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视台如何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突破口在“三贴近”。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讨,我们认为,应当从宣传的内容、形式以及采访作风等方面,围绕“三贴近”办好新闻节目。
一、改进内容 贴近实际
新闻报道应该多侧面、全方位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必须把丰富报道内容作为办好新闻节目的重点。
加大信息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最大的需求就是对信息的需求。一是要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观众对信息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电视台要更多地根据市场的需求,提供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以及国内、国际的信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观众的需要。二是要注重信息的适用性。要为观众提供有用的信息。强调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要增加信息的数量,提高信息的质量。
加大解疑释惑力度。我们处在改革的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加快,知识更新加快,有很多新信息、新概念、新知识都是过去不曾了解或者需要进一步认识的,观众在这方面的需求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地方电视台应当发挥优势,承担起解疑释惑的责任。
加大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对人民和社会的责任。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大领域,数量也要适当增加,以此提高舆论的关注度、影响力和权威性。
二、改进形式 贴近生活
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判断能力、欣赏水平等都与过去大不一样了。观众对新闻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改进传统的、单一的、沉闷的报道方式,运用白描式、目击式、述评式、启发式等多种新颖方法,让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内容,更贴近群众的生活。
三、改进作风 贴近群众
过去许多年,新闻工作者深入调查,深入生活,有着很好的传统。但是,这些年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媒体增多,特别是网上新闻的出现,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记者不出门也知天下事”,一些新闻工作者离实际远了,离基层远了,离群众远了。因此,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失实,有的编造假新闻,更多的是并没有完全把发生在群众中的新闻有声有色地报道出来,特别是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往往抄文件摘讲话,东拼西凑,生搬硬套,或者“合理想象”。在很多观众眼里,新闻缺少亲近感。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改进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好的报道,都是好作风催生出来的。为此,必须做到:
1. 从群众生活里找题目。搞新闻的同志,常常为找不到兴奋点而烦恼,以致出现小题大做、刻意炒作的现象。因此,很多报道似乎很热闹,但群众仍然有诸多不满意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到群众中去,到社会中去,了解实情,了解真情,从中找线索找题目。找出来的新闻,往往更有价值,更令人关注。
2. 用群众的语言写给群众看。根据不同的报道内容和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反映群众的生活,反映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一定要用群众的语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专家看得懂,或一部分人看得懂还不行,广大观众都说好才是高标准。因此,要把生硬的东西写得有血有肉,要通过生动的比喻,浅显的事例,把新东西表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使地方电视台所报道的信息和表述的观点能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被观众所接受,真正体现地方电视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人文关怀精神,赢得观众的高度信任,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促进地方电视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