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方面,重在发展现代服务业
常修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教授
研究产业有两个视角:一个是经济增长的角度;另一个是人的发展的角度,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论述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对研究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颇有启迪。在产业结构中,如果说农业(第一产业)与人的“生存型”需求关系更为密切的话,那么,服务业(第三产业)与人的“发展型”需求关系更为直接。尤其是今天服务业中的教育、健康、文化、创意、研发、旅游等,都与人的升级性需求紧密相联。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是有所上升的,由2000年的0.732到2007年的0.772,七年提高0.04;此期间服务业本身也有发展。(2001—2008年,服务业年均增长10.8%),但从总体上看,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 从横向看,中国服务业比重依然偏低。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收入国家(经济体)为72%,中等收入国家(经济体)为59%。台湾地区2007年第一产业占1.45%、第二产业占27.5%、第三产业达71.05%。大陆地区2007年服务业只有40.1%(第一、二产业各占11.3%、48.6%)。虽然发展阶段不同(大陆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两经济体的规模也不同,但大陆与台湾第三产业相差30多个百分点,也令人感慨。 从纵向看,服务业近年比重提升微乎其微。2008年与2000年相比,服务业的比重从39%上升到40.1%,八年仅上升了1.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只上升0.14个百分点。这与人民群众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需求有明显的差距。 需要指出,发展服务业,不仅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和可持续性需求有意义,而且也是发挥人的自身潜能、实现人的自身价值的平台。无论是处于生产制造业前端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还是处于后端的品牌培育、市场营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中间投入,尤其是创意产业,更能发挥人的潜能和价值。随着中国下一阶段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过去那种以物质资源的“硬性”要素投入为主的模式,将向服务等“软性”要素投入为主的模式转变,这不仅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人的自身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 鉴于这种状况,应改变“过去八年总上升1个百分点”的局面,可以考虑今后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现在40%多一点,五年后提到45%到46%,十年超过50%。只有这样,才能随着服务业的发展给人的自身发展和价值实现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摘自《30位著名经济学家会诊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