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有幸在中国度过了生命中的25年光阴 。像每一个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许久的人一样,我学会了爱这个国家,爱它的人民。”这是一个德国人在自己的书中写下的一段话 ,他叫卫礼贤,20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汉学家,被誉为“马可波罗第二”。他所翻译的我国著名典籍《论语》和《孟子》,至今在世界各地流行甚广。他在中国生活、工作了25年,其中就有22年是在青岛度过的。可以说,卫礼贤是通过青岛“发现”了中国。 在青德国传教士做了孔子信徒 都说青岛是一个“德国味”浓重的城市。德国人对青岛的影响,不仅仅是殖民时期兵营的驻扎、工厂的建立、资源的掠夺、城镇的规划、下水道的布局……除了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教会渗入 、学堂创建等等文化侵略更是无孔不入 ,这给青岛人带来剧烈的阵痛和创伤,但也在客观上给这座城市留下了西方文明的印记。 这些印记,让青岛城市文化至今仍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青岛,曾是中德文化交流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驿站,许多中国和德国文化界的专家学者,都曾在这里睁大眼睛相互打量过彼此。中国文化也曾在青岛被大量输送至世界。而卫礼贤就是其中一个推介中国儒家文化的功臣。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孙立新是卫礼贤的一个研究者。他曾在中国海洋大学任教,还曾到德国留学,在德国读博期间的研究课题就是“19世纪德国新教传教士的中国观”,德国相关学界一听说他来自卫礼贤曾生活过的青岛,都对他非常友好。 “德国到中国的传教士最有名的有三个,其中包括卫礼贤,另外两个分别为郭实腊和花之安。”他说,20世纪上半叶的青岛文化有强烈的殖民地色彩,这也让青岛成为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交会地,但是让人难以预料的是,原本作为基督传教士的卫礼贤,却在青岛深受儒家文化熏陶,最终通过研究翻译《论语》、《孟子》等著作,成为孔子的忠实信徒,也成为了向世界输送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 文/记者 李晓哲 创办礼贤书院培育新人才 卫礼贤给青岛留下的最大一笔“遗产”,是今青岛九中的前身——礼贤书院。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礼贤书院这所建于1900年的教会学校,成为清末民初胶州湾地区新式学堂的样板。百年后的今天,卫礼贤提出的“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办学方针仍在青岛九中延续,九中校内仍能找到卫礼贤曾工作和生活过的那栋黄红相间的小楼,楼内旋转木质楼梯踩上去咿呀作响,仿佛卫礼贤这位文化使者的脚步刚离去不远。 记者在九中老师的引导下来到了卫礼贤曾生活过的这栋小楼三楼,起先是昏暗一片的,当老师把灯一打开,整个屋子亮起来了,金碧辉煌的一个校史馆展现在了眼前:它在向人们诉说着卫礼贤和这所学校以及青岛千丝万缕的联系。 青岛私立礼贤中学建于1900年,是我国北方地区建立最早的现代中学之一,也是青岛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书院设立德文专修科,卫礼贤主持编写了《德华课本》、《德华教科书》、《德华单字、语法、翻译》和《德文入门》,这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中学德语教材,也是中德文化交流碰撞的一个重要载体。校内还建有藏书楼,藏有国学典籍和外文图书共约3万册,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图书馆之一。 礼贤中学在11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培育出8位院士和灿若繁星的优秀毕业生。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意外发现常给记者讲述历史的文史专家鲁海也毕业于礼贤书院,九中建校100年之际,他还被评为了“百名优秀校友”之一。 