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济导报新闻 

 

增加农民收入是根本

2003-03-26 14:10:50 

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之后,今后10-
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
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导报记者  黄延峰  烟台报道

  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之后,今后10-
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
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根本的
是要靠什么?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怎样增加农
民收入?对于这些问题,因各地的情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近日,记者采访了烟台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张幸福,他将国情和
烟台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他说,目前,
农业和农村问题表现在一个缓慢和两个关键时期,即农民收入增长缓
慢、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三者之中最
突出的还是农民收入缓慢问题。

  农业国际化

  经济导报:张副市长,为什么农民收入会出现缓慢的现象?
  张幸福: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主要任务一直是解决全国人民的
吃饭问题。围绕着吃饭问题,形成了中国农业的三个特点:以粮为纲、
统购统筹、追求高产量(不求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出现过两次徘徊。第一次徘徊是上世纪
80年代后期全国粮食产量达到8000亿斤以后,现在是第二次徘徊,是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当事物的发展达到极限时,或者是增长机制有问题,或者是调节机制
有问题,这两次徘徊既有增长机制的问题,即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
也有调节机制的问题,即政策性约束。
  经济导报:怎样解决农民收入缓慢的问题?
  张幸福:打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必须解决好上述两个机
制问题,从烟台的实际情况看有二条途径:农业国际化、农村城市化。
  经济导报:如何理解农业国际化?
  张幸福:我所说的农业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国
际化,包括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的国际化;二是标准国际化,按标生
产,按标销售;三是规则国际化。
  有人把农业的目标定位在农业产业化,这个定位不准。农业产业
化不是一个产业发展目标,它是一种生产方式,它是为农业国际化、
农业现代化这个目标服务的。产业化在国外和工业化是一个词,都是
industrialization。
  烟台把农业定位在国际化上是基于如下理由:一是地理位置优势,
濒临韩国、日本。二是产品价格优势,主要农产品,如水果、水产品、
蔬菜、肉制品等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空间比国内市场的价格空间都大。
三是有基础,目前烟台农业的外向度已超过50%。因此,我们把农业
定位在国际化上,农业产品定位在为国外市场和中国的大中城市服务
上。
  经济导报:那么,粮食安全问题怎么办?
  张幸福:粮食安全问题不应该是农民考虑的问题,应该由国家和
政府来考虑。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必然遵循经济规律,就是要讲投入
产出,讲效益,讲成本,讲竞争力,讲市场占有率。作为农民来说,
就要按照市场需求,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组织生产。同时,为了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而支付的成本,应该由国家来支付,不应让农民支
付。

