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末始,我国报纸专刊迅速再度崛起。从1981年元旦《中国青年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星期刊起,到1993年6月全国共有周末版200多家,以后几乎家家办有周末版、星期刊。这些周末版、星期刊除少量的属于副刊版面外,基本上都是专刊。和以前相比,80年代末以后的专刊,有几个突出特点: 1、前报后刊的版面格局在全国普遍形成。专刊作为新闻改革的“试验田”、争夺读者争夺广告的重要手段,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北京青年报》,它开创了“副刊不副”的先河,把专刊提高到和正刊相互融合的平等地位,在报界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各报普遍形成了前报后刊的版面格局。 2、特大型专刊不断推出。随着专刊的发展,专刊的优势不断地被挖掘、被运用,尤其是世纪之交,围绕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一批气势宏大、富有特色的大型专刊被各地报纸推出。如1999年新中国建立50周年,各报推出了一些特刊,这些特刊采用纪实手法,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珍贵照片,再现共和国50年的风雨历程,极受读者青睐。集束式大型专刊,已成为各报进行重大报道和自我宣传的重要形式。截至目前,全国推出过这类大型专刊的报纸已不下百家。 3、专刊性报纸大量出现。专刊在市场上的良好效应,对报纸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批专刊性报纸开始涌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新创办专刊性报纸,如《精品购物指南》、《一周便利》、《北京青年周刊》、《申江服务导报》等,彩色印刷,低价销售,颇有市场。 另一种是报纸完全专刊化。在“本儿报”启发下,创刊于1980年的全国第一家省级综合性经济类报纸《经济生活报》(浙江日报主办),从1998年3月改为都市生活类周报,每周出版《今日人家》及《今日消费》、《今日证券》三期主题专刊,彩印,每期16版,至此,一张报纸转化成了三个“专卖店”,成为一些报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新的尝试。“本儿报”、“刊型报”的共同特点都是立足于报,借鉴于刊,坚守新闻的品性,吸收杂志的营养,以强的贴近性、实用性、服务性取悦受众,并因此受到市民的欢迎而风行于大都市。 20世纪90年代专刊的迅速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多方面的因素。 专刊的兴起是媒介市场的需要。目前,读者市场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市场细分化,二是读者追求规模化满足。市场细分不仅是当代买方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营销学上的一个重要原则。法新社1993年5月26日播发一则《未来报刊》的报道,展望指称未来的报刊是通过电脑和文传机构发送的“点菜式报刊”。受众市场由大众化到分众化,由分众化到个体化已是必然的趋势。 另外,在媒介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作为媒介经济主要来源的广告介入的程度也不断加深。这一过程,不仅加速了受众市场的细分,也极大地推动了报纸专刊的发展。因为不同商品有不同的诉求对象,商品广告必然要求传媒的广告版面拥有特定类型的受众群体。 受众市场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读者追求“规模化满足”。所谓规模化满足,就是一个频道,一个版面,或一份报纸,必须同时满足受众的多层次需求。尤其是读者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在版面上要集中要丰富。老百姓阅读讲究的是方便过瘾。新闻界称之为“规模化满足”。 在受众市场细分和读者追求规模化满足的情况下,媒体在关注广大读者的普遍要求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不同读者群体的特殊需要,并给予充分的满足。内容丰富、形式迥异、集系统性、深刻性、知识性、实用性、贴近性于一体的专刊,无疑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专刊的兴起还是报纸竞争的需要。当代媒体众多,竞争激烈。广播电视在争抢热点新闻方面日益成熟。因特网虽初露头角,但身手不凡。电子媒介在新闻传播的快速和直观方面,明显优于报纸。此外,由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资源共享成为趋势,报纸在独家新闻方面取胜的机会也越来越小。报纸媒体要生存要发展,只有扬长避短,另辟蹊径,在绷紧时效性这根弦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字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对事物进行逻辑思维深入分析说理的优势,加强解释性、分析性、调查性报道,增强服务性、贴近性,细分受众市场,找准读者定位,创办各类专刊,争取特定的读者群。 专刊的兴起也是新闻改革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报纸走向市场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报,如何开发报纸的多种功能,成为各家报纸的中心议题。传统的体制转换需要一个过程,正刊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进入市场,但又必须有面向市场的意识和行动,在这个过渡带上,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一块试验田,尝试体验,投石问路。于是各家报纸在正刊以外的版面的改革上注入了很大的热情,报纸专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济南)赵国政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