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智商的人不要看”警示牌是个神马体?
真理与谬误之间只有一步之遥,网络语体的风格借用得好,无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2011-09-06 -
“施救免责声明”是对社会信任的悲情呼唤
当今社会确有人恩将仇报、“倒打一耙”,讹诈好人,彭宇案确实让人感到费解。还有人悲观地认为,“彭宇案”一纸判决,让中国的道德水平倒退了30年。
2011-09-06 -
公众欢迎为了公共利益的“部门打架”
在同样一件事情上,政府部门意见不一互相打架,多数是为了部门利益,因此常常为公众所不齿;也正因为如此,这种为了公共利益的部门打架,备受尊重和欢迎。
2011-09-06 -
河南宋基会凸显“慈善”的权力垄断
表面上看各有各的原因,各有各的具体情况,但问题的出现,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深刻地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固有的某种缺陷,比如政府对公益性机构的监管失效、...
2011-09-06 -
中秋节送礼之风:礼仪也?功利也?
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凌,谁替你披枷带锁;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
2011-09-05 -
是康菲在撒谎还是央视在“误报”
康菲被调查组专家指为三宗罪:即低级错误背后的有章不循;违规作业背后的傲慢自大;心存侥幸背后的责任心缺失。
2011-09-05 -
多收钱的税收不一定是好税收
国家征税不应以聚集财富为唯一目的,如果税收的增长总是如虎添翼,而国民福利却是蜗行牛步,那么“见缝插针”式的税收只会招致更多的不解。,只有普遍增进民...
2011-09-05 -
教辅乱象:糟糕的开学第一课
教育改革绝不是把学生当成摇钱树。当前,我们对教育的投资还不到GDP的4%,而“三公”消费却达到了23%,这需要我们深思。毕竟,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教育。
2011-09-05 -
“双开”守住“醉驾入刑”的后门
前,社会对“醉驾入刑”判罚尺度的把握上还存在争议,司法机关也建议慎用“醉驾入刑”,导致一些地方在执行“醉驾入刑”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有的甚至将“慎用...
2011-09-05 -
道德“自救”需要更多的“上海大叔”
“上海大叔”勇救晕倒老太的意义在于:尽管各地的翻版“彭宇案”不时刺痛着公众的眼睛,但是追求高尚、崇尚美德仍然是我们这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的“主旋律”...
2011-09-05 -
“全城让路”折射三种情怀
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生命本位和民生问题必将不断被提及、放大。“全城让路”的境界和情怀,值得每一个现代文明城市及其市民去追寻和拥有。
2011-09-05 -
离婚率的增速与GDP一致的隐喻
中国离婚数量的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几乎一致——过去5年年增长率为7%。离婚案中,几乎一半是因家庭财产问题而闹上法庭。
2011-09-02 -
唯有制度约束才能缓解入学之忧
入学之忧年复一年,教育资源不均的现实也被业内人士不断老调重弹,现实真的强大到不可撼动吗?其实,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在资源不均衡的现实中先铲除权力制...
2011-09-02 -
石老太道歉,只是脆弱的自我救赎
石老太道歉了,但这不是终点,自我救赎毕竟靠不住,单纯依赖技术和法律也是后话,从重塑社会道德特别是官员道德入手,进行道德重建,也许才是根本之道。
2011-09-02 -
叫停“加名税”,能否保卫婚姻
恰恰在免费加名的语境下,小夫妻们更要好好思忖:我们的婚姻到底要靠什么来保卫呢?
2011-09-02 -
“上学名额浪费”反衬教育规定畸形
教育公平喊了多少年,可现实却依然是沉重一片,明明有名额,却浪费掉,无论如何是让我们无法接受的。
2011-09-02 -
规范网络行为是公职人员的网络素养要求
网络空间从某种角度讲有一定的虚拟性,但绝非纯粹的虚拟空间,网络社会同样需要以法律和伦理进行规范和管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着同样的要求,而伦理则不...
