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六期 

 

三问新闻频道
赵小川
2004-06-16 15:30:42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试播于2003年5月1日,正式开播于2003年7月1日。新闻频道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新闻报道和播出,主要的节目类型包括:整点新闻、分类新闻和专题节目。整点新闻是新闻频道的标志性和骨干性栏目,每逢整点播出,观众可以根据各自收视时段的需求获取电视新闻讯息;整点新闻侧重于向观众提供国内和国际新闻资讯,采取滚动、递进、更新式报道的形式。分类新闻安排在整点新闻之后,主要有财经、体育、文化和国际4大类,分别播报不同领域的新闻信息,更有针对性;专题节目包括新闻背景、新闻评论、新闻调查、舆论监督、民意调查和法制等各种节目形态,是对整点新闻和分类新闻的补充和深化。除此之外,原来一套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王牌节目在新闻频道中与一套并机播出。
  从开播到现在,经过整整一年的运作,新闻频道展现了自己的特色。如:数量多、规模大的新闻直播,及时、全面、多角度、多信道、有针对性的海量信息,越来越明显的频道理念,等等。
  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填补了我国电视业上的一项空白,同时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在很多方面目前的新闻频道还很难让受众满意,其暴露出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新闻是否变了味儿

  不可否认,新闻频道的开播大大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播报新闻的领域也有很大的延伸,但是许多观众仍感觉新闻频道像是一个“超长版的新闻联播”。为什么受众会有这样的感觉?症结在于:我们的新闻制作水平并没有随着专业性新闻频道的开播而变得更加专业化。第一,我们的指导思想还是被以往的观念所束缚,新闻与宣传长期不分家,难以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屏幕上还是充斥着大量相对容易采制的政府官员的活动和领导的讲话,制作上套路化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第二,从业人员的新闻业务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客观性新闻、平衡性新闻的数量较少,宣传的意图过于明显,缺乏“用事实说话”的艺术性,播出的新闻就很难让受众信服。根据上海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数据,新闻频道开播头半月平均收视率仅为0.28%,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天气资讯》。这个事实很值得我们思考。主旋律要弘扬,传播规律更要尊重。
  新闻频道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如果不把这一点作为立台的根本,新闻频道开播之初提出的“贴近群众、服务大局、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口号将很难实现。

  直播还是做秀

  央视新闻频道开播以来在直播方面可谓硕果累累,可是冷静下来观察,直播新闻中,突发新闻又占有多大的比重呢?非典新闻发布会、攀登“第三极”、三峡蓄水等央视引以为荣的大型直播的事件都算不上真正考验新闻制作水平的突发事件,而是 “一切尽在掌握(至少从直播角度考虑)”的事件。直播过程中,事件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客观上造成新闻被“稀释”。这样的直播更像是为了直播而直播,把直播这种传播的形式和手段过分地强调和夸大,忘记了“及时传递信息”这一初衷。
  受众需要直播,但不需要无谓的直播。只有突发性事件的直播才有吸引受众眼球的能力,更多地关注传播的内容才是成败的关键。

  强化优势还是弱化优势

  新闻频道开办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栏目样式,如《央视论坛》、《国际观察》等,用前者的评论来亮出央视的观点,用后者的讲述给观众增加国际知识,这两个栏目体现了央视把节目做全的思想。但是其他的节目几乎是原央视分散在各个频道中新闻栏目的拼盘,或者是改了名字重新包装,但是换汤不换药。这样的组合有其优点:更便于受众锁定频道收看。但是仅仅把几个频道的新闻、专题性栏目并到一起,是无法做成真正强势的新闻频道的。受众无法在收看这些节目的同时树立起对新闻频道的心理归属感,频道无法给人“这就是我”的深刻印象。尤其糟糕的是,新闻类的王牌节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还在一套并机播出,这对心智资源——受众对新闻频道的认知和观念——的建立是极为不利的。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成都报业开始新一轮扩版
下一条:大象无形与留白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