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专题汇总 > 2011春运 > 分析评论

“站票”理当享受“站价”

2011-01-19 09:34: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漫画/ 唐春成
  □ 孙瑞灼

  春运已经开始,客流高峰再现,许多买不到卧铺或座位票的旅客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延续多年的现实:花与座票同样的价钱,买一张站票上车。今天在网上就看到一段“拍客”新闻:17岁小伙春运归家,花了440元买了两张站票,要站62小时5000公里。
  站票也是票,只要能回家。可是,站三五个钟头问题不大,要是站上个62个小时,身体能吃得消吗?实在为这小伙子捏把汗。春运来临“一票难求”,本来就让人无法理解,站票与座票价格相同,更是于情于理于法都不符。在我看来,铁路部门“同价不同票”的霸王条款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与有座服务相比,无座服务成本低,舒适度和安全性差,票价理应比有座票价低。买站票上车,人吃亏价格应该享受“站”价——打折,这道理与卧铺票价比硬座票价高相同。何况,站票的收入本来就是铁路的额外获利,铁路部门为何不从实际出发而坚持与座票平起平坐呢?显然,这种作法违背公平原则,损害了乘客的权益。对此,有关部门解释为“运力紧张时,铁路部门只有加售站票,旅客也得谅解”,如此理由其实很牵强。我们可以理解铁路部门加售站票的行为,但站票的价格显然与运力紧张无关。 
  定价部门应该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感受,考虑一下对站票单独定价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将站票的价格下调至合理价位,比如可以将站票价格比照座位票价下降一定幅度。其实,站票减价技术难度并不大,仅是对站票乘客的一点补偿,却体现了公平和人文关怀。如果连“同价不同票”这种明显违背公平的条款都无法废除,就根本无法奢谈其他改革。“解铃还需系铃人”,希望“同价不同票”现象能够早日终结。
王晓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