痴迷儒学组织尊孔文社 办学并不是卫礼贤在青岛的全部活动。他还有另外一个影响中国、欧洲甚至全世界的事业——接受孔孟儒家文化熏陶并著书立说,将中国古典哲学和儒家文化介绍到西方。可以说,卫礼贤是作为基督传教士来中国的,但他离开之时,反而深受儒家文化感召,成为孔子的一名忠实“信徒”,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流下一段佳话。 说到卫礼贤有关中国古代哲学方面的著作,鲁海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其作品之多。他翻译出版了《老子》、《庄子》和《列子》等道家著作,还著有《实用中国常识》、《老子与道教》、《中国的精神》、《中国文化史》、《东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变迁》、《中国哲学》等等,是“中学西播”的一位功臣。“他忙着办学校等社会工作,还能有时间翻译、创作大量文章,可见他的勤奋和对东方文化的痴迷程度。”《青岛的故人们》是卫礼贤创作的关于青岛的重要著作,在翻译成中文出版时,鲁海受邀为这部著作作了注释,共有3万字之多。 卫礼贤痴迷儒家文化,还和前清学部副大臣兼京师大学堂总监劳乃宣在青岛共同举办尊孔文社。青岛图书馆中保存着一本珍贵的著作,正是由劳乃宣著的《桐乡劳先生遗稿》,其中大量记载了他和卫礼贤等人操办尊孔文社的事迹。尊孔文社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内容涉及中国儒家学说与西方自然及人文科学,社内经常举行“中德文会”,由在青前清名士和德国专业技术人员轮流宣讲,并吸收礼贤书院高年级学生参加,一时间书院内名流群集。 “他们在文社里进行学术交流,还在一块喝酒,重阳节游浮山。”鲁海说,尊孔文社的活动,既有西式的学术讲座,又有中式的郊游作诗,是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一个交会点。 在青岛把《易经》译成德文 卫礼贤关于中国文化的著作非常多,而且多数是在青岛完成的,其中大部分为德语翻译作品,包括孔子、老子的著作。“尤其是翻译完成《易经》,这项工作十分不容易。”孙立新对此非常推崇,他说即使是中国人能读懂《易经》都非常不容易,一个外国人读懂并要翻译成别国语言,难度更可想而知。 说到这部对德国学界影响深远的《易经》德文版翻译,其中还有一段佳话广为流传。“这部作品是卫礼贤跟晚清大儒劳乃宣共同合作完成的,也是在青岛,其间还充满了戏剧性。”他说,晚清时很多遗老遗少来青岛避难,恭亲王就是其中一位。他听说卫礼贤对于中国古典文化非常感兴趣,于是就向他推荐翻译《易经》,并且还推荐了一个人跟他共同翻译,那就是劳乃宣。 在恭亲王的撮合下,卫礼贤和劳乃宣两人合作非常有默契。劳乃宣先将《易经》的内容口述给卫礼贤,后者就用德文记录下来,然后再讲给劳乃宣听,两人共同反复修改了几次才满意。其间,张勋复辟要给劳乃宣职务,翻译工作不得不中断。而就在劳乃宣赴京任职的路上听说这次复辟失败了,不得已再次返回青岛,继续跟卫礼贤合作,这才完成了《易经》的德文版翻译,给这个中西合璧的故事留下一个完美的结局。 自认是山东人愿做孔子同乡 著名学者季羡林将卫礼贤和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称为“东学西渐”的功臣,而卫礼贤则被誉为“中国在西方的精神使者”。卫礼贤在中国生活了25年,其中就有22年时光是在青岛度过的,绝大部分有关中国文化的著述也是在青岛完成的。据鲁海介绍,卫礼贤对孔孟之乡山东特别有感情。“他自己取名叫‘礼贤’,字‘希圣’,都体现出对于儒学和孔子的敬仰。他还说自己是山东人,是孔子的同乡。” 孙立新则认为,卫礼贤最了不起的地方是能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区别。卫礼贤认为西方文化太物质,东方文化重视家庭伦理,但这种产生于农业社会的伦理观不利于经济发展。在卫礼贤的思想里,他希望用基督教教义,甚至是康德哲学思想去理解儒学,理解东方文化。这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最近,中国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费乐仁,邀请德国、美国、中国三方专家成立卫礼贤研究小组,也邀请了孙立新。该小组的学者们凑在一起,决定出一部关于卫礼贤的评传,内容主要包括卫礼贤的学术研究、思想。该书筹备过程已结束,正准备出版英文、德文版本,如果可能的话还将出版中文本。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