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财经] [生活] [体育] [ IT ] [娱乐] [社会]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大众电脑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大众网其他刊物 >>

山东青年报 齐鲁少年 山东青年        
   
大众网首页 -> 山东青年报 -> 青年报十版


青年歌手大奖赛“赛”出了什么


大众网-
山东青年报   2002-08-06 10:28:15 sdqnb20020806

  两年一度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引起了关注。据称第十届青年歌手大
奖赛创出了收视率最高,央视三套的收视率比上届翻了两番还要多。
据了解,不少观众不是在听歌手唱歌,他们更关心歌手的综合素质测
试,因为这里面笑话很多。歌手大赛要出人才,就要突出个性,切忌
“千人一腔”。然而,大赛却多少有点令人失望,有特色的歌手太少,
我们究竟如何看待青年歌手大赛?
  余秋雨  回家去办个文化补习班吧
  期望,失望,无奈,然后装着蛮有耐心的样子说文解字。这是余秋
雨评委在本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的经典表情和举动,其给人的感
觉好似一头被上了套的老黄牛,虽不情愿倒也兢兢业业。
  在一次综合素质测评时,大屏幕上打出了题目“一日不见”,要
求当时参赛的那名女歌手对上下半句。那名参赛歌手在经过十几秒钟
的“深思”后答曰“好想你”。
  一丝失望和无奈的表情悄然现于余秋雨的嘴角,当着全国亿万观
众的面,他以保护年轻人自尊心的口吻,故作幽默地说:“你说的意
思没错,但正确的答案应是‘如隔三秋’。”接着,余秋雨又对这八
个字做了喋喋不休的解释。
  在另一场比赛中,大屏幕上打出了题目:请说出“物竞天择”与
下面哪一句话有关,a.马克思的<<资本论>>b.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c.达尔文的“进化论”d.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参赛选手考虑了
近二十秒后,自信地答道:“我选d,回答完毕!”
  余秋雨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
  在一名歌手回答不出“长安街在哪个国家”时,余秋雨几乎要拍
案而起了。
  余秋雨可谓中国一流大家,中央台请他作评委无疑是想利用他的
名气来抬高大赛的水平,也不知余秋雨出于什么目的,竟稀里糊涂做
了一个连优秀中学毕业生都能胜任的大赛综合素质测试的评委,以至
于在大赛中不得不屈尊得像一个性格木讷但记忆力还算不错的中学教
员。
  我敢肯定,余秋雨对本次参赛的许多选手的文化素质是不满意的,
要不他的表情不会老那么尴尬,笑容老让观众感到难受。上大学时我
曾有幸听余秋雨先生讲过课,他的风度和大气,他的激情和睿智,他
的博大和深远,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然而这些,从余秋雨
扮演的评委角色上远没能体现出来。为什么会这样?除了不该当这个
“花瓶评委”的理由外,我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解释。
  带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余秋雨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和提高
中国国民素质,为此,他曾不辞劳苦地周游列国进行讲学,并不断著
书立说。也许他断然没有想到,在国内最高级的歌手大奖赛上他会面
对如此多的尴尬,会有如此多哭笑不得的经历。
  既然连优秀的中学毕业生都能胜任大赛综合素质评委一职,我倒
想给余秋雨先生提个建议:别干评委了,腾出时间来回家办个文化补
习班吧,招生对象为欲参加全国歌手大奖赛的青年们,补习内容为中
小学全部课程;如果可能,还可走一下中央台的“后门”,让大赛组
委会规定,凡不持有余秋雨先生亲笔签名的中小学结业证者均不予报
名。以余秋雨的名气和影响,报名者肯定甚众。如此这般,余秋雨就
可更加大张旗鼓地去做文化普及工作了,况且此举亦与自己传播中国
先进文化和提高中国国民素质的初衷有相得益彰之宜。秋雨先生,何
乐而不为哉!     本报记者  王振华

