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无论是看报纸,还是看电视,选择性都极强,如果一看不感兴趣,就把报纸随手一扔或把电视频道随手换掉。你写的文章再好,讲的道理再正确,受众不领你的情,一切都是“白搭工”。 这里就有一个换位思考问题。怎样使农业新闻报道入耳、入脑、入心呢?这就要求我们摸透受众的思想脉搏,站在受众角度去选文章的切入点,对症下药。 站在基层干部角度抓新闻 农村基层干部大都抓生产有一套,整天忙于催种催收,一看到市场上哪种产品畅销,就大张旗鼓地组织农民齐呼啦种植,结果到了收获季节却往往与干部的愿望相违。由于农产品像工业产品一样重复性的生产,产品由供不应求迅速转为供过于求,农民因产品卖不出去而愁眉不展,更有甚者拉着农产品到镇或县政府讨说法。长此以往,农村基层干部觉得指挥越来越不灵了,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针对多数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现状,作为一名记者有责任探讨这个问题。今年初春,我们到桓台县周家镇采访,发现镇领导一班人在组织农民奔小康方面,既有过去靠行政命令强迫农民干带来的不良影响,更有现在领导方式转变而产生的喜人景象。 镇一班人在新一轮调整农业结构中,不是单纯指手画脚命令农民去干,而是先发动机关干部自己在大棚种蔬菜,到年底一算账,干部大棚每个收2万多元。农民看到有钱可赚,市场广阔,便纷纷效仿,两年之内形成了淄博市最大的韭薹韭菜生产基地。该镇领导方式的转变,在面上有着很强的指导性,于是我们采写了《从命令群众干到做给群众看》这篇通讯,在淄博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从群众的渴求出发抓新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读者读报的选择面扩大了,农村报道也同样受到市场的挑战。 由于农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的逐步确立,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难题,无不与市场需求变化有关联。比如农民增收问题,说到底还是个市场问题,如果农产品销售顺利,农民收入的源头就会活起来,而收入上去了,拉动农村消费市场还难吗?但是面对捉摸不定的市场行情,一些农民由此产生想进市场又怕进市场和想进市场又不知市场在哪儿的心理障碍。如何引导农民驾驭市场成为宣传上的当务之急。 依据农民的心理特点,我们农业部采写了《农民拿着订单产果》通讯,告诉农民兄弟,尽管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但只要和工业新产品一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产品就会畅销不衰。这篇通讯发表后在面上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跳出农业抓新闻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过去那种单元结构已被混合型结构所取代,农、工、贸一体化已开始成为农村经济市场化的一个基本特征。现在的农民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许多农民见多识广,已不满足只在自己的二亩半分地上耕耘,迫切需要了解与农业相关的一些产业的信息和动态。作为记者,如果还停留在报道“四季歌”上,报纸就无法赢得农民朋友的欢迎。因此,必须冲破“农村围墙”,跳出农村天地,站在大农业的高度谋划农村报道。比如从超市看农产品结构调整,比单纯从农户承包地上去分析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更有针对性;从消费需求上去看牛奶产业的兴衰,比单纯在农民养奶牛的多少上去探索更有说服力;从金融角度去俯视农民个人投资力度,比单纯用行政命令让农民向何处投资更有科学性。反观我们报社内部,现在日报编辑部部门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机构的延续。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中有商,农中有工,经济活动在交融,经济新闻也是多角度多侧面的,如果把农村报道只限定在几个行业部门,虽有利于对情况的了解把握,但画地为牢式的限定,客观上人为限制了农村报道面向大市场、大流通,这样又怎么能抓出有生气的农村新闻报道来呢?因此,要写出“带响”的农村经济新闻来,必须打破部门界限,站在大农业的高度,进行全方位的透视。 (淄博) 张其林 陈 玲 张其林:男,《淄博日报》农业部主任 陈玲:女,《淄博日报》记者。
|
|
|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