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待不归留学生 风物长宜放眼量
大众网-山东青年报
2002-07-08 15:59:39
sdqnb20020708
|
|
□中青 针对一些著名高校毕业生大量出国留学的现象,许多人表达出这 样的疑问:谁来留住这些学子,留住我们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 实际上,有关校方也采取了诸多手段,试图留住学生。在一些高 校,学生需要与校方签订不得中途退学的协议。如果违返协议,不但 要向国家缴纳培养费,还要向校方缴纳数万元的违约金。 对于这一留人的方式,长期研究人才问题的王通讯却持保留意见: “我们不应该人为地限制他们出国留学的努力。相反,我们应该鼓励 他们走出国门,去接触最先进、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其他专家也认 为,在人才交流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企图限制或阻拦出国留学是不 可能的,更是不可取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采取切实措施,吸引这些 留学学子回国服务。 有关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一般有2/3留学生 归国效劳,1/3学生在国外工作学习、沟通信息,回归与滞留人数保 持2:1的比例,是比较合理和有利的。但我国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呈 现1:2的倒比。 曾有人建议,要唤回和留住学子们的心,就要加强对他们的爱国 主义教育。但更多的人则认为,空洞的说教对留学生来说已经没有太 多的吸引力。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永基说:“调查 表明,愿意留在外国工作的原因主要是认为在国外更能体现价值。要 吸引人才、挽留人才,核心问题是建立一种新的人才机制,给人才以 充分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机会,给人才以相应的价值承认。如 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激励机制问题,其他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又能起什么作用?” “如果不切实改善国内的用人环境,建立真正符合市场经济的人 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不但不能吸引人才回归,恐怕就是回来了,也会 再度出走。”巨龙公司人事部总经理彭定武说。 事实上,就在几年前,12名留学海外的博士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 集体回国,成为一大新闻。但时隔不久,这些博士又纷纷离开广州, 不少人又再度返回美国。专家认为,如果我们能创造出适合人才生存、 发展的土壤,留学生大量回流是完全可能的,人才流动过程中的出超 转变为入超也并非不可能。 人才的流动与经济发展水平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际人才流 动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元时,人才就会大量 回流,回归的人数甚至超过外流的人数。 王通讯分析指出,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给大量人才提供广阔的 发展空间和事业舞台。这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以 及韩国的发展过程都印证了这一规律。“目前,在我国的深圳、北京 和上海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海外归国人才的数量正急剧增加。尽 管总体来看,我国人才出去的比回来的多,但只要我们保持经济快速 增长的势头,总有一天,这些流失在外的中国人才一定会回来,为祖 国服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