  艺术与个性
  第十届全国青年专业歌手大奖赛落下帷幕,记者观看了部分场次
的比赛。给我的感受是,多数歌手演唱技巧纯熟,嗓音宏亮,表情丰
富。但不少歌手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个性不够鲜明,致使比赛少
了三分魅力。
  歌手在起步阶段,模仿是必然的,也是必由之路。但在达到一定
阶段后,就应当逐步去掉模仿的痕迹,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是,
我们的某些歌手的模仿痕迹太浓了,静下心来一听,就听出了某些名
家的“声音”,像彭丽媛,像宋祖英,像殷秀梅……客观地说,在这
次大赛中,民族唱法的歌手个性相对鲜明一些,而美声唱法的歌手模
仿痕迹就比较浓一些。
  记得一位著名艺术家说过:“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可谓是至
理名言。作为一名歌手,应当向名家学习,借鉴他们的发声方法和演
唱技巧。但是你只模仿人家,形不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永远也不会
步入成功的殿堂。艺术强调个性,只有具有个性的艺术,才会有生命
力。否则,邯郸学步,是难有作为的。
  两年一度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目的是为繁荣歌坛,发现人才,
推出新人。但什么是人才?自然是具有鲜明艺术个性,达到一定艺术
造诣者才是人才。而现在的青年歌手,具有鲜明艺术个性者寥寥无几。
记得在今年五月举行的全国青年业余歌手大奖赛上,曾涌现出几位个
性比较鲜明的歌手,他们不仅得到评委和专家的好评,也得到了观众
的好评。这几位歌手的人气指数都很高。这说明有艺术个性的歌手是
受欢迎的。“千人一面”、“千人一腔”,这样的艺术再纯正,也不
会赢得观众的青睐。
  专业青年歌手为何艺术个性不突出?这不能不从教学方式上去找
根源,“清规戒律”太多,教学方法过于“死板”,自然不能造就个
性比较鲜明的歌手。而有的业余歌手之所以富有个性,就在于他们的
“自由度”大,个人发挥的空间大,所以容易形成自己的风格。记得
有位著名艺术家建议,
  今后艺术院校不要招优秀的民族歌手到院校来学习,而要让他们
来教艺术学院的学生。这条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优秀的民族歌手一旦
进入我们正规的艺术院校,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就有可能会遭到扼杀。
  艺术要繁荣,就需要弘扬个性,需要有不同的风格。艺术园地只
有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才能引来“彩蝶”飞舞。只有多种风格的艺
术,才会受到观众的青睐。就像当年京剧的四大名旦,正由于他们每
个人个性鲜明,风格迥异,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流派。模仿不是艺术。
像彭丽媛只能是彭丽媛的影子,永远成不了彭丽媛。只有走出“围城”
,觅得“真经”,才能到达艺术化境。   本报记者  杨景贤

  谁在嘲笑歌手素质
  “……大屏幕上明明唱的是‘人说山西好风光’,如果你睁着眼
睛愣说这是‘河北’的歌曲,那你的那个‘艺术’又体现在何处?连
智商恐怕也值得考虑一下吧?……这无疑又是一记警世钟,是敲向参
加电视大赛的青年歌手的。按照这位警世者的逻辑,一个人只要稍有
常识,就应该知道:凡是说“山西好风光”的除了山西人就不可以有
第二个选择。
  不少“有识之士”都在为歌手们的文化素养而痛心疾首,似乎不
懂常识甚于洪水猛兽,此人歌唱得再好也等于一无是处。至于没有常
识的人为什么歌会唱得这么好,他们却一点不感到奇怪,更不会因为
自己歌唱得不好而觉得羞耻。常识是什么?常识并非独立于某学科之
外,而是分别归属于各领域和专业的普通知识。常识与专业不可分割,
常识各有专业归属,如果连这点常识都不懂,又凭什么去评判别人?
  全知全能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曾有过,而且也是绝对没有必要的。
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个性的创造。知识再
多也不过是在重复别人,而创造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所以爱因斯坦
发出了“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的感叹。到底哪些知识能够成为知识
的基础,是要具体对待,因人而异的。如果爱因斯坦也去研读“三国”
、“红楼”、唐诗宋词,他哪还有精力去研究相对论?
  还是回到现实,再来说这届歌手大赛。据说是这些文化素质题都
限制在初中和小学水平。有些题甚至3岁孩子都能回答。殊不知死记
硬背的所谓“知识”是有遗忘规律的,越是早年的常识越容易遗忘,
所以偶尔大人抓耳挠腮孩子脱口而出也无可厚非,孩子的世界和成人
是绝然不该相同的。另外,还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文化素质考核的
出题者自以为的“观赏性”大获成功,“从不关注这类节目的观众,
也坚持每天收看。他们不是看歌手的演唱,而是专门看歌手答题。歌
手一唱,他们就该做饭做饭、该洗衣洗衣。歌手一答题,他们就瞪着
眼睛等着歌手出丑,然后开怀大笑”。这些被称之为“拥有常识的忠
实的电视观众”、“还懂得‘文化’重于‘艺术’的普通人”,真看
不出他们的素质比歌手高在哪里。出题者还在为自己制造的“畸形观
赏”而沾沾自喜,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真理并不一定掌握在权威的手中,文化素质考核除了能提高收视
率以外,到底还有多大价值并不像一些人臆想的那样。任何一点常识,
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会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之的过程,都会有一个由“
吴下阿蒙”到“士别三日”的飞跃。我们还是尽力少些“人说山西好
风光”,真正的好风光还是来自于别人的口碑。奉劝权威们也不要急
于封杀别人,不妨想想自己的另一面,以己之短比人之长,你才不至
于总夸自己好风光。     潘凤亮

