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狼:我依然吟唱忧伤
大众网-山东青年报
2002-07-23 09:33:09
sdqnb20020723
|
|
□严明 林艳兰 校园,几乎每个人都割不断的情结。又一季炎夏,又唱起毕业歌。 老狼说校园民谣有很多种,不止我们那时那一批作品。 老狼说没想过当年会大红大紫,当时很兴奋。他说他的成名离不 开黄小茂和高晓松,但他也渴望尝试新的风格,要唱城市里的风花雪 月。他说自己在新专辑中嗓音没有变,大家一听就是老狼在演唱。他 想走得更远。 在大学里学电子专业的老狼,本想当一名工程师,一不小心成了 90年代初期校园民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而今,老狼站在一个新的路 口上。近日,老狼又开始宣传再版的《青春无悔》合辑,我们仿佛在 他的歌声中又见到了毕业前的校园…… 当年 记者:你这次宣传再版的《青春无悔》合辑,人们又自然地把你 与校园民谣联系在一起,说说你与校园民谣的渊源吧。 老狼:“校园民谣”是我们之前最早的那家公司——大地唱片公 司做的,企划人黄小茂当时出了一个构想:从高校收集歌曲,一共收 了三四百首。从中精选出了40首,准备分4辑做成4张唱片,我只参与 做了第一张。1994年的时候我已走出校园参加工作,1996年我们做专 辑的时候也没考虑那么多,只是为了纪念一下大学时光。后来没想到 歌出来后大红大紫,当时也很兴奋。要说我们代表校园民谣也不太合 适。 记者:那些歌是不是也挺能反映出你们当时自己的生活? 老狼:我觉得这些歌就是这些人的生活隐私,但不可能具体到每 个人每件事。所有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认识一些人,忘记一些人。 只不过为了那些忘记的人,有时有些感伤。那时候比较年轻,不能真 正体会到时光流逝的那种感受。只不过是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 成名 记者:当时你喜欢这种成名的感觉吗? 老狼:我挺喜欢的。因为从小就梦想,小时候听赵传的《我终于 失去了你》,歌词“我终于看到千百双手在我眼前挥舞”,我就梦想 什么时候我能这样,结果后来就实现了。 记者:当年你的歌感动过很多人,你有没有为某一首歌而哭过? 老狼:有。但我觉得现在叙述它会有点傻。我自己真正感动的时 候已经很难得了。表演的时候,面对千百个观众,有时很容易让人感 动。 记者:实际上听众已经把之前1993、1994年那批校园民谣定义成 那个样子,把你看作是那种音乐的“标本”,现在你做这种“转型”, 不担心失去大批当年的拥护者? 老狼:其实我在新唱片中嗓音并没有变。一首歌有好多元素—— 演唱、歌词、旋律等,我唱法一点也没改变。可能大家一听到,啊, 还是老狼的声音!只不过在编曲上做了些新尝试。 新作 记者:当年的校园民谣红火过几年,但台湾的民谣之风持续时间 却很长,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老狼:我觉得中国一直有民谣。民间的那些歌,我们要有时间去 发掘。当年我母亲去云南采风的时候,录回来好多云南民谣,那是真 正的民间民谣,但暂时没有商业价值。到我们那个时候,是商业和民 谣结合得最好的时候,当时我们的那批作品,比香港的什么“爱不爱” 的作品强很多,因为有本身的人文色彩。那批作品是积蓄了十几年的 产物,特别有味道。现在内地还是有人做民谣,前一阵子我碰到了一 个歌手叫杨一,他只在北京美术馆门口卖唱,他自费做自己的唱片而 且在那卖。民谣还是有它的生命力的。只不过是商业成不成功而已。 商业成功了它就上了一个层次。像校园民谣,如果没有黄小茂发掘出 来,现在可能也只是在校园里流传,被几个人传唱。当年北大也专门 出了一批作品,被我们的浪潮给埋没了,挺可惜的。北大、清华学院 路那一带都有这个传统,学生写歌,在草地上交流。 记者:新的专辑今年什么时候出?新专辑中的歌还会有那些忧郁 的“风花雪月”吗? 老狼:新专辑8月份出。现在做的是《城市里的风花雪月》。歌 词上是有一些忧伤的东西,但没有一种特别深刻的东西,都是城市里 比较浮光掠影的东西,没有符号性特别强的东西。都是“眼前走过的 人”、“忽然看到的一杯水”这种感觉的东西,很简单的东西。听了 也不会让人多“高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