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济南经济广播:长途跋涉迁徙而来的锡伯族

2011-08-15 19:15: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锡伯族我已经是第四次来到这儿了,他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我先简略的说一下,锡伯族老家并不在新疆,而是在东北沈阳,他的家庙大本营在东北沈阳,那么247年前,满清皇帝为了保边疆,平乱戍边,从八旗阵营中派出了几支人马,其中就有锡伯族,锡伯族当时是1020名官兵,另外带家眷一共是5000多人,计划是用接近三年的时间,因为是徒步,徒步从中国的东边走到最西部,来戍边,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走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比原计划要大大提前,一共用了一年零四个月,也就是十六个月的时间,长途跋涉到了西部。

  主持人男:我们接下来来接通一下施晓亮的电话,你好,晓亮。
  施晓亮: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施晓亮。在祖国的最西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向大家问好。
  主持人男:今天给我们说哪一个少数民族?因为我们知道你在伊犁州会采访很多的少数民族,最近的听众朋友也反映说,他们也了解了这些曾经听说过,但是并不熟悉的民族,所以也算是长了一门知识,在晓亮介绍当中是有一定的关注。那今天给我们介绍的这个民族是哪个民族呢?
  施晓亮:昨天因为没有节目,我们从前天下午到昨天上午我们采访了几个民族,一个乌兹别克族,还有俄罗斯族,俄罗斯族今天下午还要继续的采访,因为内容比较多。今天我特别想跟大家说一个,大家可能相对比较陌生的民族,叫锡伯族。这个民族大部分人都比较陌生。我特别愿意说一下这个民族,是因为这个民族有一段非常传奇的经历,以及非常令人感慨的现状,锡伯族我提一个人大家可能就非常熟悉一点。像我这个岁数,三十五岁以上,四五十岁的人,都会对二十年前一部中国第一纪录片,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叫《望长城》。大家还记得那个主持人叫焦建成。中央电视台一个比较有名的少数民族的节目主持人,他就是锡伯族。在我们一个半月前我们从北京中华民族园出发的时候,他来为我们送行,然后主持出发仪式。锡伯族我已经是第四次来到这儿了,他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我先简略的说一下,锡伯族老家并不在新疆,而是在东北沈阳,他的家庙大本营在东北沈阳,那么247年前,满清皇帝为了保边疆,平乱戍边,从八旗阵营中派出了几支人马,其中就有锡伯族,锡伯族当时是1020名官兵,另外带家眷一共是5000多人,计划是用接近三年的时间,因为是徒步,徒步从中国的东边走到最西部,来戍边,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走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比原计划要大大提前,一共用了一年零四个月,也就是十六个月的时间,长途跋涉到了西部,在这边驻守下来,其中非常传奇的是,在十六个月的过程中诞生了300多名婴儿,就是从东走到西方,其实人是增加的,当年离开沈阳的时候皇帝有口谕,说你们到那个地方去,驻守边疆,60年以后就可以回来了,就可以换防了。可是当然离开家庙的时候,大家心里每一个人都很清楚,此去很难再回来了。60年一个甲子,这么长的时间谁还看得那么远,所以说他们就带家眷,带着粮种子、菜种子,到这个地方就是要长期的驻扎下来。200多年过去了,这个地方这一支的锡伯族人他们还保留着他们故乡大本营沈阳200多年前的生活的习俗、信仰、语言、文字、歌谣等等。而这一切在原来老巢沈阳那个地方已经荡然无存了,沈阳那个地方锡伯族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汉族、满族生活圈子。