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化趋向是目前国内媒体经济报道的一个突出特点。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关注人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况,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经济报道的人文化就是在经济报道中体现对人的关怀。 人文化趋向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大众媒体是社会公众舆论的主持者,当然不能只顾及经济利益,它应该固守良知和尊严,维护人的正当权益,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的严峻考验在于斯,新闻工作的光荣和崇高也在于斯。惟有如此,经济报道才有可能摆脱枯燥的数字堆积、术语堆积的束缚,变得鲜活生动。 专业性强的经济报道也需要以人为本。在当代,经济生活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经济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经济报道也日趋大众化,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经济报道的读者面就不只局限于那些专门搞经济的人,面对日益扩大的经济新闻读者群,尽量通俗化,尽量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就成为经济报道的必然选择。《中国贸易报》就是很好的典范,该报自创刊始就非常重视从平民化的视角挖掘经济报道的内涵,将经济与人文巧妙地糅合、融汇。 目前综合类报纸中,经济新闻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各个媒体为了打响自己的牌子,必然会追求报道形式的多样化,以吸引更多的受众,人文化报道恰是应时而生。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无论对新闻还是对经济的关注,最终还是对人的关注。人是一切社会问题的起点,也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起点。 综合考察目前国内各种报纸的经济报道,不难发现,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的特征: 首先,从报道广度上看,在关注全面的经济生活的同时,不忘关注全面的人。对经济与人文的关系的得当处理,使报道在具有深度的同时,也不失通俗性、亲和力。报道经济事件时,在事件中穿插上“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避免了报道的呆板和僵硬,思路也因此开阔了;突出人的个体化特点,经济与人文并重。 其次,从报道的角度来看,都注重其中对“人”的作用,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理解、同情中赋予经济报道鲜活的内涵。比如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了人文关怀,通过这些关怀和关注,报道更生动了,感染力也增强了。 再次,从报道的价值尺度来看,经济与人文并重,社会、文化因素作为活动的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中,从而使人的经济活动向人文化、理性化提升,不单纯关注经济现象,而是更深地挖掘经济现象背后深厚的人文因素。 如何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做到经济报道的人文化,巧妙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即没有刻意去追求“人”的活动,又巧妙地体现对人的关怀,这应该是经济报道努力的方向。 追求“平民视角”,从市场,从日常的柴米油盐中找新闻,挖素材,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一个中心:读者。以人为本,把经济政策、经济活动、经济趋势人格化,用通俗易懂的手法表现出来。从下而上,从市民个体、家庭(社会细胞)折射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以较小的视角反映宏观经济的大主题,即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 提倡记者写客观性报道,并非就是要求在报道中不体现出感情色彩。如何客观地阐述事件,又含蓄地体现出其中的感情色彩成为报道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济南) 刘 强 刘强:女,《中国贸易报》山东记者站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