2011-09-01 -
税改当以富民为先
税改,当以富民为先。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减税为主基调的税改,必将给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也将切实减轻百姓负担,进而利于“富民”。
2011-09-01 -
老字号的招牌别自己砸完了
达芬奇的招牌砸了就砸了,自己创的牌子自己砸掉,倒也不冤。血燕根本就子虚乌有,砸了更不可惜。东来顺,这是老字号,金字招牌,为什么使用的人毫不珍惜,偏...
2011-09-01 -
别借鉴了,直接汉化吧
与其这样“创作”,还不如把补贴拿出来购买原作,直接赞助字幕组做汉化,好歹还能看上点原汁原味的东西,也算对纳税人有个交代。
2011-09-01 -
女工被游街是以暴制盗的惯性
把个人情感凌驾于法律之上,陷入以暴制暴的怪圈,一旦权益遭到侵犯,就都会采取极端暴力手段去解决,其后果不堪设想。
2011-09-01 -
正确的废话,打住
“正确的废话”已形成当下官场中的一种话语系统。所谓正确,就是在道理上无可非议;所谓废话,就是没有实际作用和指导价值。
2011-09-01 -
刑诉法修改应正视民众的担忧
在现行执法不公、冤案频出的形势之下,以立法限制或杜绝执法过程中的疏失,让中国的刑律更加公正、透明,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1-09-01 -
县长特别奖:集体腐败登峰造极之作
盐山县的“县长特别奖”,不仅奖项怪异,奖品更怪异,居然是安排获奖者子女到事业单位工作。原本需要公开招聘的事业单位岗位,在这里竟然变成了县长大人随意...
2011-08-31 -
涨工资能不能“涨”出共同富裕
水多了加点面,面多了加点水,最后收入蛋糕越做越大,离“公平”却可能越来越远。因为两个最基本的命题都没搞清楚。
2011-08-31 -
靠录像扶不起迷失良知的诬告“老太”
诚然,如果当年的“彭宇案”和日前的“许云鹤案”也有录像举证的话,两起案件也不会那样纠结。有录像举证当然是件好事,但光靠录像绝对扶不起那些迷失良知的...
2011-08-31 -
“寒门难出贵子”拷问社会公平
家境与能否考上好大学高度相关,是对社会公平的一大戕害。寒门难出贵子,表面上看是教育问题,其实折射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坐标。
2011-08-31 -
这是真正的“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七台河矿难这转悲为喜的一幕,让我们牢记“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不仅要说更要做,还得认认真真地做。
2011-08-31 -
葛优的孤独与袁立的蕾丝透视装
下一届华表奖或者说金鸡、百花奖上,穿蕾丝的女演员会集中井喷吗?人们会依然只记得谁谁的蕾丝着装而忘记电影奖本身吗?但愿不会!
2011-08-31 -
见证七台河煤矿事故救援“奇迹”
采煤工在井下采掘作业,只能是蹲着、跪着,甚至是趴着。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如果没有亲眼所见这份辛苦,你永远都不会体味出,七台河这座城市,七台河这里的...
2011-08-30 -
中国慈善事业:要靠规范找回信任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屡屡失信,才造成了群众不信任。从郭美美到“卢美美”,国人的善行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挫伤,但国人的善良的心底是根植于血脉之中的。
2011-08-29 -
药监局的“私了”其实是捂盖子
不依法严打造假者,却视职业举报者为大敌,协助造假者去摆平举报者,药监部门的屁股为什么会坐歪了地方呢?
2011-08-30 -
改变命运,不靠读书靠什么
如果“弃考族”的用脚投票能倒逼大学改革,倒逼起点上的教育公平,那么一个“可敬的大学”未来或许能医治“失衡的社会”。
2011-08-30 -
联网遏制异地炒房还有更多妙用
房屋权属异地联网,不仅仅有利于限购政策落实,还能提高民众涉房手续办理便捷度,另外,还为下一步房产税全面开征做了铺垫,还可以掌握居民家庭房产状况为宏...
