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学英:立足民生才能确保活动成效

2011-05-13 22:16: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关键词: 山东 公路养护 公路建设
[提要] 开展“两保两树”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活动的内容、措施和载体都立足于服务民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打造为民交通。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贾学英告诉记者,山东交通将举全行业之力、集全行业之智,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配合,变“部门行为”为“社会行为”。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创新思路,改进方式,充分听取和吸纳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建议和要求,认真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立足民生才能确保活动成效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贾学英谈“两保两树”(下)
     大众网讯 开展“两保两树”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活动的内容、措施和载体都立足于服务民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打造为民交通。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贾学英告诉记者,山东交通将举全行业之力、集全行业之智,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配合,变“部门行为”为“社会行为”。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创新思路,改进方式,充分听取和吸纳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建议和要求,认真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记者:开展“两保两树”活动,需处理好哪些“关键环节”?
    贾学英:简单地说,就是夯实“一个基础”,完善整体交通网络。提升“三个水平”,强化整体服务功能。建设“三个机制”,实现活动长效保障。创树“十大品牌”,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记者:为什么要把完善整体交通网络放在开展“两保两树”活动的基础位置上?我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期间,在完善公路、港航、站场物流网络和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方面各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和举措?
    贾学英:科学完善的交通网络是保障畅通、保障安全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交通发展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要按照打造综合运输体系的思路,从宏观上调整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加快搭建立体交通网络,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更高需求。一是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在加快推进重点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全面加快京沪、济青、滨莱、东青等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前期工作步伐,力争尽快开工建设,从根本上缓解通道内交通压力。加快国省干线普通路网升级改造,重点搞好与沿海港口、高速公路相连及大交通量高速公路平行的国省道建设,集中实施超期服役老油路、省际边界公路、交通量大的跨区域公路等瓶颈路段改造,全面提升我省路网总体水平和通畅能力。对事故易发路段、危窄桥实现动态监控、动态改造,确保安全畅通。继续扎实推进行政村通油路、县乡老油路及危桥改造工程。切实抓好公路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在重点公路收费站实施复式收费、拓宽改造,加快现有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改造,提高高速公路疏堵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港航网络。加快港口大型、深水、专业化泊位和深水航道等公用基础性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扩大港口通过能力,完善港口整体功能。加强内河水运建设,加快航道扩能升级,切实提高内河航道综合通过能力及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场站物流网络。加快12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积极开展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加强公路货运枢纽站场与港口和空港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站场统一规划建设,搭建全省统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起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综合站场网络体系。四是着力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在统筹公路水路交通协调发展的同时,主动加强与铁路、民航等部门沟通、协调和衔接,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科学编制公路、港口、站场布局规划,优化配置土地、岸线、资金等资源,统筹公路水路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提高各大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努力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
    记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城市间和沿海城市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去年长达近20天的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车至今让很多人心有余悸。“两保两树”活动特别提到了要着力提升“三个水平”,这对于解决交通拥堵、提升交通整体服务功能方面有哪些指导作用?将采取哪些措施?
    贾学英:提升“三个水平”,强化整体服务功能。一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综合开发利用行业信息资源,加快建设覆盖省市县乡四级交通管理部门的高速、安全、可靠、互联互通的交通信息网络,提高交通管理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改造升级出行服务电话系统,打破地域界限,实现全省联网联动。建立完善信息发布体系,为公众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出行信息服务。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对高速公路、重要普通干线公路、客货运站场、港口航道等关键部位节点,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视频监控。加大卫星定位等监控系统推广应用力度。继续推进电子不停车收费,提高通行效率,缓解车辆拥堵。二是提升应急管理和处置水平。积极推进全省高速公路保畅通指挥中心建设,加快建设跨区域保畅通组织指挥系统,统一调配队伍、物资、设备,提高应急保障整体能力。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都将设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行业管理机构、交通运输企业根据需要设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分中心;统筹集约现有资源,建设专门的应急处置队伍。进一步完善各类公路、水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预案演练,提高实战效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组建全天候的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及时做好突发事件和险情的专业疏散、清障和救援。三是提升科学养护施工水平。统筹安排、科学制定基础设施养护维修计划,严格养护维修计划和方案的编制、报批和审批,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的科学、合理、有序布局,从源头上减少堵车、阻船因素。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和交通控制,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安排绕行路线,大交通量施工路段设置应急备用车道,高速、一级公路养护施工一律不允许封闭交通,坚决防止因施工问题造成交通不畅。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