由于锡伯族这边相对来讲,原来是八旗制度,规定叫旗民不通婚,旗是在旗的人,和满族差不多,也是属于八旗子弟,就是旗里的官兵和当地的老百姓是不能通婚的。然后旗民也不同耕,也不能一块劳作,就是生产方式也不一样,相对保持独立,所以说他们在这边保持了自己几百年前的非常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以及民俗风情,反而东北那边需要每年跑到这边来像他们来学习,学习他们已经丢掉或者是正在淡化的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非常受启发,我对此很有感慨。这个地方叫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在锡伯语中意思是一个双语结构,察布就是吃的饭,查尔应该就是粮田,那么察布查尔组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粮仓。其实200多年前,他们到达这个地方的时候,这个地方是荒郊野外,空无一人,是非常荒凉的一块撂荒地,但是是伊犁河谷的一块冲击出来的一块平原,四面群山环抱中间有这么一块冲击平原,当时还比较缺水。他们到达的第二十八年就开会议事,我们要不要兴修水利,实际上就是相对于现在的引黄济青、南水北调这样的一些人工开挖的河渠。当时有很多人是反对的,我们皇上说了60年以后就要回去了,我们现在还有20多年就到期了,就回去了,你费这个劲挖这个,因为当时要挖这个人工渠的话是要费时费力,费很长时间,投入很大的精力、财力、物力,很多人就反对的,但是最后决策者就决定开挖。这条大渠道就叫察布查尔渠。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条大渠,把伊犁河的河水引入到察布查尔县,那么才使这边昔日的不毛之地真正变成今天的粮仓。
  我们昨天下午在察布查尔县采访锡伯族,和锡伯族的几个老人,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他们聊天,一块看他们的贝伦舞,听他们当时在西迁途中男女之间调情娱乐唱的歌谣,然后看他们的锡伯族风情园。晚上就在老百姓家里吃了一餐真正的叫锡伯大饼,这是我上路以来我们吃到的最美味可口的饭菜,因为他们说东北那边也是山东人在几百年前也有闯关东的,东北的饭菜和山东的口味应该差不多,锡伯大饼就是发面饼,一丁点的油、盐、调料都没有添加,那种面食的香味,是我想起了小的时候奶奶、老奶奶她们亲手烙的饼,发面饼,就是这种香。这样一张小小的饼,其实也寄托了很多锡伯族的传统的文化,比如说这张饼很薄,也就半公分厚,一张比较大的饼,这个大饼上来之后,一张饼切成四块,把它分为天和地。什么是天,地就是贴近烙饼的鏊子的铁面,这一面叫地,上面这一面就会起泡,整个的饼叫三翻九转,饼烙的特别的香,一定是上面叫天,下面是地,体现出他们对天地的敬畏。天那就是他们的理念,地就是他们生活的这块赖以生存的给他们提供粮食,变成粮仓的这块土地,天向上,地向下,但是拿起来以后地向上、天向下,然后把各种精美的菜肴就卷在地的这一面,卷起来,它的很多饭菜和东北那边的做法,像东北乱炖差不多,但是里面菜的结构不一样,因为有地域的差别。他们这边也有干豇豆,炖上七八种蔬菜,有蘑菇、土豆、西红柿、洋葱,还有他们的清水炖羊肉,然后红烧牛肉都非常非常的可口。这边的锡伯族传统的观念中崇尚于读书、耻于经商,所以说整个一个县里只有一户这样的农家乐,还是在县政府和旅游局的鼓励下,他们说你们做的饭菜挺传统、挺好的,给他们设立了这么一个农家乐,所以说供需矛盾是很紧张的,游客们在参观完以后都到这边来吃饭。即便生意这么火爆的情况下,他们还是非常实惠,价格之低,超出我们的想像。数量之多,也超出我们的想像。就让我们又回到一个月前,在东北大地上开车无论到哪个地方,一开始我们说四个人三个菜,点三个菜,根本吃不了,一个菜都吃不了,那个大盘要是再深一点的话,那就是脸盆。所以说我们每一次就说我们要半份,可以多品尝几种,他们上来的半份,也足以说济南饭馆里的数量的两倍,那是小份。所以说到了锡伯族之后,就感觉到到这份纯朴、传统。昨天晚上我们看了上来那么多菜,然后这个饼又特别的香,就吃得特别撑。
  主持人男:这个菜我们看着都特别的香,很有山东和东北的特色。