2011-08-30 -
“县长特别奖” 特别了什么?
设立“县长特别奖”的意图很清楚,不是“奖”,是一种照顾,为了稳定下属“头”的情绪,给他们送上特殊的温暖,以换取好感。
2011-08-30 -
拿什么保障雨天出租车的出车率
果恶劣天气及节假日拉一趟客的结果竟然连油钱都不够,既要“欠”份子钱,又要亏油钱的结果,自然会导致出租车出车率低。
2011-08-30 -
“加名税”“月饼税” 别让“理性”伤了感情
退一步说,有朝一日连爱情都hold不住了,光hold住个房子顶什么用?话糙理不糙。
2011-08-29 -
书法课该“加”,哪门课该“减”
当每天超负荷的作业逼得小学生们在作业本上做“草上飞”的时候,他们离“书法”很远,他们离“成功法”很近。
2011-08-29 -
不拼爹,读书还能改变命运吗
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多少农村寒门子弟的信念,可如今,这一信条正受到挑战与质疑。“好不容易跳出去了,怎么又回来了?读书还有用吗?”
2011-08-29 -
扔下全麻病人的“医跑跑”跑掉了良心
医生、护士是神圣的职业,救死扶伤的圣洁使命容不得污点。俗话说,一叶知秋。在火灾中丢弃病人自顾逃生或许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偶发事件的背后,牵涉的深层问题更多。
2011-08-29 -
警惕“彭宇案”效应代际传递
概而言之,只有当法律对类似的案件表现出足够的程序正义的时候,所谓的“见义智为”才有可能让位于无须片刻迟疑和思量的见义勇为,社会公共道德体系才有望逐渐建...
2011-08-29 -
维护劳动权益不能靠一个“较真哥”
“较真哥”属于个人行为,他只代表了他个人,并不代表所有受到侵权的劳动者,更代表不了劳动保障部门。
2011-08-29 -
别忘了你是谁
一个党员干部,不管你职位多高,官当到多大,首先你来自人民群众。在当官之前,你可能就是农民、工人或解放军战士,也可能是依衫褴缕的乞丐,也可能是引车卖浆者...
2011-08-26 -
贾作胜的奇迹能否成为其他寒门学子的春天
寒门子弟无需杞人忧天,以北上广为代表的城市固然优势明显,但我们要承认寒门子弟坚韧与刻苦的优势特质并没有消失或减退。
2011-08-25 -
教授“可能含有叫兽、野兽……”
人是高级动物,教授理应是高级动物中的三A级高级动物。但小丽碰到的北大教授大概不属于此例。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性关系,完事就完了。
2011-08-26 -
乔布斯隐退,会带走苹果的“核”吗
不只是乔布斯成就了苹果,借助苹果这个平台,笼罩在乔布斯身上的光环也被放大了。
2011-08-26 -
公务员“退一步”,听证会进一步
听证会,往往先变成“茶话会”,再变就沦为歌功颂德的“联欢会”。即使有些公务员能顶住领导压力投反对票,但程序上也不能让公众“反正就信了”。
2011-08-26 -
当心打造出“酒池肉林”
想来想去,想不出安徽滁州拥有什么酒文化的底蕴和特色。但是从“东方醉城”的主题来看,该公园可能并不在乎什么酒文化,在乎的是一个“醉”字。
2011-08-26 -
婚姻法“新解释”不能忽视对弱势方的保护
在房价持续多年高企不下,房子已经远远超出了居所的目的,而成为多数家庭赖以获得生活安全感的重要资产的当下,人们的上述担心自然是有道理的。
2011-08-26 -
“摸胸哥”背后的隐私焦虑
在这件事情中,最值得谴责和说道的,不是被拍的主人公,而是无处不在的电子眼,对这些工具的管理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这样一幅让人难堪的场面。
2011-08-25 -
不该陷入“泥潭”的《工资条例》
在央企,千万劳务派遣大军与央企正规军之间,收入差距甚大。《工资条例》关于同工同酬的规定,对于央企来说,意味着用工成本的大幅增加,而这也成为央企反对的焦点。
2011-08-25 -
鸡西经适房“变脸”暴露了什么
因为经适房最终变成商品房,不仅造成需要保障房的那部分百姓失去了本属于自己的住房钥匙,这对政府和保障房政策的公信力是一个打击;而且因为两类房之间的差...
