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1专题汇总 > 老兵回家 > 最新报道

19名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归故土 散落缅甸近70年

2011-09-14 06:35:00     作者: 张丹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远征军;国殇墓园;故土;口岸;安魂曲;腊戌;畹町;黄埔军校同学会
[提要] 2011年9月13日,19具散落缅甸近70年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被寻回,分别沿着瑞丽畹町和腾冲猴桥两个口岸,回到他们为之献身的祖国安葬。

  中新社腾冲9月13日电题:19名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归故土

  中新社记者 张丹

  2011年9月13日,19具散落缅甸近70年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被寻回,分别沿着瑞丽畹町和腾冲猴桥两个口岸,回到他们为之献身的祖国安葬。

  位于腾冲的国家级口岸猴桥口岸现在是中缅商品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做小生意的边民往来不断。而在二战时期,这里曾是史迪威公路的枢纽,中国远征军战士就是从这里走出国门抗击日本侵略者,其中许多人在异乡阵亡,再也没有回来。据统计,至今仍有6万远征军将士遗骸散落缅甸。

  本次活动由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据活动组委会秘书长蔡雯介绍,今年7至8月已先后从密支那地区和西保、腊戌地区寻取到19位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的遗骸并火化。

  主办方13日分别在云南德宏州畹町口岸、保山市腾冲县猴桥口岸举行“国门迎忠魂”仪式,迎接遗骸回国安放在云南腾冲县的国殇墓园中。经过近70年的漂泊,这19名中国远征军将士终于魂归故土,得以慰藉。

  安魂曲响起,国殇墓园沉重肃穆,道路两旁站满了前来迎接远征军遗骸的人们,老人、农民、学生、华侨……大家不论辈分、不分职位,自觉一字排开,注视着英雄的骨灰渐渐远去。

  人群中,几个女孩失声痛哭,她们不愿透露自己的名字,“在腾冲,许多人和我们一样对远征军有很深的感情,每年都来国殇墓园扫墓,心里总觉得愧对他们。没想到快70年了,他们的骨灰还能回来,真的很替他们高兴。”

  听说战友魂归故土,当初一起浴血奋战的远征军老兵们也从各地赶往迎接。他们在家人的搀扶下蹒跚行进,有的露出激动的笑容、有的凝视着战友的骨灰、有的眼里噙着泪水。86岁的卢彩文战后一直居住在腾冲,“这真是想都没想到的事啊,他们终于回来了!”看到眼前的一幕,老人激动得有些颤抖,“他们当初为国捐躯,理应受到肯定和尊重。以前我就经常来这里,以后我更要多来,因为这里有我的战友。”

  老兵吴正光也从德宏赶到腾冲,86岁的他将荣誉勋章整齐的佩戴在胸前,彰示着那段烽火岁月。由于老人在战争中失聪,无法听见记者的提问,他只是一直竖起大拇指,一直笑着。

  “近70年的岁月,他们被遗忘的太久。”长期关注远征军老兵的公益人孙春龙说,我们不但要帮助幸存的老兵回家,我们更要让阵亡将士的遗骸回家。这次活动已经开启了中国军人海外遗骸回国的第一步,相信将来会形成规模,让更多的英魂归乡安息。(完)

马震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