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三期 

 

李静:笑语人生

2004-03-16 09:38:40 

    提起《超级访问》的女主持人李静,在大陆众多靓丽的、温婉的、知识性的女主持人中,也算是个性鲜明独树一帜了。认识她是在一个百无聊赖晚上,频繁地更换着频道的电视上突然出现了一位女主持人伏案大笑的画面,那么淋漓痛快,那么毫无顾忌。当时就感觉,一个女当家的(这是我对女主持人的特殊称谓)敢在屏幕上笑成这样,不简单。
  一个初春的夜晚,我拨通了这位“女当家”的手机。

  创业时就像谈恋爱,被激情冲昏了头脑

  李静当上主持人用她的话来说是“纯属偶然”。她在大学里学的是手风琴专业,毕业后分到张家口电视台做编辑,可后来台领导看她还有几分“姿色”,就说别当编辑了,去当主持人吧!这么着,李静误打误撞进入了主持人行列,并一路顺畅地到了北京电视台主持了《北京您早》,1995年打入央视,主持过《欢聚一堂》、《周末大回旋》、《精彩十分》。
  1999年,“不安分”的性格让李静蠢蠢欲动。她越来越觉得自己主持过的这些栏目不过瘾,没有把自己最优秀的地方发挥出来。当时的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只是一个提问者,而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李静希望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更大的舞台,主持人不只是提问者,还是参与者、沟通者。与其等待一个机会,不如自己去创造一个机会,李静决定从央视辞职,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节目。
  虽然也有过抉择时的犹疑,但当时的李静想的更多的是“单飞”后的刺激和挑战带来的乐趣。“当时的状态就像爱上了一个人,而且是那种不顾一切的热恋。或许你爱上的这个人什么都不是,但是你被激情冲昏了头脑,燃烧起来的激情已经盖过了理性的东西。别人都不理解,李静怎么了,因为这样做以后连在央视露脸的机会都没了。可自己感觉还特别好,满脑子就是这件事太好了,太有意思了,我必须这样做!”
  于是,从央视辞职出来破釜沉舟地要杀出一条血路的李静找到了戴军。当时的戴军歌手当了N多年再没唱出更好的歌,两人凑在一起,用李静的话说是不折不扣一对“末路狂花”。充满雄心壮志的“末路狂花”找了一群铁了心要干电视的年轻人,租了间平房,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辞职前,李静做了很长时间的明星采访,和明星们都很熟,积累了不少节目资源。而且在以往做节目的过程中,她发现已有的明星采访并没有把明星们生活中的一面表现出来,没有把他们生动的普通人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而这些应该是很吸引观众的地方。于是她决定在自己的节目中挖掘这个明星宝藏,当时给栏目取名“小鸡捉老鹰”,运作一年后改版为《超级访问》。

     成功就要“不择手段”

  《超级访问》成功了。它准确贴近的节目定位、幽默轻松的节目风格、默契搞笑的主持人搭档,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深深喜欢上了这档栏目。而节目中对嘉宾的一些“糗事”的曝光更让观众乐不可支。当嘉宾还在主持人面前装模作样时,大屏幕却向观众展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不止观众,甚至嘉宾都很诧异:“这些人怎么搞到的这些东西?”甚至有一位明星在做节目时连连求饶,因为他许多少年时期作的恶作剧都被朋友或家人一一揭发了出来。据说,好多明星上台前连“死了”的心都有,到台上和李静握手时,手心都是凉的。
  谈起节目对明星的这种“震慑力”,李静得意得哈哈大笑,笑够了,她才说:“知道吗?我们的编导的侦察力可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原来,李静在北京台做新闻时跑的是公安口,跟公安局很熟,还参加过多次预审。刚开始做《超级访问》时,她很为如何发掘明星们的“独家新闻”发愁,后来想,公安局凭借一个指纹都能破案,里面肯定大有学问。于是她请来一位派出所所长专门给编导们上了一课,讲如何破案、如何寻找线索,训练编导们的思维角度和方式。别说,节目组还真培养出了不少“神探”。围绕着一位嘉宾,他们总能想办法找出至少20位与之相关的朋友家人,搜集线索,对嘉宾进行细致入微的全方位的“轰炸”。
  后来这事儿传了出去,朋友们都捧腹大笑:“这招儿够绝的,李静你这不是不择手段嘛!”
  李静是个爱“叫劲”的人,不服输,还特执着。辞职的第一年,《小鸡捉老鹰》并没有获得期望的成功,有朋友劝李静不要再做了,可李静却依旧一派天真烂漫的乐观:“为什么不继续?我倒要看看到底会坏到什么程度!”后来,《超级访问》成功了,又有朋友“将”她:“明星会作秀呀,你有本事让普通人也上上电视,说说真话,也弄个不错的收视率给大伙儿瞧瞧。”没想到李静还真接了招儿,开始运作新栏目《情感方程式》。不少朋友劝她,中国人有句古话“家丑不可外扬”,你让人到电视上现身说法,暴露自己的感情隐私,谁干呀?你这节目肯定作不下去!甚至有更直接的说法:“李静,作这节目你找死呢。”
  反对声太多,李静反而像打了强心剂:“崔永元的《实话实说》能找到说实话的人,为什么我就不行?我对编导们说,现在上这节目,关键是找真人真事,你们一定得找来,不然这节目就得黄,至于用什么方式,我不管,不择手段吧,只要别绑架就行。”
  在李静“不择手段”的要求下,编导们就像蜜蜂一样四下飞去找“线索”了。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期节目场上的嘉宾只有六七位,可他们往往要见五六十人。经常是被拉着手听别人哭诉一下午,自己陪着难过半天,最后却被告之不想上镜。
  李静的这种“不择手段”会不会引起嘉宾的反感和抗议?对这个问题,李静很自信很坦然:“从来没有过。因为我们的栏目是一个善意的节目,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感动。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我们访问的原则都是平等和尊重。就像我们选取明星的趣事,出发点是善意的,即使在节目中出现了他很土的一个照片,年少轻狂时的一句誓言,但给观众的感觉不是在耻笑他,而是对往事的一种感动。而且我们幕后有大量的工作,这些都让他们觉得,呀,这个节目是这么认真地对待我,我也要认真地面对它。尊重,这一点很重要。”

