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外的人们:这是生命开始的地方 牵动着世俗与偏见

2017-09-09 09:01:00 来源: 舜网-济南时报 作者: 潘庆照

  9月7日中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4楼产房外等待的产妇家属。 记者郭尧 摄

  高亚明已经等了整整16个小时了。

  9月7日零点左右,他的妻子羊水破了,一直到当天下午4点还没生。打上的催产针迟迟不见效,骨缝只开到一个。他蜷缩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的4楼产房门口坐立不安,每一个推出的新生儿对他都是刺激,他感觉快要坚持不住了。

  8月31日的榆林产妇坠楼事件正在持续发酵,媒体曝出的顺产之痛让高亚明焦躁又心疼。他纠结于夫妻俩的顺产决定是否正确,产房门口的等待已然成为煎熬。

  “酷刑”

  7日上午9点,产房门口终于或坐、或蹲、或站地围满人了,高亚明舒了口气,在走廊里踱起步来。从凌晨开始,他已经在此陪产了9个小时了,蹲、坐甚至躺的姿势他都试过了,但仍感觉坐立不安。陡然增加的人群祛除了他的孤独感,他显得淡定了一些,起来活动活动已然僵麻的腿脚。

  “肚子痛。”当日零点左右,妻子的一句话一下子把高亚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该来的终于来了。他立刻联系医生,把妻子送进了产房,“刚送进去的时候,手都打哆嗦”,高亚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的看似轻松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产房内的消息,据说他的妻子在里边睡着了,“看来不疼了”。

  又累又困之下,高亚明倚在墙上漫无目的地刷起了手机。他身旁的王贺突然手机响了,吓了他一跳。王贺的妻子看来是已经“发动”了,他身挎着妻子的红色小包,赶紧闪进了厕所里,“深呼吸……加油……”,门外能清楚地听到王贺的鼓励声,甚至电话里的女声哭诉也断断续续地传出来。

  高亚明又紧张起来,他偷偷在手机搜索栏里输入“生孩子到底有多疼”,第一个标题就是“疼起来真的想去死”,他顿了一下,还是点开了,“医学上的疼痛分为12个等级,第1级蚊子叮咬;第2级打过麻药后动手术……第8级各种方式引起的大面积流血性外伤;第9级皮肉之苦,老虎凳、扎竹签、红烙铁等满清十大酷刑;第10级造成肢体残疾,如打仗中受伤被炸掉手指;第11级内脏痛;第12级母亲分娩时的感觉。”

  高亚明赶紧关上了网页。身边的王贺已经进入产房陪产去了,他想找人聊上那么两句,排解掉刚才看到的“酷刑”等字眼带来的心理冲击,但是身边大都是产妇的妈妈、婆婆们,像他一样的丈夫只有7个人,他们也都是六神无主的样子。“她比我淡定得多,还开玩笑说生的时候没力气了,就让我在旁边喊给她买个一斤重的金链子,哈哈哈!“高亚明大声地笑起来,只是很短促。

  11点15分,另一个与高亚明一同陪产的丈夫迎来了他的女儿,高亚明凑上去,说着祝福的话,转头看了一眼手表。

  纠结

  11点15分出生的女婴是从对面的剖宫产产房里推出来的。她的父亲曾跟高亚明一起在顺产产房门口陪产了近10个小时,因为她脐带绕颈,医生建议转剖宫产。她的父亲当时正在跟高亚明他们故作说笑,听到这个消息眉头一下子皱起来了,但是他没有迟疑,赶紧去办手续,推上脸色惨白的妻子进了手术区。

  高亚明跟他说完了祝福的话,抓紧闪到了一边。他的心一直在悬着,去年妻子因为宫外孕做过一次手术,他担心最终“估计得剖”。他的纠结正在于此,这是妻子第一次生产,他们都认同顺产对大人和孩子好,“大人恢复快,孩子更结实。”他的妻子为了能够顺产,甚至怀孕以后就辞了工作,保胎,养胎,锻炼。

