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青岛

记者异地采访-东部印象 近观青岛“大项目”

2010-12-10 08:1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在青岛开发区(黄岛区),沿宽阔的滨海大道行驶,一路兜着温凉的海风,东行至海边,突见眼前彩旗猎猎,三个巨大洞穴伸向海底,像巨龙般蜿蜒入水。这就是胶州湾海底隧道。
    □ 本报记者王洪涛  石奇亭  宋弢

    在青岛开发区(黄岛区),沿宽阔的滨海大道行驶,一路兜着温凉的海风,东行至海边,突见眼前彩旗猎猎,三个巨大洞穴伸向海底,像巨龙般蜿蜒入水。这就是胶州湾海底隧道。

    同行的开发区宣传部副部长马志广介绍,这条胶州湾海底隧道属国内长度第一,总投资达32.98亿元,现已全线贯通,明年上半年通车,“青(岛)黄(岛)5分钟经济圈”即将成形。他笑着向众人“推销”不远处的一片小区,“明年房子可就不止这个价了”。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青岛,惊讶于众多“巨无霸”式基础设施的全面开建:海底隧道、海湾大桥、环湾大道、地铁工程,还有南车四方高速列车产业基地、亚洲最大温泉城即墨海泉湾国际度假城、胶州新型半导体照明与显示基地等产业和民生项目,个个都是投资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大块头”,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令人印象深刻。

    青岛市发改委重点项目办主任刘晶提供的材料显示,今年,青岛重点建设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12亿元,较2009年增长20% ;10 亿元以上的项目71 个,占项目总数的30%,总投资达到 2275 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78%。

    这些大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事业、生态环保及循环经济、农业、新能源等领域,成为青岛城市转型升级、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青岛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王书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支撑了青岛市的科学发展,为打造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升级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

    实际上,对于城市的转型升级,青岛人早有独特的理解。考察青岛近年来的发展路径,其中蕴含着一条清晰的主线,就是着眼于谋划青岛未来发展,持续推动转方式调结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大项目作为基本载体,吸引更多要素聚集,发挥强大的辐射和示范效应,提升本地配套企业发展水平,从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结合城市发展的各种新课题,统筹谋划好新的项目,就等于找到了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青岛把这个突破口选在了率先启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上,由此夯实了产业发展的基础。

    青岛市发改委介绍,“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基础设施重点项目76个,总投资达到 1641.4亿元。

依托一路(滨海公路)、一桥(海湾大桥)、一隧(海底隧道),“一小时经济圈”全面实现。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类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全市累计安排产业类重点项目540个,总投资5520亿元。

    持续着力大项目,不仅直接带动了全市GDP增长,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也使青岛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比如,放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青岛服务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并不占优势。为改变这一状况,青岛市要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 1个百分点,5年来推进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175个,总投资 2062.2亿元。2009年,青岛服务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首次突破50% ,发展速度高于工业增速 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明显改善。

    从更为宏阔的视角看,大项目还支撑起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大青岛城市发展战略。

    从新规划图上审视大青岛,她就像一位胸怀宽广的母亲,挽起胶州湾,并张开温暖的臂膀,把灵山湾、鳌山湾及更广阔的海域拥入怀中。这深情一拥,激活了大青岛绵延的海岸线,滋润着背后更广袤的腹地。

    由“依湾”到“拥湾”,青岛彻底走出了传统带状城市的空间束缚,转而以海湾型城市的高远视野,在更为阔大的空间里谋篇布局,从而强势崛起了诸多全新增长极。

    位于湾底的胶州湾北部地区是最先起步的组团,如今已成为最夺人眼球的区域。这片昔日的盐田,被重新定义为“青岛高新区主园区”,正崛起成为一座科技新城。围绕这一定位,连续两年,在政府饱和性投资的强力支持之下,整个高新区主园区以神奇速度,上演着沧海桑田式大变迁。 目前,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基本完成,高端产业快速进驻。共引进了冠捷LCM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北科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等129个高端项目,投资达327亿元。

    而在南翼,在纵贯青岛长达159公里滨海公路的南端,有一个百年小渔村——董家口。仅仅500 多天时间,这个平静的小渔村,被勾画出国内第一深水现代化大港的雏形。截至目前,董家口港区入驻项目总投资超过400多亿元,今年底,3个通用码头将简易投产,港区将提前 2-3年实现开港。董家口港区的开发建设,意味着青岛港口将形成世界第一的1.18亿吨矿石通过能力、全球领先的4000万集装箱吞吐能力、全国第一的原油吞吐能力,这将最终确立青岛港的国家枢纽港地位,由此带来的城市地位的提升则不言而喻。

    11月19日,记者在港中旅投资26亿元的即墨海泉湾温泉度假城采访。虽然项目到明年才能正式营业,但规模宏大的地中海式建筑群和秀美靓丽的海湾风光已经让许多来此观光的市民陶醉其中。家住市北区广饶路的市民邵沛林,随观光团来看房观景,他兴奋地告诉记者:“青岛的沿海旅游就像‘珍珠项链’,而且肯定会越串越长,游完栈桥再开车去即墨泡温泉,太美了!”

    显而易见,当下的青岛,得益于大项目的强力支撑,已经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而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替关口,青岛必将迎来一个更可期待的明天。
王云峰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