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压力大而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制约下,考虑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我国应该率先在县市以下开通城乡一体化道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人口向包括城关镇在内的中心城镇集聚,以城镇化推进城市化,推进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但是,由于乡镇企业是在缺乏统一布局、规划的情况下,走了一条“遍地开花”式的发展道路,造成“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格局,并未形成对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强有力的支持和推进;加之过分强调“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所以乡镇企业虽然吸纳了一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却大大低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改变乡镇企业结构和布局状况,使农村三次产业实现有机结合。 由于乡镇企业与“三农”的贴近性,乡镇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比其他性质的企业更容易与农户结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更直接地实现乡镇企业对农业的反哺和支持。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纵深发展,农户与乡镇企业可以产权为纽带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这将加大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有利于其再造机制优势。承接起农业生产的前延和后续部分的乡镇企业,实行以优势产品为主导的专业化、一体化经营,可以克服与城市国有工业结构趋同的弊端,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政策优势以及农业自身成本利润率的逐年提高,将促使成为龙头企业的乡镇企业更快发展。 农副产品在不同环节之间运转的技术关联,客观上要求生产经营组织的分布不能过于分散而必须相对集中;以乡镇企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形成的生产要素聚集效应,可以使外部经济内在化,产生区域聚集规模效益;以农副产品市场和农用生产资料市场为主体的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又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小城镇经济的繁荣。各种生产经营实体在小城镇安家落户,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新的动力。曾在全国最早提出并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潍坊市,近几年形成了“农业产业化主导型小城镇建设”模式,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和升级,启动和开拓了农村市场,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目前潍坊市县以下小城镇已发展到226个,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35%以上。潍坊的探索,为推进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高 燕 (作者系管理学博士、大众报业集团投资管理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