    做你自己,就对了

  李静的主持风格与同类节目主持人相比,比港台主持人少了几分随意和调笑,比大陆主持人多了一些搞笑和俏皮,分寸拿捏得正好适合大陆的观众口味。对此,李静严正声明:“这是我的本色,可不是刻意为之。”据她自己说,自己和戴军在台上一捧一逗的合作状态也是他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没办法,我们个性太像了,价值观也像,又是同年出生,又都有幽默感,台上的那种默契可以说50%是先天就形成了,要是我们不搭档,真太可惜了。”李静幸福地叹息着。
  李静觉得《超级访问》一个很大的成功就是将她和戴军的本色挖掘了出来。确实,《超级访问》中李静和戴军的合作可以说是主持拍档中的新典范。戴军幽默风趣,李静插科打诨,两人默契的配合就是节目的一大看点。这种好的合作状态,不止和戴军搭档时有,在2003年下半年,李静和佳明合作主持了6期《绝对挑战》,两人默契的配合也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赞赏。
  为什么李静容易和别人配合成功?李静听到这个问题,流畅的语音里露出了些茫然,她不觉反问:“是这样吗?对呀,为什么呢?”不愧是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短暂的停顿后,她的表达又清晰起来。“应该是心态的问题。主持拍档从站在一起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整体,脑子里装的就应该是‘我们’,而不是‘我’。并不是两个优秀的主持人在一起主持节目就一定会好看,如果两个人都抢风头,抢话说,虽然脸上都笑哈哈的,但那种争斗、别扭的感觉是瞒不了观众的眼睛的。两人合作一定要懂得欣赏对方,尊重对方,给对方补台,结果呢,会是两人都很出彩。说起来你可能都不信,我和戴军一起合作3年多,我们就从来没有责备过对方,没有闹过不愉快。”
  “现在很多人觉得大陆的主持人主持节目没有港台的好看,其实我觉得两边的主持人素质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大家会觉得陶晶莹、吴宗宪作的节目好看呢,我觉得主要因为他们是在做自己,而且节目本身给了他们很多的空间来表现自己。我们的很多主持人在生活中也很可爱很幽默很有个性,可是不知为什么一上了电视就不是他了,说的话都是别人说过的,所有的表现都一样。最可怕的是有的不仅不做自己,还刻意模仿别人,尤其是一些表面的模仿,像港台腔呀、装扮上呀,让人觉得没有特点。其实,时尚和效仿是两回事,时尚应该是很自我的东西。
    “当然还有幕后团队的问题。外行人会觉得是大陆的主持人不行,其实忽略了他幕后的团队,如果它根本不要求,甚至限制你的个性,主持人又怎么会有个性呢?现在戴军主持了很多节目,但很多人觉得还是《超级访问》中的戴军最智慧。”
  因为李静马上要做妈妈了,《超级访问》正在紧锣密鼓地找女主持人,豪爽本色的杨童舒已进入李静的视野。李静再三告诫她的话就是:“千万别想做小李静,你和戴军在台上就是杨童舒和戴军版的《超级访问》。做你自己,就对了!”

