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新闻1 -> IT新闻 

 

用户数一年增长8倍 2004年小灵通市场有多大?

2004-01-06 10:41:29 北京青年报

    据了解,随着网络覆盖的日趋完善和通话质量的不断改善,中国网通集团的小灵通业务在2003年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截止到2003年年底,中国网通集团北方的小灵通用户已经突破1千万,2003年网通的小灵通用户数比2002年增长了8倍。据北京通信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03年底,北京地区的用户数也已经突破了50万大关。

    同时,中国电信内部也传出有利消息称,中国电信将有可能改变之前所做出的关于放缓小灵通扩容的决定,2004年将再次大规模扩容,把原计划1000万的放号数量追加到1500万。

    虽然小灵通的热度一直不减,但是,在经过一段高速发展期之后,小灵通明显有些后劲不足,这与其增值服务乏善可陈有着莫大的关系。有专家认为,不少消费者都是因为它不能够收发短信而弃之如敝屣。

    就在2003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网通找到了一个能让小灵通更快发展的捷径———短信。2003年12月,中国网通在济南宣布自己所管辖的北方十省市的小灵通可以实现短信互通,同时,集团还正式启动了包括短消息、无线浏览、电子邮件和无线上网在内的数据增值业务的统一品牌“灵机e动”。之后的第二天就有消息传出,全国范围内的“小灵通”互通短信有望提前实现。而据网通集团副总裁冷荣泉介绍,在2004年内解决与中移动、中联通的手机用户短信互通应该不成问题。一切迹象表明,2004年,短信将是小灵通的又一棵救命草。

    ■2004年小灵通更看重质量

    由于至今小灵通仍受漫游,以及不能跨网发送短信的障碍困扰,令其吸引力大打折扣。对此,一直都爱用数字说话的中国网通也有所察觉,并决定及时改变策略。中国网通集团副总裁冷荣泉不久前曾表示,从2004年开始,网通小灵通的发展要从简单的发展用户数量逐步转移到提高用户服务质量,使小灵通除了能做无线通话外,也能够使用与移动电话相近的增值服务。届时小灵通用户将可以像移动、联通手机用户一样能够通过手机进行铃声、图片下载,用小灵通手机登录互联网浏览新闻、收发邮件,甚至用小灵通接驳笔记本电脑实现无线上网。

    计划明年港美上市集资156亿港元的中国网通,一直变通地使用以价廉为卖点的市内无线电话“小灵通”蚕食着内地移动电话市场,而其近期积极推出各种移动通讯增值服务,企图拉近与移动电话的距离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明智之举。有专家指出,如果2004年小灵通真的能实现与移动电话用户之间的短信互通,同时做好自己的增值服务,则既可增加用户又可为网通2004年的上市造势。

    ■小灵通的未来要靠短信?

    根据IDC的预测,美国固定电话服务在2004年将从2140亿美元减少到1070亿美元,下降3%。同时,美国移动服务将从85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增加15%。增加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数据服务。IDC的Ren-aBhattacharyya说:“在语音市场,话费下降非常迅速。我们也注意到由移动服务代替传统语音通话的情况。”美国电信市场的变化,不过是全球市场的一个缩影,而且数年前初见端倪。事实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电信市场,近年来都呈现出移动电话增长大大超过固话的趋势。

    有着2亿多用户的世界最大的国内固网市场,尽管在用户数量上超过移动通信,而且仍处于平稳增长阶段,但在增长速度上明显落后于对手。固网被移动通信全面超越,是电信业发展不可逆转的方向。但固网运营商却可以通过开发增值电信业务的方法来发掘出固网的潜力,力争改变在电信市场的竞争中所处的被动局面。小灵通,包括小灵通短信都是网通布局未来电信市场的将帅之子。

    2001年发送量多达189亿条、2002年猛增至900亿条的短信业务,不仅给移动联通带来了滚滚财源,而且成为了国内移动网络运营商开发增值服务的经典案例。那么在小灵通身上,又能否重现类似辉煌,帮助“增量不增收、缺乏利润增长点”的固网迅速“增值”?

