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1专题汇总 > 老兵回家 > 最新报道

揭秘: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 入缅反攻作战纪实

2011-09-14 09:36:00     作者: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远征军 入缅作战 日军 1941年 复盖层 强渡 怒江峡谷 部队 丛林之王 中国军队
[提要]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个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

资料图:这是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密支那同日军作战 新华社发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个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页。

  日军于1941年12月袭击美国海空基地珍珠港,并进而占领了东南亚部分地区之后,于1942年1月发动了侵缅战争。中国政府根据1941年12月签订的《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议》﹐应英国政府请求遂以第五﹑六﹑六十六军,共10万余人组成了远征军。远征军由第一路军司令长官罗卓英和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于1942年2月先后入缅作战。

  从3月至4月,远征军先后在同古﹑仁安羌﹑腊戍等地与日军激战。其中仁安羌一战援救被围英军7000余人。远征军在缅北的抗战,给了日军以沉重打击。由于中英美战略目标的不一致,使远征军陷于被动的态势,至4月底被迫后撤。8月,远征军大部退至怒江东岸,一部西撤印度,人员仅剩4万人左右。退入印度的部队改称中国驻印军,由史迪威任总指挥﹑罗卓英任副总指挥,统辖郑洞国的新一军和廖耀湘的新六军。退入滇西的部队,连同后续部队,于1943年春重新成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由陈诚任司令长官﹑黄琪翔为副司令长官,统辖第十一﹑二十集团军及第八军。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在装备整训一新之后,拔营东进,开始向缅甸大举反攻。复仇之师锐不可当,他们一路闯关夺隘,打得号称“丛林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节节败退。为了挽回败局,日军驻缅方面军策划了一个一箭双雕的阴谋,突然向印度的英帕尔发动了攻势,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举攻占这个盟国反攻缅甸的基地,同时切断中国驻印军的后路。

  战端初起,日军连连得手,英军防线岌岌可危。为挽颓势,盟国要求中国军队提前在云南向日军发起攻击,以策应印度和缅甸的战局。尽管当时驻云南的中国远征军还没有准备好,但出于整个反法西斯战略格局的考虑,蒋介石同盟国首脑几经商榷,最终决定提前出兵。

  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揭开了反攻作战的序幕。

王晓亮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