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作为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往往承载着当地厚重的人文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质;而地名的由来与变迁,又常常能够折射出一个村落乃至一座城市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生生不息的民间记忆。因而,对地名的考证和探寻便成了追溯一方水土来龙去脉的文化现象。这就形成了蕴含丰厚的地名文化。
□ 周东升
山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名文化资源尤其丰富多彩。这其中,既有以自然实体中的山和水命名的城市,如:济南(济水之南),泰安(泰山安则天下安),也有以历史典故和传说命名的地方,如:烟台( 朱元璋曾在此修“狼烟墩台”),成武(取汉高祖“成就武功”语);既有以动植物名称命名的地方,如:龙口(因地形似龙的口部),枣庄(因村庄附近有枣林),又有以吉祥用语命名的地方,如:嘉祥,广饶……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而最令人称奇的是,在我省这些历经千年、意蕴深远的地名中,竟有很多地名中的用字为专用字,它们在字典或词典中都无一例外地作了这样唯一的注解:“地名(山名、水名),在山东。”因此,这些用字可以说是“山东独有,别无他意”。这里试举几例。
因水而得的地名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潍坊”一词系取潍城、坊子两区的首字组合而成,其中潍城区因城东部的潍河而得名。“潍”为专用字。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先后置潍水县、潍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潍州为潍县。1948年4月,潍县解放,以潍城、坊子为基础建潍坊特别市。1949年6月,改称潍坊市。先后隶属于昌潍专区、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撤销潍坊地区,设立潍坊市。
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淄博”一词系取淄川、博山两区的首字组合而成,其中淄川区因域内有淄河流经而得名。“淄”为专用字。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设淄川县,唐初置淄川郡。明洪武九年(1376年)升淄川县为淄川州,洪武十年(1377年)又改为淄川县,属济南府。 “淄博”作为地域名称,是随着淄川、博山煤田的开发于上世纪20年代初形成的,当时,系对淄川、博山两地的简称。作为区域名称,是从1938年10月成立中共淄博特委时开始的。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设专员公署,此为淄博成为政区名称之始。9月撤销。1946年1月二次成立,7月又撤销。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8月再次成立淄博特区,隶属鲁中南行政区。1949年7月成立淄博工矿特区。1950年5月成立淄博专区。1953年改为淄博工矿特区。1955年3月改为淄博市。1959年1月淄博市与惠民专区合并组建淄博专区,淄博市改为专区辖市。1961年1月淄博市与惠民专区分设,恢复为省辖市。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一词系“菏山”与“雷泽”的简称。“菏”为专用字。因境内菏水而得名。“菏泽”原系天然古泽,古代济水流经时汇聚而成,向东流出成菏水,与济水相接。唐时称龙池、九卿陂。后来济水断流,菏水又为黄河泛道,菏泽遂被黄河泥沙所淤平。以水名称县,始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划境内西北部为菏泽专区,治菏泽县。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建制,菏泽、湖西两专区划归山东省。次年7月20日,撤销湖西专区,其所辖县分别归菏泽、济宁两专区。1958年11月12日,撤销菏泽专区建制,所属各县划归济宁专区。次年6月,恢复菏泽专区,辖区如旧。1967年3月,改菏泽专区为菏泽地区。2000年6月10日,改菏泽地区为菏泽市。