  “就是过程太痛苦了,我怕她身体受不了,实在不行就剖。”高亚明喃喃着说,仿佛下定了决心。当天早上的一幕似乎推动了他下这个决心:一个跟他妻子差不多同时间段进入产房的产妇,因为受不了剧烈的疼痛跑出来了,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执意要剖宫产,“医生说骨缝都开得差不多了,现在再剖有点可惜,谁劝都没用,最后还是剖了”。

  高亚明的妻子看起来是醒了,11点多她发来了微信,“骨缝开到一个了。”高亚明没说什么,又点开了搜索,“骨缝开到四个就得上产床了,这时候看体质,随时可能生。”他没把这个搜索结果告诉妻子,转而问她中午想吃点什么,妻子回复“医生说不能吃油腻了”。他起身下楼去买了一份芹菜和一份土豆丝。

  中午的饭点,产房门口的喧嚣暂时停滞,剩下的大都是陪产的老人,还有已然能蹦蹦跳跳到处玩的孩子,孩子们等待的是产房里边二胎的消息。“听年轻人自己的(决定)”,一个陪产的老人一边照看着正在玩拼图的4岁外孙,一边表达着对顺产还是剖宫产的态度。

  高亚明拜托产房护士给妻子送饭的时候,特意叮嘱把巧克力和红牛也给送了进去,那是保证产妇“发动”的体力必备。“今天看来是生不了了,听医生的吧。”高亚明又紧挨着门口坐到了地下。

  热闹

  下午两点,产房门口又热闹了起来。时不时会有医生站到门口喊产妇的名字,那是可以上产床“发动”的,或者是需要转剖宫产的。有陪产的丈夫进了顺产产房,也有人被叫到了手术会谈室去签字。高亚明刚有了点睡意,一下子又激灵了起来。

  剖宫产手术室推出新生儿的速度明显快一些,只要门一打开即有家属围上去。下午3点50分,手术室的门又一次打开,推出两个女婴。医生喊出产妇的名字时,一个丈夫先是一顿,接着问“会不会抱错了?”医生没接话,旁边的产妇婆婆又确认了一句,“啊?是女孩?”

  高亚明这次没上前说“恭喜”。可能是去年妻子那场宫外孕的原因,他对孩子是男是女没有苛求,“平安健康最重要,如果非要选,我倒是想要个闺女。”他笑了笑,这几句话被身后正在打电话的男子给高声压住了,男子正憋得满脸通红,对电话里的妻子说着“加油”的话,他伸出胳膊有力地做出“V”字手势。

  别人从电话里获知的妻子的疼痛,越发让高亚明心里没了底,“她怎么还不痛呢?”他想往门口再凑一凑,但紧贴着那个门缝的是产妇的妈妈和婆婆们;他想挤进去问问医生,但又不好意思。这时剖宫产产房里又推出了一个新生儿,“终于是个男孩了!”人群里有人喊了这么一嗓子。陪产的老人们早就向高亚明“科普”过这个规律——“同一天的产房就是这么怪,要是女孩就一连串的女孩,要是男孩紧跟着还会是男孩。”

  那个男孩的父亲激动地抹起了眼泪,他身旁穿着粉红色裙子的大女儿踮着脚给他擦着。“要不然咱剖了?”高亚明犹豫着想给妻子发一条微信,但旋即删掉了,又改成了“晚上想吃点什么?”不远处的一个陪产丈夫正在跟其他玩手机的丈夫谈论着产床陪产的经历,“一个月都喝不了任何流质的东西了”,他指的是破了的羊水带来的刺激。

  高亚明担心妻子羊水过少还是得剖宫产,盼着妻子赶紧“发动”但又怕她受不了痛。他故作安慰地说,医生跟他开过玩笑的,医院的窗户上都有围栏,跳不下去,“你想剖就给剖”。但他想再等等医生的意见。(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

  原标题:产房外的人们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春暖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