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3 08:5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刘军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介绍,如今企业可以借助网络公关的运作来“删除网上负面信息”,这在行业内部早已不是秘密。
在刘军看来,虽然网络公关的活动多少与“灰色”撇不开干系,但公然以“新华社”的名义欺骗网站管理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是头一次听说。这让他不禁慨叹:“这部分人胆子也太大了,已经越过了底线。”
那么,当一份自称是“新华社”的删帖函放在你面前,你选择从还是不从呢?显然,蔡国兆的报道几乎在一夜之间退出大众的视线,说明不少网站已经用行动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资深网管兼著名网友“北风”告诉记者,他在金羊网和网易工作期间,也曾接到大量的“删帖”要求,但公关公司的他“一概不理”。“遇到网站始终不配合的情况,公关公司的‘删帖’承诺就无把握实现,这就驱使它们不得不以冒充‘始发单位’的名义造假。”他说,“因为网站与始发媒体在签署供稿协议时,一般会承诺无条件地删除其指定信息。因此始发网站的删稿要求,转载网站一般是会配合的。”造假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
网络公司的三种“武器”
首先,以博客群建、BBS群发等方式,短时间内发布大量的正面信息,来稀释负面信息;然后,直接找到网站要求“除根”;还会采用搜索引擎优化技术,优化企业的正面信息,把涉及负面的文章挤压到比较靠后的位置,最终达到公关的目的。
据刘军和知名博主“边民”介绍,受企业委托,帮企业在网上“清理负面信息”,目前已成为不少网络公关公司的“常规业务”。记者在调查时发现,许多网络公关服务提供商都将“监测和消隐企业的网络负面信息”作为其危机公关服务的一部分,承诺会以专业的技术与服务,“将负面信息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一家名为“负负得正”的网络公关公司在主页上声称,将为客户提供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保证“一切不想看到的信息都可以消失在您眼前”。
而从手段上看,“公关”、“人力”和“技术”是其三种最主要的武器。
以“消隐负面信息”为例,“负负得正”公司就在其主页上介绍了一整套操作流程与手段:首先,以博客群建、BBS群发等方式,短时间内发布大量的正面信息,来稀释负面信息;然后,直接找到网站要求“除根”;还会采用搜索引擎优化技术,优化企业的正面信息,把涉及负面的文章挤压到比较靠后的位置,最终达到公关的目的。
“删除信息”、“屏蔽信息”和“改变搜索结果”,就是多数网络公关的基础常规业务,而这些动作除非靠非法入侵网站服务器,否则必须通过网站管理者才能实现。因此,网络公关在接受委托后必须首先“公关”网站,达成目的。
天涯论坛总编辑胡彬和凯迪网络总编辑“牧沐”向记者表示,正规的网站一般都会规定,不得理睬网络公关公司的“删帖”要求。至于改头换面、披着合法外衣而来的种种交涉,网站管理者基本也会辨别真伪、谨慎处理。
尽管如此,“删帖”的要求依然被源源不断地送到网络编辑们手中。“牧沐”透露,今年11月11日,有一家网络公关公司甚至公然将自己有能力从百度贴吧、天涯社区等网站“删帖”的广告,发到了凯迪的互动社区上,“还留下了QQ号、手机号等多种联系方式,可见有多猖獗”。
对于这类网络公司究竟如何运作“删帖”,胡彬和“牧沐”两位总编心里都“门儿清”。他们指出,网络公关并无“神通”,不过是多数躲在暗处,或是冒充“受害”的当事单位或当事人与网站联系,指称网站登载的信息属“诽谤谣言”,要求删除;或是直接与在线编辑联系,以删一帖多少钱为诱饵,试图“收买”值班编辑;权势大一点的公关,可能会直接找有执法权的行政部门,指令网站“删帖”;最恶劣的手段是“黑客入侵”,靠技术手段窃取发帖当事人或值班编辑的工作密码,直接修改或删除信息。
除了被动应战,企业也可能委托网络公关主动出击。比如公关会雇用“网络水军”制造假信息、伪民意,来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正面炒作”或贬低客户的竞争对手。
那么,此类网络公关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究竟有多少?刘军表示“不止上千家”。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