兖州市,古九州之一,位于济宁市北部,因域内兖水而得名。“兖”为专用字。“兖”古作“沇” ,《史记·夏本纪》 中“兖州”作“沇州”。水原出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入海。《禹贡》载兖州得名于沇水,其州境在黄河以南济水中、下游。兖州正式作为行政区划是在西汉武帝时开始的。当时全国划分为十四州,兖州是其中之一。1913年废州府制,改道县制,撤销兖州府,府所在地改属济宁道。1948年7月,滋阳县城区称兖州市。同年12月,市县合并,称滋阳县。1962年1月,滋阳与曲阜分治,滋阳县改称兖州县。1992年9月,兖州县改称兖州市。
汶上县,位于济宁市西北部,因地处汶水之南而得名。“汶”为专用字。汶上县春秋时称中都,汉代置平陆。按照中国传统称谓,河流北岸为阳,南岸为阴,古代贵上,以下为上,金泰和八年(1208年),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县,此为“汶上”专用地名之始,沿用至今。
泗水县,位于济宁市东北部,因泗河流经而得名。“泗”为专用字。隋朝始置泗水县。泗河古称泗水,为禹治九水之一。泗河发源于泗水县泉林镇东陪尾山麓,以趵突、洗钵、响水、红石泉四源并发汇流成河而得名。
因山而成的地名
临朐县,位于潍坊市西南部,古称骈邑,因城临朐山而得名。“朐”为专用字。战国时为“齐之朐邑”。县城始建于西汉,至今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莽新时改为临朐,属齐国。
崂山区,位于青岛市区东部,因境内崂山而得名。“崂”为专用字。 北魏时称“牢山” ,唐代又有“大劳、小劳”之称,其间出现过“不其”、“辅唐”、“劳盛”之名,元代又创“鳌山”之称,明、 清用法较乱,但仍以“劳”、“崂” 为主,“牢”、“鳌”兼而用之,至近代才专用“崂”字,并沿用至今。
茌平县,位于聊城市东北部,因境内茌山而得名。“茌”为专用字。“茌平”意思是茌山及周围的平地。茌山是茌平的象征,此山仅高出地面6米,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估计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山。据考证,茌山即是县城南40里处教场铺村西北的大沙丘,当地人称之为“金牛山”。
峄山镇,位于邹城市南部,因境内峄山而得名。“峄”为专用字。该山“怪山万迭,山无土壤,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所以取名绎山,又称峄山,邹峄山。
因古国而袭的地名
郯城县,位于临沂市南部,因古称郯国而得名。“郯”为专用字。郯国建于何时,史无确载。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标注,夏、商时期,少皞后裔一支以鸟为图腾的炎族,聚居于此,称炎地。少皞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后称郯子)就封于炎地,称炎国。炎,古音亦读谈(Tan),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从而炎国演化为郯国。据此,郯国建置当在公元前十一世纪。鄄城县,位于菏泽市北部,因古称鄄邑而得名。“鄄”为专用字。鄄城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五帝时期。《太平环宇记》 载:“濮州,今治鄄城县。古昆吾旧壤,颛顼遗墟。”春秋时期为卫国鄄邑,战国时期属齐国甄邑(甄,音juan,鄄的异体字),秦时改鄄邑为鄄城。西汉初始置鄄城县。三国时属魏兖州东郡鄄城县。其间鄄城曾两次改为县王国。
郓城县,位于菏泽市东北部,因古称郓邑而得名。 “郓”为专用字。郓城县历史悠久,商王祖乙曾建都于此,史称庇。春秋战国鲁成公四年(前587年)筑城名郓,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置郓城县。这里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
莒县,位于日照市西部,因古称莒国而得名。“莒”为专用字。莒字具有丰富的历史含义。古代莒地盛产芋,齐人谓芋为莒,莒人食莒,故以莒为部落名。西周时期该地称莒子国。据《春秋》 载,“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周武王十三年封兹舆期为莒国国君。
堽城屯,位于宁阳县堽城镇北部,因古称堽邑而得名。“堽”为专用字。该地为战国时齐之刚邑,周赧王四十六年(前269年),秦使客卿灶伐齐取刚,刚之名始见于此。汉置刚县,晋称刚平。唐代初年,全国上下大兴修建庙宇之风,人们为纪念曾在该地治水的大禹的聪明和智慧,便在大汶河南岸修建了禹王庙。同时,根据大禹治水时所采取的以土围村的方法,将当地原村落名称“刚”改为此前汉字中并未有的“堽”,意即为用土在村落的四周围起正方形的土堰。
在有着五千年厚重积淀的齐鲁文化中,正在使用或者已经消失的含有专用字的地名还有很多,它们在我们祖先繁衍生息以及这些聚集地域的兴替沿革过程中,都是最典型和最直接的历史见证。记住它们,就是感恩生养我们的这方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