2011-08-25 -
谁说房价下跌“老百姓扛不住”?
一方面,要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坚决遏制房价的进一步上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以此来缓解房价下降可能出现的就业岗位...
2011-08-25 -
省会城市不只有变成特大城市一条路
城市要大到一定程度,才有权修宽阔的马路,才有足够多的建设用地。市长的地位,也取决于GDP总量,大城市的一把手晋升的机会多。中央有关发展的优惠政策,总是...
2011-08-25 -
寒门子弟既需自助也需他助
所有个体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这不容否认,但同样不容否认的是,国家在确保寒门子弟的个人发展和向上流动方面,承担着基本责任。
2011-08-25 -
婚前房产加名征税果真是“趁火打劫”?
婚前房产加名不是个简单的程序行为,而是具有严肃的产权变更意义,纳税的比例、应税的数额,或有讨论的必要,但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抹杀契税自身的程序正义。
2011-08-25 -
李昌奎“判死”,并不让人感到轻松
面对云南省高院二审时的死缓改判,面对云南省高院田副院长“绝不能以一种公众狂欢式的方法来判处一个人死刑”、“这是对法律的玷污”以及“10年后肯定是一个标...
2011-08-24 -
农业大学变脸“城市大学”背后的社会忧虑
农业大学变脸“城市大学”背后的社会忧虑是——农村学生的春天在哪里?青春如何安放?这显然不仅仅是中国农业大学面临的问题,而是属于整个社会和时代的课题。
2011-08-24 -
交警队办模特大赛背后的“傍权思维”
报社与社会上的公司联合举办模特大赛,为什么一定要拉上自己的所谓“友好合作单位”呢?更何况交警支队的工作职责和模特大赛的商业性质,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
2011-08-24 -
“百强县”是面子“贫困县”是实惠
一个县仅仅10年时间就从贫困县一跃成为百强县,只能说这是一个“奇迹”。但“奇迹”太多了,让人不得不怀疑背后藏着猫腻。
2011-08-24 -
一场“义”战掩盖不了“利”的角逐
但是,只看到战争中的“义”,避而不谈参战各方的“利”,就未免把这场战争看得太简单,甚至为了情感的倾向而去涂抹和美化它。
2011-08-24 -
高价幼儿园是道民生考题
想进收费低且条件好的公办幼儿园,除了“占坑”排队之外,还要“拼钱拼命拼关系”。高价幼儿园,让一个幼儿的花费堪比一个大学生的开销。
2011-08-24 -
90万元的执法车什么“突发情况”才用?
90万路虎能到的地方,45万的牧马人都能到,10万的比亚迪也能到。甚至有网友戏称:只要领导们想到,就能到达现场。
2011-08-23 -
“拦车喊冤”不能成为官民沟通的常态
各级官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对群众的呼声予以充分重视,高质量地解决问题。民众也应该牢记主人翁意识,懂得利用自己的权利以及法制的力量,站起身来与官员们进...
