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六期 

 

时效 事件 现场
李侠
2004-06-16 15:29:57 

  2004年5月14号,山东卫视《今日报道》栏目迎来10岁生日,作为全国最早一批省级卫视自办的晚间新闻类栏目,《今日报道》曾有过自己最辉煌的时期,国内、省内的新闻大奖可没少拿,但在目前全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大潮中,似乎遇到了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与其它兄弟频道的同类新闻栏目相比,现在的《今日报道》已经很难有多大优势可言。下一步该怎么走?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找准观众定位、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事件性、现场性,是《今日报道》破茧而出、重新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找准栏目定位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晚间新闻,似乎很难突破新闻杂志的定位,新闻题材的选择也多是以社会新闻为主。一般说来,杂志给人的感觉总是包罗万象,但仔细一想,真正有影响力的杂志都有自己固定的读者群。和杂志一样,电视新闻栏目也必须确定一部分自己固定的收视群,也就是找准栏目定位。
  以往看《今日报道》,感觉上是以舆论监督新闻居多,栏目也因此提出了守望正义、关注民生的理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舆论环境的变化,扛着机器四处曝光显然不太现实,选择软性新闻成了一条不得已的路子,但什么是软性新闻?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怎么才能把软性新闻做得好看?我们在这方面显然没有动脑子。看看前一段时间《今日报道》播发的新闻,上至新法出台、体制改革,下到广场演出、各类画展,表面上节目内容非常丰富,雅俗共赏,但实际上栏目的风格逐渐迷失,东打一锤子、西敲一棒子,大学教授嫌俗,普通群众又看不懂,固定的收视群也在慢慢流失。
    而与此同时,全国却有几家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栏目迅速走红,其中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都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的节目创收突破了亿元大关,究其原因,无非是紧紧抓住了普通百姓的收视心理,姿态摆得正,定位找得准,电线杆歪了,自来水淌了,事情都不大,但却是踏踏实实地做老百姓的新闻。倒不是提倡《今日报道》照搬照抄《南京零距离》的模式,但找准自己的栏目定位,在选题方面更加关注民生、贴近百姓,实在是目前《今日报道》更上一层楼的当务之急。

  选题上更加注重时效性

  从今年1月1号开始,《今日报道》栏目由原先的22:00点播出提前到21:05,虽然播出时间提前了,但节目长度也由原先的20分钟缩短到16分钟。短短16分钟的时间,我们究竟想让观众看到什么?
  对于大部分观看晚间新闻的普通观众来说,当天的最新消息才是大家最感兴趣的,而按照社会新闻的规律,一条普通的现场性新闻即使再简短也得需要四五十秒的时间,稍长一点的在1分半左右。如果现在的《今日报道》能够以现场事件性的新闻为主,每天能够播发的新闻也就在10条左右,刚刚能够满足观众的胃口。
    老《今日报道》曾经开创出每天一组主打新闻外加社会新闻和倒头条的模式,但按照目前《今日报道》的节目长度,这样的节目编排显然已经不太合适。除了特别重要和影响深远的新闻之外,应适当减少针对一个事件的成组报道和提前策划的痕迹,毕竟,追求真实、迅速反映才是社会新闻真正吸引观众的精髓。

  没有现场就没有一切

    对于一档专门为老百姓打造的晚间社会新闻栏目来说,如果每一条事件性新闻都能够捕捉到完整的现场,无疑是一件非常过瘾的事。像公安抓捕逃犯的现场,工商检查的现场,暗访曝光的现场,如果能够拍到,既是整条新闻甚至整期栏目的亮点,也最能抓住观众的兴奋点。想让节目好看,每期栏目有几条现场性很强的新闻必不可少。
    追求电视新闻的现场和细节,这一点已经成为广大电视记者的共识,但是距离期待中的理想状态还有不小距离。为缩短这段距离,至少有两点应引起重视。
    第一,记者素质的提高。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除非正巧在途中碰上,否则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第一现场并不太现实,怎么办?这对记者发现和捕捉事件第二、第三现场的能力以及利用目击者对第一现场报道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描述尽量地复原第一现场,显然,在这方面很多记者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第二,建立新闻的快速反应机制。福建台新闻频道提出的口号是“最快的频道”,《南京零距离》到达现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被很多市民认为比110还快。对于突发事件,报题制度、设备调用、车辆配套等都得跟上,否则快速反应只能是一句空话。其实,这不仅仅是为了办好一档新闻,更是下一步新闻采访的必然要求。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声音电视评论的生命
下一条:实战新闻策划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