  农村城市化

  经济导报:张副市长,你所说的农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是不是
一回事?
  张幸福:农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是有区别的。城乡一体化是强
调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农民进厂不进城。农村城市化是指乡镇企业
和农民向城市和区域性的经济中心集中。
  经济导报:对于城乡一体化,你作如何评价?
  张幸福:反思改革开放以后推行的城乡一体化,它对中国农村经
济的发展起了直接推动作用。在当时短缺经济的条件下,一方面促进
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维护了城市的稳定。但现在看,城乡一
体化有很多副作用:首先这种一体化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村村点火,处
处冒烟,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生产力布局分散。投资的拉动作用小,
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小,企业的运行成本和管理费用高。其次,尽
管我们提倡城乡一体化,客观上并没有扼制住大批的农民流入城市,
由于这种流动是无序的,既使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也给城市的管
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现在出现的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城乡经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种格局,不能不说与我们城乡一体化
的指导思想有关。
  经济导报:目前推进农村城市化主要有哪些约束?
  张幸福:主要有四个约束,一是指导思想的约束,或者叫观念约
束。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把我们的城市化定位为城乡一体化,
现在很多人还没有从城乡一体化中跳出来,还在用城乡一体化的观念
来指导城市化。二是政策约束。主要是三项制度约束,即户籍管理制
度、土地流转制度、粮食购销制度。户籍管理把市民和农民分开,大
大地限制了农民的流动,为什么农民工得不到公正待遇?主要就是户
籍制度造成的。土地制度,我们这个土地制度不利于人口转移,因为
土地是集体的,农民离开了农村,就要把土地交出来,很多农民不愿
意交出土地,依恋土地,土地制度把农民绑在了土地上。粮食购销制
度限制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三是资金约束。城市化发展比较慢,城
市设施投入不足,限制了城市膨胀。另外,资金约束也限制了农村经
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约束。农民说,我
就会种地,不会从事工业,不会从事商业。要推进农村城市化就必须
要解决这些问题。
  经济导报:农村城市化的途径有哪些?
  张幸福: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来看,农村城市化归纳起来,或
者是人流带动,或者是物流带动,或者是商流带动,途径主要有四条:
一是加工业带动型。通过推进加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带动城市规模
的扩展。二是市场带动型。比较典型的如义乌、石狮、温州等,通过
兴办专业市场或综合市场,物流带动人流的集中。三是交通枢纽带动
型。如在空港、车站、码头、口岸等地区,形成人流、物流、商流的
交汇,出现城市。四是旅游景点带动型,用人流带动物流、商流。
  经济导报:将来的城乡结构会呈现怎样的形态?
  张幸福:将来我国城乡结构是纺锤型的结构。两头细中间粗,市
县两级是吸纳农民的主要地方。预计烟台市到2010年有20%左右的农
村实现整体城镇化,这是主流,是纺锤型结构中间粗的那部分。大城
市将吸纳部分农民,但由于受就业岗位限制和农民观念及政策约束,
不会成为吸纳农民的主体。大城市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
  经济导报:如此,农村会怎样变化?
  张幸福:与城市化四条途径相对应,中国农村的变化将会有四个
趋势:一部分村随着城市的扩大,变成了城市,与城市融为一体,从
烟台来看,到2010年,烟台将有10%,约600个村将随着城市规模的
扩大和镇驻地的扩大整体变成城镇。一部分村发育成区域性次经济中
心和区域性人口聚集次中心,这些村乡镇企业发展基础较好,发展速
度较快,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形成人口密集、资金密集的小城镇,象
烟台的南山集团,现在建成区已超过2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万。到2
010年,烟台市约有10%的村发育成区域性次经济中心。一部分村完
全被强村兼并、合并,或者由于人口向城镇转移而空壳化甚至消失。
一部分村尽管村的建置没有取消,但生产的职能已经没有了,土地、
农业劳动者都被龙头企业吸纳了。
  经济导报:目前,推进农村城市化,我们应该做什么工作?
  张幸福:现在最要紧的是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搞好城镇发展规划。
由于城镇化的主体是县城,因此要抓紧搞好县城和镇的规划。按照县
城20-30万人、中心镇2-3万人、一般的镇1万人来搞好城市规划,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小城市的发展一定要走生态城市的道路,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自然与城市和谐、人与城市和谐,用生态、
用环境创出自己的城市品牌。二是改革三项制度,从政策上保证城市
化的进展。户籍管理逐步实现居住地登记户口,改变过去划分农业户
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做法。粮食购销要走市场化。土地制度要延长土地
承包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
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三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现在,农村的培训
资源有技校、职业中专(学校)、成人学校、农广校等,要搞好农民
培训资源的整合,加强对农民专业技能的培训。四是搞好城镇资产的
运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推动城镇建设,促进农民转业转产等。

