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3月20日电 (记者刘丹 肖春飞)2001年7月13日,何振梁先生了却了一生中最大的心愿——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在一步步临近。20日,何老出席上海文汇报“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读者见面会,这位命运与奥运会紧密相连的老人,为大家纵论“奥运文化”。
给中国15天,还世界5000年
5年前,在莫斯科作申奥陈述时,何振梁曾留下铭刻史册的声音:“选择北京,你们将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将奥运会带到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让十多亿人民有机会用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后的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如今,退居二线、担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的何振梁先生,又给了我们另一种奥运诠释:“给中国15天,还世界5000年。”
众所周知,奥运会不仅对承办国经济有巨大的推动力,而且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走向国际、提升政治地位,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何振梁说,过去奥运会都在欧洲北美举办,奥运会第一次来到亚洲是1964年日本奥运会。在那之前我们说的日本货,是次品的代名词,从上世纪60年代后,奥运会为日本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独有偶,1988年汉城奥运会,不仅从经济上对韩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奥运会为当时处于外交被动的韩国,打开了国际外交格局,经济上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政治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我跑过很多国家,发现一个共同点:如果一个民族体育发达,这个民族整体精神面貌就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何振梁说。
“中国拥有5000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奥运会给中国15天,还世界5000年!”何振梁说,那时,全世界203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运动员将来到中国,全世界观看奥运会将达到400亿人次,这是个极好的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在乐观的同时,何振梁也感到一丝忧虑:中国公民的文明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与中华优秀文化相抵触的现象。
他说:“我难以想像:我们观众在奥运会赛场上,只为自己的运动员鼓掌,当其他队运动员处于逆境或摔倒时发出嘘声。这显然有悖于我们优秀的文化。”
北京奥运开幕式:不是超短裙旗袍文化,也不是广场文化
开幕式一直是奥运会上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一个成功的开幕式就意味着奥运会成功了一半。
“开幕式是对奥运会的集中考验,也越来越成为东道主展示本国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契机,北京奥委会正在努力集思广益,反复选择,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办成最能体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的盛会,”何振梁说。
上世纪80年代后,开幕式从“以体育为主”发展为“以文化为主”。何振梁说:“我理想中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既能紧密结合体育,又能反映中国文化精髓的文化大餐。中国文化5000年历史,在一个多小时的开幕式中展现出来不容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优秀文化绝不是超短裙旗袍文化,也不是广场文化。我们要让世人通过北京奥运会,感受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人民都拥有博大胸怀。”
何振梁先生说,奥林匹克起源于欧洲,但目前它融合着多元文化,欧洲文明最突出的一点是强调竞争,中国的体育文化更多的是修身。这两种文化在当今社会各有发展,奥运会会使中西文化进一步交融。
中国的武术将走向世界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枝奇葩,但至今还未能成为奥运会项目,何振梁至今对此还心怀遗憾。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在国际上传播迅速。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强调的是‘精气神’,但现代竞赛的制度,需要量化标准,像体操、花样滑冰等比赛,这些靠主观评分的比赛,都有自己一系列的量化评分标准,而武术却没有这一点,这成为武术进不了奥运会的最大障碍,”何振梁说。
他举例说,为了进奥运会,跆拳道把其中丰富的内涵全部压缩成这么几个动作,中国武术走不走这个路、怎么走,需要中国的学者专家进一步研究探讨论证,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的武术应该走向世界。
“武术在西部农村比在东部城市受欢迎,城市里的学生愿意学跆拳道,而不愿意学武术。现在世界上理解的中国武术都是从武术影视片中了解到的,是片面的,现在应该研究如何让武术国际化,与时俱进。希望后人将武术的问题解决好,让武术在世界上发扬光大。”
“不过通过北京奥运会,武术肯定会被世界更多人知晓并喜爱。奥运会将带着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何振梁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