2011-08-23 -
城市,多留点让市民喘口气的地方
如果城市是一幅画,公园就是画的留白。一幅画如果没有留白,人一看就会晕菜,喘不过气来。
2011-08-23 -
制定《工资条例》别总是“后台操作”
要改变立法博弈中的严重失衡局面,就要求《工资条例》的起草工作由“后台操作”走向“前台交锋”,这能将各类企业代言人的意见和诉求见见光、杀杀毒。
2011-08-23 -
调查康菲溢油事故司法不能缺席
尽管七部委介入溢油事故调查,展现了监管者强硬的态度,有望进一步打击康菲公司的嚣张气焰,加快事故处理进程,但在我看来,仍然缺少点什么。
2011-08-23 -
广播体操,这个真的可以有也应该有
广播体操就是一个集体锻炼方式而已,并没有弥漫政治色彩,也未与集体主义说教捆绑,与企业效益不是对立而是统一,赋予过多色彩不过是庸人自扰。
2011-08-23 -
逆势而动让卡扎菲沦为孤家寡人
生死惨烈的利比亚内战只能警示旁观者和后来人,把国家未来全部寄托于英雄或强人并不可靠,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主导者,英雄或强人与其为了强权在握费尽心机,...
2011-08-22 -
城市发展莫以“第一高楼”论英雄
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并不是按高度排序的。建筑物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单纯的高度要重要得多。
2011-08-22 -
是“仁二代”的慈善还是“富一代”的生意
“给非洲捐过钱,挂个友好大使的头衔,别人会觉得这个企业家坏不到哪儿去”(卢俊卿语),这样的劝募难道不更像是一种交易或者忽悠吗?
2011-08-22 -
孩子为父母洗脚就是“愚孝”吗
所谓的“愚孝”,则是让子女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来满足父母的需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配偶及孩子的利益,一味地对父母做出牺牲。
2011-08-22 -
未婚女"学嫁有钱人"折射什么
这些图书无不赤裸裸地写道“把嫁给千万富翁作为一项有前途的事业经营,把嫁入豪门当作步入圣殿的终点”;或者宣称“嫁个有钱人,并不是贪恋金钱,而是女人对...
2011-08-22 -
美女“约会体”让公益宣传更响亮
如今,社会传播环境变化,文化也表现出多样性,如果公益宣传仍然抱残守缺,还是那么生硬,不仅难以吸引市民眼球,也达不到公益宣传劝导民众的目的。
2011-08-22 -
谴责康菲公司的同时也要反求诸己
漏油事故最初发生于6月4日,直到7月5日公众才获知此事,康菲公司向中国公众瞒报固然难辞其咎,但是,康菲公司于6月4日和6月8日两次向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报告...
2011-08-22 -
不能把治理污染变成“转移污染”
治理环境的功夫还在环境之外。当我们为断电、停水等强制手段叫好时,不能不考虑以人为本。直白地说,就是谁来为今天的治理埋单。
2011-08-19 -
慈善总会靠遮丑不能重建公信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并不希望那些慈善机构被掀翻,但是,现实又残酷地表明,要想重建慈善公信力,靠修修补补和遮遮掩掩恐怕是无法实现的。
2011-08-19 -
中非希望工程必须厘清三个疑问
如此一一分析下来,所谓的华商协会就像个空手套白狼的组织,而其设立的中非希望工程挂靠成为青基会的公益项目后,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向会员跟企业家劝募。
2011-08-19 -
多部门今年公款出国预算为何不降反升?
毫无疑问,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治理“三公消费”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公开透明,一是民主监督。
2011-08-19 -
怎么竟会有“街头犯罪”这样的罪名
自己都认为是犯罪,而硬要包装成“正义”去打压别人,事到临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2011-08-18 -
“哈根达斯”里添加了多少精神泡沫
我们的精神世界曾经无比富庶。放眼历史,数千年文化的积淀,铸就了厚德载物博大精深的精神风骨。
2011-08-18 -
慈善总会不该沦为卖发票的
捐赠可以减免税收,这是世界各国的慈善通例。想不到它到了中国,又一次面临南橘北枳的遭遇,成为某些机构暗中为自己谋福利的工具。
2011-08-18 -
微博通报案件显人性化执法意识
这种真诚及时的警民交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济南市公安局尊重公众、服务百姓的态度,也是一种网友乐于跟执法机关交流、信任执法机关的态度。
2011-08-18 -
“中介理村账”是个有益尝试
。事实也表明,从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退出,把该社会做的事交给社会,政府才能集中精力,干好自己应干的事,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2011-08-18 -
“父母须是干部”式招聘必须正本清源
事业单位以前不是、今后也不应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家里的“后花园”。
2011-08-18 -
以宽容的目光送王勇平离职
事实上,王勇平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通过语言、通过他的行为举止、通过他的表情和眼神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比那些“完美”的新闻发布会要多得多。
2011-08-18 -
学校没了,农民工子弟何去何从?