  调整农业和农村结构

  经济导报: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是新阶
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的基本途径,也是入世后提高农业竞争
力的根本措施。对此你作何理解?
  张幸福:现在,总的来说,农民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
很大,在烟台,农民收入中一产的比重达到60%。要打破农民收入的
徘徊必须加大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经济导报:烟台的思路是怎样的?
  张幸福: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要坚持两个立足,立足于在国际农
产品市场的大格局中定位,立足在统筹城乡经济中定位,通过两个立
足,明确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确立科学的经济结构。经过多年的调
整,烟台把农业农村结构调整的思路定位在“1234”上,即一个目标、
二个调整、三个化、四个集中。
  一个目标,即农业国际化。前面已经讲过。
  两个调整,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
  经济导报:烟台的农业产业结构如何调整?
  张幸福:烟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初始目标是“421111”,即发
展400万亩果园、200万亩粮田、100万亩花生、100万亩蔬菜、100万
亩牧草、100万亩水面养殖。
  建立这样一个格局,我们算了一下账,到十五末,畜牧业可以为
农民每人年增收400元,种植业(粮食、水果、蔬菜、花生)可增收8
00元,水产可为农民增收300元,计1500元。
  种植业这样算账。现在是300万亩水果,300万亩粮田,水果增加
100万亩到400万亩,粮田减少100万亩到200万亩,1亩水果比种1亩粮
食多收2000元,100万亩多收20个亿,我们有400多万农民,仅这一项
每个农民多收400-500元。现在我们有50万亩蔬菜,再发展50万亩蔬
菜,一亩蔬菜跟种粮食比一年多收3000多元,50万亩多收15亿,一个
农民就多收300多元。种植业可以多收800元。完成了上述初始目标后,
调整重点就可转到提高品质和效益上。
  经济导报:劳动力就业结构如何调整?
  张幸福:重点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我们现在的
劳动力就业结构是60%从事第一产业,40%从事二、三产业,到十五
末,要反过来,变成40%从事第一产业,60%从事二、三产业。烟台
农业劳动力约250万人,如果调整20个百分点,就有50万劳动力进入
二、三产业,按照每个劳动力每年增收800元计算,就是40个亿。完
成了上述目标,到十五末,农民人均收入要达6000元,从整体上走出
收入增长缓慢的格局。当然,我说的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只是说,实
现了这样的结构后,就可以形成农民人均收入6000元的产业支撑能力,
要把它变成现实,需要我们做艰苦的工作,这也正是我们认为,解决
“三农”问题,有余力可使,可以有所作为的原因。
  经济导报:那么,三化和四个集中指的又是什么?
  张幸福:三化即标准化、产业化和合作化。关于标准化,我们现
在一抓标准化基地建设,比如,今年重点抓100万亩水果示范基地,5
0万亩蔬菜示范基地和20万亩牧草示范基地。二抓标准化技术规程的
制定和推广。目前,我市已根据国际国内主要农产品的标准制定出了
技术规程,并已全面推广,今年需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三要加快
建立市、县、企业三级检测体系。
  在产业化上,一是膨胀龙头企业,二是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从
“公司+农户”发展到“公司+合作社+农户”,或者是“公司+基
地”,在十五末,再加上协会,成为“协会+公司+合作社+农民”,
由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公司不直接和每一个农户打交道,这样,
公司和农户的相互约束力增强了。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司与农户的利益
分配机制,从松散的供求关系转化为紧密型的合作关系。
  在合作化上争取在十五末有60%的农民加入到不同的合作社。
  四个集中,一是推动土地向龙头企业集中,二是农民向城市集中,
三是劳动力向二、三产业集中,四是加工业向园区集中。四个集中的
本质仍然是推进农村城市化。这是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的途
径,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增加农业收入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
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关链接】

  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数字

  1949年43.8元
  1957年73元
  1978年133.6元
  1981年超过200元
  1983年超过300元
  1986年超过400元
  1988年超过500元
  1989年601.5元
  2001年2366.4元
  2002年2476元

  农民收入存在地区差别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字显示,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
收入由2090元增加到2476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3.8%。
  再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年的统计公报,2002年农民人均纯
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数的依次有上海6212元、北京5880元、天津5315元、
浙江4940元、江苏3996元、广东3912元、福建3530元、山东2953元、
辽宁2751元、河北2685元等十家,占三分之一。
  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还有西藏1570元、云南16
00元、陕西1600元、青海1710元、新疆1861元、宁夏917元。
  省市自治区之间的差距已如此之大,小地区之间的差别就更大了,
有不少的县,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1000元。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