    “一个人有了缺点才可爱”

  《超级访问》中的李静孜孜不倦地做着暴露明星们的缺点的工作,而且给自己的行为找了一个很可爱的理由:“人有了缺点才可爱嘛!”当问到她有什么可爱的缺点时,她的态度倒很老实:“我的缺点很多很多。”不用威逼利诱就招供了。
  李静说自己是一个特情绪化的人,经常处于“晕晕乎乎”的状态。她经常认错人,有时和别人说一件事,说到一半,忽然没有了说下去的兴趣,有时是被别的事物转移了注意力,便顾自走开了,让听话的人感觉莫名其妙,连连反省自己有没有表错情,说错话。后来时间长了,大家知道了她的这个秉性,便不再为怪,只管跟在后面喊住她:“哎!你把话说完喽!”
  生活中的李静是个特别大大咧咧、马虎粗心的人。有一段时间,李静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家里经常抽不出时间收拾。同学到她家里来觉得乱得实在不忍心,就帮她收拾,结果当她把经月不用的拖把从冰箱缝里拽出来时,发现墩布把上已经长出了几个茁壮的小蘑菇!李静结婚前在家里乱放东西,结婚后仍然“恶习不改”,经常把换下的衣服丢在床上,让爱整洁的先生大伤脑筋。开始时还谆谆教导:“衣服要放在衣柜里,不要乱丢。”数次之后的一个早晨,先生望着床上堆得小山似的衣服自言自语:“又是一堆。算了,以后干脆你一堆,我一堆吧!”还有更离谱的,某天中午李静请老同学吃饭,同学注意到她总是不停地拽自己的裤脚,到饭快吃完了,她居然从裤脚里拽出来一只袜子!
    “我有时不太像女孩子,会闹些笑话,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心思不在这些事上面。有人说我在生活中特别幽默,其实是因为我这些毛病经常让我干些让人觉得很可笑的事,反而给自己赢得了一个幽默的优点。”
  对自己的缺点都感觉良好的李静对自己的优点更是大加推崇:“我最大的好处是包容,很少挑剔别人。而且少有嫉妒心,尤其是那种小心眼。比如我会由衷地夸赞哪个女孩子漂亮,而且有时都想追着人家看。有人就说李静你这人挺奇怪的,不是有毛病吧?”

    咱们的“李静姐”

  李静的公司里有40多号人,可无论年龄大小,都喊她“李静姐”。作为制片人,作为主持人,李静很幸福地拥有了两种成功。在她2003年生日的时候,全剧组的人藏在她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插满鲜花,大家齐唱着《相亲相爱》,这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我不是一个很严格的人,但是我有一个长处,能看到别人的长处,会用人。我常常开玩笑说,我特别适合做一个大班的支部书记,因为我可以看到每个人的长处,当你特别失意和不自信的时候,我能告诉你有那么那么多的优点,帮你鼓起生活的风帆来。人嘛,不止需要金钱,还需要有成就感,就是那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我觉得我公司里的人在我这儿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特别自信,特别愉悦。”
   李静总是说自己是一个很感性、很冲动、很情绪化的人,那么这样的人怎么去管理她的团队呢?“我会用人啊!我管不了就让那些能管的会管的人去管。而且,我觉得不应该只是板起脸来,心狠手辣才算是管理,我更推崇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鼓励一个人、相信一个人永远比批评一个人要有效得多。这样可以发挥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因为你越相信他,他越会觉得不应该做得不好。你老是去怀疑他批评他,盯着他,你在的时候他或许会做得很好,但你一旦离开了就不一样了。现在我的团队我在时和不在时都是一样的,他们感到工作压力是因为我的信任而不是其他。事实说明,我的做法很有效。”说这话的李静底气十足。
  李静的确喜欢笑,虽然采访延续到几近午夜,虽然特殊的身体状况让她有些气喘,但她的笑声一直没有间断过。李静坦言自己喜欢轻松快乐的感觉,她经常把《超级访问》比喻成朱德庸的漫画,简单吧,搞笑吧,可你能说它浅薄低俗吗?那是一种透彻豁达的生活态度。就像李静的那句“名人名言”:“千万不要沉重,我们是笑语人生。”

    本刊记者/赵金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硬伤掣肘《新青年》
下一条:为同质竞争辩护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