是不是“非法办学”的“山寨校”,其存在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但是以此为借口关停取缔,且没有合理的后续措施,不仅是粗暴武断,甚至有点不近人情了。
2011-08-17 -
“正在调查”,岂能成为解决公共事件的烟雾弹
告别了那个“我不说,世界永远不知”的年代,这些年,中央明确要求信息公开透明,满足公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回应社会关切的重大热点问题。面...
2011-08-17 -
拒载临产孕妇,马路上“天使”远去
对于弱者的态度拷问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遗憾的是,从拾荒老人到待产孕妇,社会文明的底线就这么一次次地被轻易突破。
2011-08-17 -
税务总局须查清假文件的源头
看得出来,“47号公告”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或许就是从税务部门内部流出的,这份文件似乎也解答了民间关于“多劳少得”的困惑。
2011-08-17 -
康菲公司应向事故受损者做出补偿
事故责任方康菲公司在被动应对国家海洋局的生态索赔的同时,还应该主动承担一个跨国企业的道义责任,对于事故中较为弱势的渔民或其他受损者做出合理的经济补偿。
2011-08-17 -
“幕后哥”自我“举报”是财产公示
在我看来,打击腐败和治理公务员违规违法最大的悲哀是,一些问题公务员在不经意间自己“举报”了自己,譬如,官员微博调情就是自我“举报”。
2011-08-16 -
婚法新规会让“丈母娘失落”?
但也应当看到,婚姻家庭并非简单的“股份有限公司”,不单纯是财产的结合,更是感情、亲情和财产的统一体。我们不能把婚姻当成商场。
2011-08-16 -
国税总局的迟钝令纳税人寒心
一个政府机构,对一个公众极为关心的问题发表的声明,尤其是在纳税人被“严重误导了”的情况下发表的声明,不是由其新闻发言人郑重向外界发布,以达到迅速消...
2011-08-16 -
人在旅途,让公交车成为一个施爱的地方
公交车是城市中流动的窗口,也是一个文明的窗口,一座城市的公交车文明程度高,至少能够表明这座城市是幸福的,这不是扣上什么“幸福城市”的帽子就能拥有的。
2011-08-16 -
站在百姓立场说话才能理直气壮
古语说得好,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言语背后是立场与观念。一些发言人在媒体面前的欲盖弥彰、应答失措、轻慢矫饰,归根结底,只不过是其内心立场、观念在现实背...
2011-08-16 -
故宫问题的本质
然而,故宫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这些“特色”人物都是从何而来?是不是经过了公开的招聘和竞聘?是不是经过了专业资格的审查?是不是经过了严格的岗位培训等等,我...
2011-08-16 -
赖宁雕像:我们无处安放的精神图腾
偌大一个省会城市,却容不下一尊占地几平米的雕像。这绝不是有没有接收场地的问题,而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对待英雄的态度。
2011-08-15 -
院长“开房门”,该如何关上
众所周知,宾馆客房内的主要设施是床和卫生间,其基本功能就是给人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而湖北的大法官们竟然用“开房谈事情”来糊弄广大网民,简直是侮辱人...
2011-08-15 -
高速公路的收费里“掺”了多少茅台酒
油价里面“掺”加有茅台酒,所以价格才会这么高……高速公路公司被曝光巨资购买茅台酒,再次让公众大开眼界,原来天下好酒者比比皆是,不仅是石油喜欢“喝”...
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