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行证
  • 密码

本网呈现完整证据链:网传“抗拆被打”失实确凿

2013年08月29日 01:50作者:盛堃 于潇潇来源:大众网

近日,《华夏时报》报道及微博用户“@记者李继远”称,今年8月4日,一两百名村民聚集在平度市张老五拉面馆附近抗议拆迁,其间,一村民遭到了不明身份人员的殴打。大众网记者对该事件进行了求证,发现该事件只是一起简单的酒后打架事件并已处理完毕,与当地拆迁毫无关系。

  面馆老板称自己未动手打人,事件其他当事人各执一词  

  @记者李继远在其个人微博上发布的与面馆老板张生民的对话记录中,张生民称自己从未动手打人,并称打人者把他推倒在地,两个人一起动手打他。

  今天下午,当大众网记者采访张老五面馆老板张生民时,他称当日曾经表示要给林飞和林卫换面,但林飞和林卫不同意并立刻把他推倒在地。张生民还说,当时正好东关村有一个人在那里喝酒(李国宁),他站起来后,李国宁和林飞就打起来了。

  8月26日及27日,大众网记者采访了视频中被打的头破血流的李国宁,但因其醉酒,未介绍当日情况。记者还采访了事件另一当事人林飞,他表示,当日,拉面刚端上来,他就向面馆老板张生民提出拉面有味,但张生民说“没味儿”,林飞坚持要讨说法,张生民坚持说拉面没味,双方发生争吵时,旁边桌上四个顾客也要点拉面。林飞气不过,就冲四人说:拉面有异味,要是不信可以吃自己这两碗,正好还没动过。这时候,面馆老板张生民就一拳打到林飞太阳穴上,林飞还手把张生民推坐在地上。

  大众网记者通过采访多位当事人及派出所办案人员了解到,随后发生的打架事件主要发生在李国宁和林飞之间:李国宁将林卫的后脑勺打伤,林飞把李国宁的额头打破、胸口划伤。

  8月21日,因为李国宁自己认为伤势不重,最多构成轻微伤,所以主动要求警方进行调解。当日,林飞赔偿李国宁1500元,双方在治安调解协议书上签字,并表示事后互不追究。当天,李国宁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面馆老板等多位当事人均称打架现场无人抗议拆迁

  @记者李继远在其个人微博上称“8月4日,百名村民聚集在东关村张老五拉面馆抗议拆迁”,又称“8月4日,抗拆现场,居民曾放国歌抗议”,但大众网记者在在其微博上发布的打架现场视频中并未看到百名村民聚集抗议的画面。

  在8月27日,出警处置8月4日打架事件的民警李作军告诉大众网记者:“当时正是中午,路上(常州路)又很堵车,所以围观的人不少,有四五十个,但是当时并没有人抗议拆迁,这件事也跟拆迁毫无关系,就是普通的酒后打架。”

  大众网记者采访当事人林飞时,他称没有人在抗议拆迁,并说:“我又不是拆迁办的,碰到这事就认倒霉了,让他们编去吧。”

  今天下午,大众网记者采访面馆老板张生民时,特别问到“现场有没有人围观,还喊口号”,张生民表示:“没有,这个没有。”

  今天下午,在大众网记者要求下,城关派出所民警调出了8月4日当天的执法记录仪视频,警方拍摄的视频中全程未出现村民集体抗拆的画面。我们提出可否公开拍摄视频,警方以有严格办案纪律为由婉言谢绝。

  被拆面馆非张生民房产,房东称十多天前已经告知将拆迁消息并多次催促。张拒搬迁另有理由

  @记者李继远在其个人微博上称“8月5日,拉面馆被强拆,价值八千元的财务被砸在下面”,在其发布的与面馆老板张生民的对话记录中,张生民称自己之前没有得到拆迁通知,并说自己有8000元左右的财物被压在了拆掉的房子里。

  今天下午,当大众网记者采访张生民时,他向记者说,拉面馆是8月5日被拆的,之前没有得到过房东的通知。他又表示,自己和房东的合同是到2013年12月份,在房子被拆后,房东应该退给他11000元的租金,但只退了10000元。

  张生民说,他有一个保鲜柜和冰柜被砸。而当大众网记者问到“为什么没搬”时,他又说“已经搬出来了”,而随后又称他“在匆忙中把头碰伤了,去医院看病了”遮掩了过去。

  为了对@记者李继远及面馆老板张生民的说法进行求证,今天晚上,大众网记者辗转采访到了张生民的房东苗祖望。提起拆迁的事,苗祖望很气愤,他告诉记者,关于拆迁的事他提前十天到十二天就通知了张生民,先后告诉他三四次,而他就是不搬,“有人指使他不让搬”。苗祖望说,由于早就传闻要拆迁,两人在签合同时就有说明,如果出现拆迁等事情,即中止合同,而张生民却不守约。

  据苗祖望介绍,面馆所在的房子的空调、暖气及其他装修都是他购置的。在拆迁前一天下午(8月4日下午),村委曾经通知他第二天(8月5日)要拆他的房子,要求其8月4日晚或8月5日清晨要将东西搬出来。8月5日早晨5点,当他到店里要搬空调等东西时,有两个“小痞子”在店里喝酒,阻止他搬东西,导致他的物品最终没有搬出,被砸到拆掉的房子里。

  大众网记者问道:“张生民提到您欠他11000元结果给了他10000”,苗祖望解释说,扣了1000元押金,里面有320块的电费,有延期8天的房租。另外,张生民还烧坏了两个水泵,仅两个水泵价值就起码1000元。

  @记者李继远微博中提到有花生油等物品被压到下面,记者问苗祖望时,他很生气,“你让他去找那些小痞子去,那些小痞子不让他搬。有些东西是他们炒作的,有人指使他们故意这么做。”苗祖望说:“如果拆迁有问题就尽量解决问题,不要在社会上,为了自己的目的搞一些说不过去的事情。”

  本网记者尹海洋也对新浪认证“华夏时报驻山东站记者李继远”的身份进行了查证。山东省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有关人员证实,华夏时报驻山东记者站早在六七年前就已经撤销,如果有人仍然打着华夏时报驻山东站记者的旗号在山东省内进行采访活动,就属严重违规行为,如果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上一页12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刘美显
  • 律师岂能知法犯法

        回顾陈宝成等非法拘禁案的舆情发展全程:一些律师等实名认证的大V一次次造谣,一次次裹挟舆论,大众网记者一次次证伪谣言,一次次澄清事...

  • 要舆论胜利还是法治胜利?

        比如陈宝成案,明明是陈宝成抗拆和非法拘禁他人,非要说成政府野蛮强拆,眼看着证据拿出来,证明不是政府的错,伪公知们就散布当地官员...

  • 法治精神与极端私欲绝不兼容

        极端的私欲,是危害多数人利益、违背法治精神的欲求。在任何社会,法治精神与极端私欲都不兼容,如不理顺两者的关系,受伤的将不仅是当...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