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学硕士回炉技校学电焊!三年后,他华丽转身!

2016-04-05 07:09:0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分享到

  2013年7月30日,报名第一天,李强就到实习车间跟电焊专业讲师石峰学习焊条的夹持方法。(资料片) 记者 郭延冉 摄

编者按:人生在世,总会出现那么几次反转,通向未来的路径也因此改变,尤其是处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成为舆论焦点之后。而这又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心路历程又是怎样的?齐鲁壹点即日起推出“回望那年那人”系列报道,回顾过去、注目现在,为您呈现曾经被齐鲁晚报重点报道的人物。

  一边是文学硕士的文凭,一边是技师学校的电焊专业,2013年的一个决定,让这两条看似平行的“学业线”相交了。“就业就好像面子与里子,当里子战胜了面子,就业前景就豁然开朗。放下包袱学技术,回头看,我不后悔。”如今,拿起焊枪的文学硕士李强成了山东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的一名专职教师。

  毕业折腾13年 里子战胜了面子

  干过记者、当过秘书、做过装修,用李强自己的话说,他骨子里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28日,瘦瘦高高的李强骑着摩托车从课堂匆匆赶来。初次见面,已经接受过上百家媒体采访的他笑着说,自己只不过是学了个手艺,没啥。 

  不过,拿着文学硕士文凭到技校回炉的决定还是让李强的履历显得与众不同。20年前,与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高考生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希望家中独子李强能通过高等教育出人头地。

  2000年,从滨州学院中文系毕业的李强顺利进入一家中学教学。“当时没有编制,只是代课老师,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六百元。”这份工作,李强干了两年。不甘寂寞的他选择考研,于是,青岛大学文学院成了李强的第二段大学校园经历。在这里,李强结识了人生路上的导师徐鹏绪教授,也正是有了徐教授的牵线搭桥,李强才选择学习电焊专业。

  从专科生直接阔步成为研究生,镀金成功的李强却没能享受到硕士学位带来的魔力。“2008年,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学历没有让我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找工作仍然很难,甚至有些同学根本找不到工作。”无奈之下,李强在青岛一家私企做起了文秘的工作。

  读研三年、工作十年,大学毕业后,李强折腾了整整13个年头。“2013年做私企行政的时候,工资收入能领到4000元左右,但我还想再好一点。”事实上,在从事办公室工作之余,喜欢动手的李强学会了房屋装修,甚至连办公设备的维修也是信手拈来。

  2013年7月30日,这个日期深深地印在李强的脑海里。在徐鹏绪的推荐下,李强做了一个在外人和家人看来都难以接受的决定:去莱芜技师学院学电焊,一切从零开始。“过了自己这一关,剩下就没什么了。”李强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在技校学的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学了就能用。当时,本报曾给予报道,而李强也成了全国舆论的焦点。

  承受压力大,泡在车间拼命练

  骨子里的不安分或许从小就在李强心里悸动着。

  喜欢拆拆解解的李强小时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破坏王”。“小到手表、电视机、收音机,大到浇地的柴油机,都没能逃过我的手。当然,很多东西拆开之后再也没装回去,为此也没少挨打。”但是,偶尔组装成功让李强尝到了动手的甜头,拆解之后的“零件世界”也让他叹为观止。

  “我不想在某个岗位上默默无闻,想有更好的发展,发展的支撑无疑是技术,是一门能让自己立足的手艺。”在李强看来,文学硕士去当技工,最大的问题就是放不下研究生的包袱。

  一时间,“文学硕士回炉学电焊”的消息把李强推上了风口浪尖。“说实话,当时身上的压力很大。面对社会的关注和学校的期待,我很怕失败。”李强从不避讳他心里的坎儿,“我的经历真的没什么可借鉴的,可之后很多本科生因为看了报道,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和我成了同学。”

  这几天,李强正忙活着带学生准备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实际上,在莱芜技师学院学习期间,李强曾拿过选拔赛焊接组的一等奖。回忆起备赛的那一个月,李强记忆犹新,“太不容易了,真是没命地练”。

  “当时,我拿着学校焊接车间的钥匙,从早晨6点练到次日凌晨3点,一蹲就是一天。两个教练陪着我练习,训练时用的焊条也数不清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膝盖和小腿甚至都没有知觉了。”凭着“千万别拿自己当人”的信念,仅学习一年,李强就夺得了一等奖。拿到奖杯的那一刻,李强没忍住泪水,哭了起来。