  “变味”的歌手大奖赛
  一不留神就成了亿万观众挂在嘴边的笑话,这是每个参赛歌手野
鸡变凤凰之前,谁都躲不过的一关。
  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综合素质考核仍然是荧屏上
下的焦点。每场比赛过后,“歌手素质太差”的论断就会此起彼伏不
绝于耳,不光是让办公室、电梯间的老面孔很容易发现新知音,就连
地铁里的陌生人聊得唾沫星子乱飞忘了下车也时有发生。
  这个从第八届歌手大赛延续下来的考试项目,越来越喧宾夺主地
成了这一全国性音乐赛事最有凝聚力的一景。歌手唱歌的时候,大家
该刷碗的刷碗,该洗澡的洗澡,一听到“请看题板”,立马各就各位
盯紧荧屏。
  据分析,素质考核之所以人气如此旺盛,是因为在它看上去严肃
的形式下,埋藏着一种非常抓人的悬念。如此看来,歌手大赛倒很像
刚过去的世界杯,活儿最好的不一定就是笑到最后的。这很符合娱乐
时代一切都是未知数的审美标准。
  另一方面,让歌手来比拼文化的视觉效果,还透着一种隔行如隔
山的“反差美”。就观众的一般品位来说,这种反差同样也是很娱乐
的。就像现在,我在歌手大赛的启发下已经有了一个吸引眼球的全新
策划:电视台以后再转播这杯那杯的时候,赛后不妨拉几个一身臭汗
的“国脚”、“国手”考一考文化艺术什么的,没人看才怪。
  问题不在文化素质该不该考,而是该在什么场合下考。不知道在
亿万人民的注视下考试究竟有多大的必要,也许大赛真正要考的是歌
手的心理素质,顺便给好热闹的观众找点乐。
  用文化的皮儿包娱乐的馅儿。目前,不少电视台正有意无意地用
这样一个全新概念包装自己的栏目。实践证明了如此包装的非凡效果:
央视三套日常的平均收视率是0.3%左右,第九届歌手大赛开始后,收
视率立即上升到3.1%,平均收视率在2.1%以上,提高了7倍。而第十
届的收视率比第九届又翻了两番!
  娱乐时代的比赛就需要不断制造新的看点。评委席上坐满了红过
或正红着的音乐人;监审组时不时向现场传达着一些尖锐得恰到好处
的问题;文化史学家余秋雨和指挥家滕矢初一文一武,紧守素质考核
大关;至于第二现场的评说,今天已经正式向体育界和科技界敞开了
艺术的大门;更不用说那些娱乐时代特有的热线电话、网上投票、观
众抽奖了。电视元素在这个赛场上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切围着观众
的眼球转。
  以推歌手推新歌出名的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到了今天仍然是公认
的收视热点,可新歌却日渐稀有,新人也转瞬即逝。因为,歌手已经
变成了站在主角位置上的配角。
  按理说,一场歌手大赛人们最关心的应该是谁能获奖,然而在娱
乐时代,观众的兴趣点在看热闹,电视台的兴趣点在收视率。
  据说,一项全国性的综合素质大赛最近正在筹备之中。此外,教
育部门也已做出了决定,今后的大学毕业生除了必须取得毕业文凭以
外,还要取得一个反映该生综合素质程度的证书。不过,大学生的运
气应该不会像今天的参赛歌手一样,站在众目睽睽之下供大家“会诊”
吧?     冬子

 

上一条:余秋雨 请不要嘲笑歌手
下一条:玷污名著的“文化快餐”

关闭窗口

请进>> 鲁 青 网 首 页

新闻概览

各报刊投稿信箱

大众论坛

 

 

 
报业集团 - 版 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