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济宁一线检察官(一)三尺公诉席上的逐梦路

2016-07-28 16:42:00来源:大众网济宁频道作者:高杨

  编者按:人们关注每一个大案要案如何进展,为每一次正义得到伸张拍手称快,可人们并不知道在那些堆积如山的卷宗背后,有多少检察官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在夜以继日地奔波忙碌。今天,大众网带您将目光聚焦工作在济宁检察战线上的人,挖掘展现他们身上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正能量”。

  走近济宁一线检察官(一)三尺公诉席上的追梦路

  大众网记者 高杨

  刘娟,1982年1月出生,现任济宁市检察院公诉二处副处长。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做到勤奋敬业,公正执法,维护正义,共办理各类刑事案件300余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60多件,无一起无罪判决,无一起超期羁押,无一起申诉上访,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高高的个头,说话爱笑,初见刘娟,性格开朗的她就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年龄虽不大,言谈举止中却透着检察人的那份沉着与机敏。2004年,刘娟大学毕业一直从事公诉工作,从公诉部门内勤、助手到业务骨干,她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在三尺公诉席上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砥砺前行,不仅因为梦想,更因懂得肩上的责任

  学生时代,刘娟从影视剧中看到检察官胸前闪耀的检徽,公诉席上慷慨陈词的风采,心中对检察官这一职业充满了向往。大学毕业后,她带着在象牙塔里编织的梦想,迈进了庄严的人民检察院,进入公诉部门工作,但初为检察人的新鲜感很快就被自身能力不足所取代。

  她开始利用点滴时间向领导、同事和书本学习,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充实、丰富自己。刘娟以441分的高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取得山东大学法律硕士学位,随后又多次在济宁市检察院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取得第一名,获评行业标兵。一路走来,她心中仍然怀揣着最初的梦想,但更加懂得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2010年10月,刘娟承办了王某等人集资诈骗一案。该案是当地首例非法集资案件,案情复杂,涉案当事人多达500余人、金额近3千万元。因受害人数众多,且利益切身相关,追回血汗钱的诉求极为强烈,并引发了近百名群众多次到当地党委、政府上访,很多人甚至错误的认为,司法机关对嫌疑人的羁押影响了自己讨回集资款。作为公诉人,刘娟深知,案子办的越快,质量越高,老百姓的损失才能尽可能的挽回,才能尽早平息群众不满的情绪。为此,她夜以继日、认真审查。为追缴赃款,她马不停蹄地与侦查人员进行沟通、补充核实证据、调查银行账户、查找会计凭证。

  即便这样,在案件审查期间,仍有一位受害人老大娘,她几乎每天都会给刘娟打来电话,“几十年存的钱一下子就没有了,老头子得病了,她也不敢说,孩子们都在外面打工,这让她怎么活呀!”老人痛心的哭诉更是让刘娟不敢有丝毫懈怠。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案件终于审查完毕,顺利移送法院。等案件判决一出,她又马上联系公安机关、法院,建议就赃款赃物的发还工作建立协作机制,从而确保受害人经济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以青春的名义,在忠诚与奉献中默默耕耘 

  2011年 4月,山东省检察机关为备战全国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在东平举行选拔赛。当时刘娟的女儿仅出生十个月,当时领导征求她的意见是否可以代表济宁市检察机关参赛。是留下来悉心照顾嗷嗷待哺的女儿,还是去为集体荣誉而拼搏,初为人母的她面临两难的选择。然而,这些都被她细心的母亲看在眼里。母亲说:“孩子,妈理解你!你不用为难,我带着宝宝给你当啦啦队,陪你一起去参加比赛”。就这样,刘娟顺利完成了比赛,辩论表现也得到领导和评委们的一致肯定。

  2013年1月,她有幸又被山东省检察院选拔参加全国公诉人大赛。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省院组织集中训练,一个月也难得回家一次。那时,女儿还不满3岁。“好妈妈、好妈妈,宝宝听话,求求你不要再走了好吗?”每次回家离别时,孩子总是用小手紧紧地搂着她,哭着、喊着。加班加点的挑灯阅卷,她从没觉得累;严寒冒酷暑长途跋涉去提审,她从没觉得苦;面对犯罪嫌疑人当庭翻供,她从没想过放弃;面对当事人威严恐吓,她也从没觉得怕。然而,对年幼的女儿和家庭她感觉实在是亏欠的太多。

  但对于个人的得失和集体的荣誉,她毅然选择后者。6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全国34支代表队102名选手带着同样的梦想会聚在这里,期待着在激烈的比赛中一争高下。办案实绩考评、论文写作、业务笔试、业务答辩、论辩赛五项考核,历经8天的比拼,刘娟最终以总成绩第25名,获得“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

  坚守法治信仰,在办案中展现司法的公平公正

  2013年6月,全国公诉人比赛刚刚结束,刘娟又马上踏上办理赵某某等数十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一案的征程。面对着140余册近两人高的卷宗,437册两行李箱的讯问录像,阅卷时,不断出现“矿霸、煤霸”的字眼,取证时,被害群众担心报复,不敢出面作证的情况,让她对进入专案组时,领导的话有了更深的体会。“该案涉案人员之众、犯罪事实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危害后果之重,均列全市刑事案件之最,这个案子是对你们的考验。”她与专案组的同事们自动开启“五加二,白加黑”超常规办案模式,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以上,甚至忘记了吃饭,常常通宵达旦。

  经过数月的工作,在浩如烟海的案卷材料中他们认真理清每一笔犯罪事实,确定每一名涉案人员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组织犯罪与具体个案之间的关系,揭开了隐藏在合法公司外衣下的涉黑组织的本质,最终,形成了2600余页、140余万字的审查报告,61页、3万5千余字的起诉书,数十稿的出庭预案。

  21天的庭审中,他们用充分的庭前准备、严密的证据体系,对42名被告人和54名辩护人辩解意见进行了全面有力的答辩,取得了良好的庭审效果。最终,主犯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其他人员分别被判处二十五年至一年零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该案也被山东省检察院评为2015年度全省精品公诉案件。

  在三尺公诉席的逐梦路上,她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检察官、“济宁五四杰出青年”,记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等诸多荣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她执着追求的梦想,俯身办案,昂首前行,在本职工作中她将一如既往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