  从参赛选手到指导老师,李强的身份实现华丽转变。他说,当初自己没有退路,如今也是,我将倾尽自己的所学,带好所有学生。

  焊接课堂上讲卖油翁的故事,有“文学味儿”

  去年,李强考入山东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成了一名教焊接理论和实操的专职教师。

  学了两年电焊,为何没去工厂找份焊工的活计?“上学时,在大连造船厂和一家汽车厂实习,太辛苦了。一条20米的焊缝,拖着焊枪一蹲就是一天,中间不能停,一旦出现接头就会不牢固。”虽然从事电焊月收入能近万,但在李强看来,身体有点吃不消。

  除了高强度的工作,李强选择从教也有自己的想法。“即便你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能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教给学生,一代一代传下去,很有成就感。”现在李强每个月拿着几千块钱的收入,不及焊工挣得多,却收获着成就感。

  与李强的交流中,仍然能感受到他身上文学浸润的影子。与其他老师不同,李强的课堂多了些许的“文学味儿”。

  “我经常在课堂上引经据典,焊接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有文艺气息。比如,我常给学生讲欧阳修《归田路·卖油翁》的故事,熟能生巧。学习焊接也是一样,只要坚持长期摸索,不断完善,就能练出过硬的本领。”

  在“95后”学生眼里,“强哥”是享受课堂的老师,也是一起学习的哥们儿。

  一周20节课,带150名学生,李强的工作安排得很充实。时间就像海绵,挤挤总会有的,更何况是李强这样的工作狂。这不,一个出书的计划正在李强的心中萌芽。如今,这萌芽的梦想已经快开花了。

  “今年,我计划出版一本焊接文献学书籍,现在已经写了35万字了。上大学时,就对古籍整理和古典文献感兴趣。实际上,焊接这门学问越学越多,根本学不完。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无论是技工院校的学生,还是材料学方面的研究人员,都能找到一本实用的集大成书籍。”把文献学和焊接结合起来,李强努力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

  说起自己的这本书,李强打开了话匣子。“这本书不是简单地汇总目前关于焊接的文献,更多的是在整理的基础上进行评价,能站在制高点上与国际焊接技术接轨。”

  对于未来,李强没有奢望,他只是想在三尺讲台上把焊接的知识播撒给一茬又一茬的学生。

  (齐鲁壹点 记者 周国芳 通讯员 张晓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国家创新示范区为何落户山东?6大高新区各怀绝技

    11.jpg

    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同意设立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山东半岛创新示范区),省内6个成立时间最早、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级高新区,将共同承担建设这一新区的使命。除国家级高新区外,我省目前还有8家省级高新区,分别位于东营、滨州、聊城、日照、菏泽...[详细]

    04-03 08-04山东商报
  • 最强春旱!多地水库蓄水历年最低 近期没有强降水

    11.jpg

    山东省水文局提供的水情信息显示,截至3月21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及南四湖、东平湖蓄水总量30.87亿方,比历年同期少蓄16.05亿方,比去年同期少蓄0.81亿方。每天480万方长江水注入南四湖保生态  记者了解到,受2月中旬强降水影响,我省耕地整体墒情不错,个别地区出现轻旱。[详细]

    04-03 08-04齐鲁壹点
  • 3年连降!小长假首日济南10万人祭扫 没有预想中那么堵

    11.jpg

    济南交警介绍,2日除祭扫、踏青车流造成“短时间”拥堵外,全市交通情况整体平稳。济南一家知名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清明假期,行程为1至2天的短途周边游线路成为市民的最佳选择。[详细]

    04-03 08-04济南时报
  • 生态安葬率为何只有20%?新观念、优服务需紧跟形势

    11.jpg

    生态安葬,也称绿色安葬,是指通过树葬、花坛葬、海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实现土地资源合理使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观念难转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我省不少地方生态安葬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详细]

    04-03 08-04大众日报
  • 【独立调查】我的驾考我做主——驾考改革这些年、那些事

    4月1日,公安部关于驾驶证申领和使用新规139号令开始实施。这部新规再次为想学会开车的人带来了改革的红利:自学直考、放宽残障人士报考限制、异地报考及换证、小型车取消夜考……驾考更加人性化。 [详细]

    04-03 11-04大众网
  • 又到济南漫天飞絮的时候了!想不见它大约需要20年

    园林专家说,法国梧桐的飞絮来自叶子背面有一层毛茸茸的东西,再就是法桐球开裂爆出的毛毛儿携带着法桐的种子。目前,园林部门正不断通过修剪、改良品种等手段加以控制,目前,文化路上栽种的便是少球改良品种——速生法桐。[详细]

    04-05 07-04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