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国务院严禁农民"被上楼" 做好农村土地整治

2011-01-27 09:32:00    作者:   来源:财新网  

2010年年底,多省市撤村圈地致使失地农民“被上楼”,引发舆论和朝野热议,相关“规范”文件日前出台。周乐富在工地上负责打地基,还有9位工友跟他同住一间“屋子”,工友们都回家过年了,周乐富本人在工地看守设备,没有回家。

  2010年年底,多省市撤村圈地致使失地农民“被上楼”,引发舆论和朝野热议,相关“规范”文件日前出台。

  财新网26日报道称,该文件名为《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下称“47号文”),于2010年12月27日印发。

  增减挂钩怪现状

  所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整治”政策(下称“增减挂钩”),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建设用地指标置换的工具,即把在农村经整治后恢复为农田的土地,通过这个工具置换成等量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国土资源部从2006年起批准第一批试点,并迅速扩大到全国近30个省份。

  政府最初期望用“增减挂钩”倒逼出城乡统筹下的“集约用地”。但这一初衷受到现实的挑战。

  根据2010年11月《瞭望》新闻周刊发表的题为《“增减挂钩”变形记》的文章,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中,以解决城市建设用地严重紧张、农村建设用地大量闲置这一矛盾为目的的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在有的地方被异化。最近一个时期,逼农民“上楼”、“集中”,强拆农房,强行改村变居,以获得农民宅基地的情况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

  文章说,一些地方的“土对策”仍层出不穷:未批先占,多占少补,占优补劣,甚至出现刷绿漆、挂绿网以“迷惑”国土部门卫星遥感的奇怪现象。

  2010年11月10日,国务院更是召开常务会议,专题部署规范“增减挂钩试点”。会议批评说,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等。

中正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