  施晓亮:和东北是比较相通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前两天的说的塔塔尔族,塔塔尔族是一个只有四五百人的民族,但是他们非常好的保持了他们的语言和文字,在察布查尔这个地方,锡伯族也同样的,他们同样有张全世界唯一的一个县级的小报,叫《察布查尔报》,这个察布查尔报是完全用锡伯文来印刷的,每周出两版。我们一开始走访的第三个民族,是满族,满族好像是咱们联线的时候,在博物馆里,还记得80岁的老人赵朝勋,他非常自豪的说,我们满族是一个开放兼容并蓄的一个民族,我们都把自己的文字都抛弃掉了,说明我们的进步,因为满清皇帝到了入主中原以后,坐拥朝廷,觉得普天之下,莫非黄土,莫非臣民。那么汉族的服饰、文字语言很优秀,我们就把它拿过来作为我们自个儿的,这是一种观点。所以说在这种观点下,我们看到是确实是在东北这边满族的语言和文字已经几乎全部丢弃了,文字在百多年前已经不再使用,语言现在全都说汉语,顶多是语言文字供专家学者的研究。在察布查尔锡伯族,他们在几百年前,锡伯文其实和满文相似度是达到80%多,接近90%,他们在满文的基础上再改良,成为锡伯文。锡伯文在东北大本营这个地方已经断根了,在这个地方却有一份1948年还是1945年,比较早的出版的一张《察布查尔报》,这张报纸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来没有间断过。包括文化大革命,包括我们新闻出版署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对全国报纸整合,县级报全部取消,因为考虑到县级的《察布查尔报》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张锡伯文的报纸,就特批它保留下来。现在报纸的订阅包括到美国、加拿大、保加利亚、日本等等,全世界很多的国家的专家学者对于锡伯文字这种活化石一样的文字能够保持到现在,而且它不仅仅是在史上能够存留下来,而且在锡伯人中间日常使用的官方语言就是锡伯语,他们对这种现象还是感觉到既惊讶又感觉到非常的敬佩、敬仰、敬重。这是一个民族顽强的自我保卫战。
  主持人男:能够从晓亮的言语当中感受出来锡伯族的坚强,以及整个民族对传承自己文化的忠守。接下来想问问晓亮,会到哪里去,采访哪个民族呢?
  施晓亮:这两天还是稍微有点忙,由于其他几个民族交叉的采访,我昨天晚上又回到了伊宁市,今天中午之后,下午我们会到俄罗斯教堂,教堂是俄罗斯一个精神的家园,在文革期间,原来俄罗斯的教堂就被有关单位给卖掉了,经过这么多年以后,它已经成了私人的财产了,收回来是不太可能了。那么在九年前我采访的那个对象,他经过不断的努力,有关单位又批给他一块地,又让他盖了一个教堂,是东正教堂。我们今天要去东正教堂采访,因为每到礼拜天他们就会聚集在一块,这些老俄罗斯族们聚集到一块,诵读圣经,作为他们每周一次的聚会,依次来保持自己比较纯正的俄罗斯的传统。下午我们还要到伊犁州的歌舞团团长的夫人,以及还有几个演员。团长的夫人是几十年来一直在演同一个节目,叫《圆月》。这个《圆月》是哈萨克族的一个歌舞,当年记得我们小学课本上学的一个毛泽东贺柳亚子先生那首诗吗?里面就暗合了一个圆,一个月,当时就是看了哈萨克人的歌舞表演,挺高兴,就写了这么一首诗,和柳亚子先生。那么我们会看到这个圆月歌舞的一些精华的部分。今天晚上我们再回到察布查尔县,再去采访锡伯族,接下来我们明天就到到达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最美丽的地方,那拉提草原。因为这个那拉提草原是哈萨克的大本营,是在新源县那拉提草原上生活着游牧民族,马背上的哈萨克族,这边有姑娘追,有烤全羊,有哈萨克的毡包。我们要采访的哈萨克的人也是执着的在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他在研究乌孙国,就是哈萨克族原来的乌孙国一些历史和文化,把它整理成一台对外推广的节目,他们夫妻俩都在做这样的事情。我们采访完哈萨克族以后,也就是礼拜三,我们就赶往南疆。南疆就会有柯尔克孜族,真正的维吾尔族,就是维吾尔族的大本营在南疆,那么还有塔吉克族,就是我们看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就是说的那个崇拜鹰的民族。
  主持人男:谢谢晓亮,如果大家关注晓亮的这次行程的话,可以登陆到大众网在线收听《非想非非想》和晓亮的每天的连线,当然还有精彩的视频。好,谢谢晓亮,再见。

魏鹏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