    其实,早在2001年5月,中国电信便成立了开发固话短消息业务的项目小组,同时还邀请了中兴通讯、上海贝尔等公司共同开发固话短信的行业协议和标准。当年年底,中国电信的固话短信业务就投入到了试点运行。中国电信对这项业务寄予了厚望,并给它取了一个动听的名字“家家e”,并于次年年初在上海、南京等地推广,意欲同手机短信一争高低。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固话短信用户也不过只有区区50余万,根本无法与手机短信相

    提并论。专家指出,市场不接纳固话短信的原因很简单,毕竟使用手机短信更为自由、灵活,能够做到随时随地传递信息,而固话则恰恰相反。而且,在固话已经相当便宜的时候,花两毛钱能说清楚的事情,也没人非要费力发一毛钱的短信了。因此,许多业内人士对于小灵通的短信业务并不看好。

    但近日有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用户被问到“最需要的电信增值服务是什么”时,在短信、IP电话、视频会议和网络游戏这四个备选项当中,超过一半的被访者选择短信。认为小灵通短信必有发展潜力的专家认为,手机发展到今天,在基本的通话功能外提供了短信、游戏、无线上网等诸多增值功能,这其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亦非短信莫属。小灵通开通短信功能后,无疑大大增加了与手机竞争的砝码。

    综观全球通信业的发展,固网为移动通信超越是大势所趋。但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固定网的潜力仍然是巨大的,固网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增长点是除了传统话音以外的增值业务。如何开发固网的增值业务?全球的固网运营商都在进行着不懈地探索。对于国内的电信、网通而言,不管将来会否进入移动通信领域,促使固网增值都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项已经在移动通信领域所验证过的、投资少见效快的增值服务,短信能否成为固网增值的英雄,尚有待于市场的检验。

    ■2004年需求比2003年多

    受政策稳定性感召和UT斯达康等企业在“小灵通”上积累的财富诱惑,目前已有二十几家企业蜂拥进入这个市场淘金。近期,随着华为、金鹏、侨兴等厂商的介入,小灵通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其命运的关注。“更多竞争对手加入是件好事。”面对华为等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的介入,业内人士这样说。

    目前进入小灵通市场的厂家很多,小灵通手机的价格也下降得很快,而且现在的小灵通手机无论是在外形方面还是价格走势都和传统的手机市场趋同,因此今年小灵通市场是否会出现传统手机市场过度竞争的局面呢?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大家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里,都有自己的地盘要去占领,还顾不上自相残杀,因此目前还不存在过度竞争的危险。但是小灵通手机的价格确实在一路走低,利润率已经下降了很多。他依然认为小灵通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中国还有4亿农民在未来的几年里会进城,其中92%的人没有手机,但是他们又很难负担得起其他昂贵的移动通信手段,因此他们主要会选择小灵通。我们的预测是,今年小灵通手机的需求总量还会比去年多。

    金鹏电信业务事业部总经理李岗表示,“即使是作为3G发展的先锋———日本,小灵通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70%。这一客观事实足以让我们相信:即使3G牌照下发,小灵通和3G仍然能够再并行一段时间,相信许多投身小灵通领域的国内手机厂商甚至家电制造商应该早已洞悉了这一点。”

    对此,华为手机业务部策划部高级经理雷军则显得比较谨慎。他指出,PHS网络设备市场的发展有限,电信运营商今后也将会集中精力挖掘网络现有已建容量,所以现有网络剩余容量的小灵通新增用户和换机数量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至于PHS的技术前景,

    所指是网络侧、无线侧,由于技术先天不足,虽说与早期相比有所改进,但与现有GSM、CDMA网络相比,仍不足以满足用户对网络质量的期望。不过,雷军也强调,“事实上,市场需求的不是这项PHS技术,而是这类无线市话业务。”

  ■年初推出PHS+GSM双模手机

    金鹏电信业务事业部总经理李岗指出,“目前的小灵通终端制造领域存在盲目的跟风现象,许多厂商由于技术和本身规模的限制,产品免不了要走贴牌的老路,如果不对日益细分化的市场做透彻理性的分析,盲目贴牌只会为厂商自身带来损失;此外,贴牌产品又有可能带来售后服务跟不上的弊端,随后厂商的信誉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只有坚持自主研发的产品才能够具有持久的竞争力。面对众多可供选择的产品,消费者显得越来越理性。在细分消费者市场的情况下,要使产品脱颖而出,不论在产品功能、外观、服务还是自身品牌等方面,都要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别化优势。

    增加小灵通的独特功能和设计含量,无疑会增强小灵通的竞争优势。市场在发展,而新技术也伴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涌现。可在小灵通网络与GSM网络间使用的双模手机的出现,将给小灵通厂商和消费者都带来了福音。

    有专家认为,虽然双模手机确实是当前业界的一个热点,但消费者的接受度仍然有待确认。针对PHS/GSM双模手机,李岗同样强调金鹏的策略,即“以开发特色机型为依托,甩开跟风者。”他表示,实现全方位高质量覆盖是通讯领域的共同目标,PHS/GSM双模手机无疑是个很好的机会,而金鹏早已着手PHS+GSM双模手机的研制工作,并计划于今年年初推出。

    ■文/杨柳
 


 

 编辑:余梁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发  现
  青 未 了
  健    康
  财  富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