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

邹城招投标5年增收节支6.5亿元

2011-08-11 07:0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邹城市积极创新招投标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资源招投标监管平台,推行标前、标中、标后全程监管模式,有效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益
  □记者 郭利民  
  通讯员 房亚东 李亮 报道
  本报邹城讯 邹城市积极创新招投标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资源招投标监管平台,推行标前、标中、标后全程监管模式,有效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益。自2006年5月份以来,组织监管政府投资招投标770宗,成交额57.6亿元,增收节支6.5亿元,增收节支率达到11%。
  为切实规范招投标行为,2006年5月,该市将建设工程、土地使用、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领域的招标投标市场进行整合,搭建集中统一的阳光交易平台。交易平台采用“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监督管理模式,招投标管理委员会负责重大公共资源招投标事项的决策、协调、管理;招投标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招投标活动规则制订、执行监管;招投标交易中心作为全市公共资源的集中交易平台,为招投标活动提供审批、核准、备案、中介和收费等一条龙服务。邹城市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广强告诉记者:“这种决策、监管、操作全分离的招投标模式,有效解决了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让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活动更加公正、阳光。”
  “没想到,我们公司作为‘外来户’,居然能中标。”近日,在邹城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建设项目招标中,首次前来参加投标便一举夺魁的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高军龙惊喜不已,而外来企业在邹城中标早已不是新鲜事。为体现招投标的公正公平,该市将服务监管关口向标前延伸,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企业准入无门槛、中介代理随机定、控价招标有上限”的运行机制,取消外地企业准入门槛,对所有公共招标信息在国内各大招投标网站同时进行发布,吸引外地企业前来邹城投标。自2007年至2010年底,先后吸引中铁、中建等1019家次省内外企业参与投标,外地企业投标家次占比从原来17.4%增至55.2%,中标额占比从20.2%增至40.5%。同时,还对政府投资工程造价实行监管前移,变工程造价由施工企业完工后编制为招标前业主先行编制,经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核确定投标最高限价,投标报价高出限价的作废标处理。据邹城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主任刘宪云介绍,财政评审、招投标监管、变更联合审签、审计监管的全程监管体系运行四年来,政府投资累计节省支出13.44亿元。
  在延伸标前监管的同时,该市通过对招标过程实时监控、全程录音录像,努力将人为影响降到最低,保证了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今年,该市又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小额工程现场抽签定标方式,对符合资质的通过随机摇号确定中标单位,进一步增强了招投标的透明度。
  推行标后履约监管、强化跟踪问效是该市创新招投标体制的又一新举措。不仅成立了由监察、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及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的督查组,每季度对中标项目进度、质量等情况实施标后跟踪督查。还对因施工单位责任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或工期严重滞后的,予以通报并公开曝光,两年内禁止其参加政府投资项目投标。目前已有10家企业被列入“黑名单”。
李辉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