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8 11:3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青岛:龙头效应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升级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采访考察思考之八
大众网评论员 韦国骞
总有一个人,既不多也不少,率先望到她。他可能在餐桌旁进食,可能在甲板上散步,可能在整理裤子,但目光往天空、往海面,偶尔一瞥,就见到她。接着,他站在那里,呆了一呆,心跳加速……
影片《海上钢琴师》如此描写新移民看见美国大陆时的欢欣。而对于诸多第一次见到青岛镶金海岸的人,想必也会有类似的悸动。
红瓦绿树的八大关,碧海蓝天的汇泉湾,风雨依旧的老栈桥,海中翡翠般的小青岛……不论是由海路观光,还是经陆路漫步,这些景色都令人目不暇接。
青岛是一座有着特殊历史沉淀的城市。小鱼山的名人故居聚而成群,欧陆风格的万国楼宇遍布青岛湾沿岸,近现代历史文化的缩影,为幢幢中外建筑所凝结。
青岛还是一座天生具备开放精神的国际化都市。香港中路50层以上的高楼鳞次栉比,崂山区常驻日韩籍人的大型社区遍地开花,与慕尼黑啤酒一脉相承的青岛啤酒驰名中外,致力于跨国经营的海尔承载着中国民族品牌的梦想……
如今,拥有雄厚工业基础、完善城市建设和深厚文化积淀的青岛,在胶济线和烟台、威海、青岛、日照所形成的“T”字形结构中,被推向了“龙头”的位置。对这座城市来说,全力开动引擎助推山东半岛向着蓝色未来航行,既是机遇和挑战,也是一种时代担当。
其实,山东各城市之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的是这个伟大战略的受益者,有的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还必须有一个城市作为区域龙头。龙头效应,可以促成蝴蝶效应——将沿海7市串成一体,统筹各市联动,推进这个新平台发展、带动内陆腹地加快转型。
青岛作为龙头,是一种标杆。既要探索出最有效的发展模式,还要在创新意识上领先于区域内其他地市。
青岛作为龙头,是融智、融商之地。商业、工业、科教、社区等等发展一个都不能落下,一并要走在前面。
放眼国内外大型经济区的成长,都会看到一个龙头城市耀眼的身影。不论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上海、珠江流域的广州,还是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的芝加哥、京畿道地区的首尔,都有青岛值得借鉴的发展经验,也有需要注意的在发展过程中的教训。
比如,上海之所以能作为龙头点燃长三角发展的引擎,除了拥有雄厚的工商业基础外,更重要的是其利用较开放的人口流动政策,吸引了丰富的人才资源。这些人才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带去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更让当地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创新思维方式,进而使新一代上海人培养出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青岛要想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从而带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升级,就必须做到融智、融商、融技术。
具体说来,在融智上,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我们知道,美国本来是欧洲的学生,长期面临着整个欧洲大陆对其的“人才抽离”,但只因其信奉“激励制度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才一举超过了所有“老师”。相对于其他大型经济区的龙头城市,青岛同样是年轻的。这就需要在其发展过程中,将人才的个人利益与地区利益最大限度结合起来,才能留住和吸引人才。除此之外,还要本着人才以用为本的原则,建立和谐宜居的城市社区。英雄最怕的就是无用武之地,给人才合适的发展平台,才能让人充分发挥。引进最新的技术,建立先进的产学研基地,构建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都是为英雄们搭建一个能够充分施展拳脚的练武场。
在融商上,要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结合起来。哪个领域的改革任务紧迫就率先推进哪个领域的改革,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研究出台相关金融政策,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税收政策扶持,推动银企合作,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同时适当放宽民间投资范围,鼓励企业发行债券或短期融资券,从而最大限度地融通社会资金。
在融技术上,要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在坚持科技兴海的原则上,充分发挥青岛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创办海外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依托青岛现有各类经济园区,扶持发展一批面向产业和服务社会的创新服务机构和成果转化机构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今,受青岛独特魅力感召的人们汇聚于此。霓虹灯闪烁和着高新产业园区,青岛,因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而迎来城市发展的新机遇。随着大批人才、庞大资金和高新技术的涌入,正将自身形象放大并无限扩散开去。
对于人才来说,这里是他们面朝大海、实现梦想的第一站;对于资金来说,这里是发挥最大效能的黄金地带;对于各类新技术来说,这里是融入蓝色经济大发展的摇篮。
实现梦想的龙头城市古今一脉。而青岛,正是距离山东“蓝色梦想”最近的所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