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圣王羲之诞辰1700年之际来到书圣故里,深深感受到浓烈的文化气息和高涨的书学热潮。欧阳中石先生挥笔写道:“洗砚池池水遗泽,琅琊郡郡风好书。”这句话给了人们很多历史的遐想,让我很自然地想到这块土地曾经出土过辉映中国文化史的银雀山汉简。 1972年4月,山东省博物馆在临沂银雀山发掘了两座西汉古墓,共出土竹简4942枚,其中包括驰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在我国古代,书籍多写于竹、木或丝织品上,前者称简册,后者谓帛书。所谓简册者,“简为据一片而言,册是连编之称”。银雀山汉简埋藏于地下达两千年,编绳已朽,但编连的痕迹依然可辨,而且在竹简编结处都留有空白,自然是书写时避开绳结的结果。由此可见,汉简是先由简编成册,然后书写而成的。 汉简《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同时出土,解决了许多历史疑问。《孙膑兵法》失传已久,长期以来,有人认为《孙子兵法》不是孙武的著作,而是后人伪托,甚至有人对孙武其人是否存在也持否定态度。一般则认为《孙子兵法》始于孙武,完成于孙膑。两部兵书的同墓出土,证实了《史记》有关孙武与孙膑所处时代、国家及各有兵法传世的记载,解决了历史上的悬案。 银雀山汉简在我国文字、书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过去一提起汉代隶书,便离不开东汉碑刻,诸如《乙瑛》、《史晨》、《曹全》、《张迁》等,但是,这些碑刻文字显然已是非常成熟乃至完美的隶书了,所以在由篆书到隶书的转变过程中,明显地缺少一个过渡环节。银雀山汉简的出土便填补了这一缺环,丰富了早期隶书的资料,从中可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字发展的脉络。 银雀山汉简书法之精妙,绝不逊色于汉碑书法。字型上还有一定成分的篆意,但在用笔与章法上已大异其趣,用笔方圆兼备,提按分明,给人以轻松自然之感;结体舒展潇洒,参差错落,欹斜有致,笔墨情趣盎然,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瑰宝。银雀山汉简出土之后,我国又陆续出土了云梦秦简、马王堆西汉帛书、居延汉简、青川战国木牍、天水秦简、江陵张家山汉简、敦煌悬泉汉简等,这些简帛书法曾经震撼了我国书坛,一度出现“简书热”。 从两千多年前的银雀山汉简,到1700年前诞生书圣王羲之,临沂这方文化的沃土流光溢彩,光耀神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