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靠导语开口说话,但好的导语,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堆砌起来的。记者在写作过程中,要寻找一个突破口,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满意,让读者感动。如何寻找这一突破口呢?
内容上接近读者
一些国外记者常常善于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普通读者联系起来,设法点明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如:
你的财产税终于减不成了。
市议会昨晚决定,保持税收率不变……
——(美)威廉·梅茨《怎样写新闻》
这条导语中,作者刻意用了第二人称“你”,并且提到与“你”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看上去似乎很遥远的新闻事实一下子就与读者的利益挂上了钩。读者读这条消息时,与其说是关心政府出台的新政策,还不如说是在关心自己的事。
文风上朴实无华
文章不是写给自己欣赏的,而是给广大读者看的。有的记者认为,论文式或散文式的导语有声势、有气势、深刻、有文采,岂不知,感情不是通过形容词,更不是通过排比句或成语来表达,而是通过朴实的语言描述的事实来表达。
如:新华社辽宁分社一位记者采写的“最近辽宁省一位艺术家通过微雕艺术作品表达了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总社的编辑把导语改成了“辽宁一艺术家把邓小平讣告雕刻在了一根头发丝上。”
改后的导语更具体化、细节化,把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怀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表述上以小见大
导语中最好能见到人,而且人还要有名有姓,这样读起来才更真实、可亲、可信。不仅如此,具体的人名和地名比起枯燥的数字,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新华社云南分社的《两根竹竿铺出的脱贫路》:
小凉山农民哲里布清楚地记得10年前县里挖坑种苹果时发了两根竹竿。
他说:“这两根竹竿一根代表坑挖多宽,一根代表坑要挖多深。我们村里多数人不识字,跟我们说有多深多宽没有用。”
这“两根竹竿”可能是中国扶贫工作中采用的最简便有效的工具之一。正如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一位官员指出的那样:“我们缺少的不是农业技术,而是如何使它简单易学,以便于在落后地区推广。”
在过去10年中,我国政府设法使农村贫困人口从一亿两千五百万减少到五千八百万,主要就是靠普及技术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
时空上先近后远
一条新闻越有接近性,其新闻价值就越高。因此,导语写作中要考虑到如何突出新闻的接近性。试比较下列两条导语:
一架飞机今天在东京机场南两里外的地面坠落,83人丧生。
一架飞机今天在东京机场南两里外的地面坠落,83人丧生。其中包括两名本地人。
后一条导语与当地构成了密切联系,勾起了人们的阅读欲望,使读者急于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提高了新闻价值。
尽量将时间拉近,突出时效性,使导语保持新鲜,让读者感兴趣。
如:法新社雅加达12月9日电 印度尼西亚国家安全首脑×××海军上将今天说,上个月中旬在爪哇几个城镇发生的暴力骚乱中,有8个人被打死。——据《参考消息》
这条导语通过披露消息来源的手段,使“最近点”变成了“今天”,而不是“上个月”。这样的处理可使一些“旧闻”重新具备时新性,提高了新闻价值。
(济南)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