈的是地学工作者杨联康——中国历史上徒步考察黄河第一人。时间是1982年5月20日,地点是河南省范县境内。因为次日要发稿,我心急火燎。杨联康边走边说,我边走边记。夜渡黄河,到达宿营地,我顾不上洗脸吃饭,先找到一部摇把子电话,挂上长途,在等电话的间隙整理笔记,将抢来的材料变成新闻稿,随后一字一句地传到编辑部。 思绪围绕照片纷飞,所想都与如何“喊出自己的声音”相关联。比如,新闻是抢来的,要吃得下苦,受得了累;采访是写稿的关键,掌握独有的第一手材料是采访的关键;思考是新闻的灵魂,要善于写好“这一个”;既不踩别人的脚印,也不踩自己的脚印,要创新,要辟路;既经得住“热情”,又受得住“白眼”,等等。我不敢肯定的是,做到了这些,是否就一定能“喊出自己的声音”。 回忆随着整理旧稿渐次展开: 上世纪70年代,谁没有经历过肉的诱惑?尤其是农民。家里养着猪,临终的老人想吃口肉却办不到,只好含恨而殁。因为红头文件上写着,农民养猪只能卖给食品站,不能自宰自食。听着农民酸楚的诉说,听着一个个关于肉的催人泪下的故事,谁的心情能平静? 眼见几十万斤大豆堆在那里,因为人为原因卖不出去,任其发霉变质,愁苦的农民只能蹲在地上抽闷烟,谁的心情能平静? 听着刚刚见到好日子曙光的棉农对政策的种种担心,对假肥假药的句句诅咒和对压级压价的声声抱怨,谁的心情能平静? 坦白地说,多少次,我想哭,但把泪憋下了;多少次,泪憋不住,就滴在采访本上。如果说,在35年的记者生涯中,在若干篇报道里,我喊出了自己的声音,说实话,那是情感使然。1978年,“两把刀”报道引起轩然大波。在全省地市委书记会议上,有人要大众日报作检查,地区有的领导也找我谈话,让我认错。苦闷中,我想起乡亲的愁容、期盼和嘱托,便据理力争,给编辑部写信,从另外的角度放大自己的声音。红头文件最后服软,报道推进了改革。 对年轻的同行,我从不担心他们的才华,他们的学识,他们的素养。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足以证明了他们的出众和非同寻常。记得1970年,大学毕业到部队锻炼,我被选到团部搞报道。但我不会写稿。听说新闻要求快,即使半夜写好,也骑上自行车把稿子送到十几里外的火车站旁的邮筒里;听说编辑讨厌稿子乱,哪怕写错涂抹一个字,也要撕掉重写一张。即便如此,也很少见报。登稿少, 怕领导,饭前蹲在窗户里往外瞅,见政治部主任吃完了,再去食堂。现在,即使比我那时年龄小得多的同事,也不会这样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比一代人更有作为。 整理旧作,不是陈饭重炒,旨在借机对青年朋友作一番也许完全多余的提醒: “喊出自己的声音”,需要见识,需要勇气。这份见识和勇气,更多的不是靠讲理论、喊口号,比如应该如何、要如何,而是与民同髓的血缘,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深情,对土地和历史的忠诚,使你不得不如此,不能不如此。应该如何与不能不如何,目标多数时候一致,但一涉个人利害,便立见伯仲,从而在人生境界上呈现重大的分野。
作者简介
何荣德,1945年2月生,山东曹县人。196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71年分配到大众日报社,历任记者、记者站长、政军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现任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