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记者眼中的环渤海 > 环渤海报道

记者眼中的环渤海⑧ 谁是龙头要靠实力说话

2006-08-31 11:03:42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吴宝书 刘加增 
  在新一轮环渤海经济发展热潮中,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京津唐三大板块在发展中角力,谁也不服谁。   记者在辽宁采访期间,听到上上下下谈论最多的就是“五点一线”战略。“五点”指的是沿海五个新开发的工业园区,分别位于丹东、大连、营口、锦州和葫芦岛五城市;“一线”则是串起这“五点”的长达1443公里的滨海大道。辽宁希望借此打造一条沿海产业集聚带。
 
  在新一轮环渤海经济发展热潮中,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京津唐三大板块在发展中角力,谁也不服谁。
  记者在辽宁采访期间,听到上上下下谈论最多的就是“五点一线”战略。“五点”指的是沿海五个新开发的工业园区,分别位于丹东、大连、营口、锦州和葫芦岛五城市;“一线”则是串起这“五点”的长达1443公里的滨海大道。辽宁希望借此打造一条沿海产业集聚带。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重心逐次北移,环渤海地区无疑是又一热点。在这个区域内,山东两年前就开始了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也搞得轰轰烈烈,成为继深圳、浦东后中国的第三大经济开发区。辽宁也不甘人后。
  激烈的竞争刚刚开始。
  招商引资是几大竞争焦点之一。营口市发改委主任朱毅中告诉记者,他最头疼的就是招商引资,因为各地都有自己的优势牌可打,“竞争太激烈”。山东的工业体系比较健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把招商矛头直指日韩企业,已取得初步成果;京津地区是全国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方,金融、物流等服务其它地区难以比拟。辽宁借鉴其它地方的招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据辽宁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字,去年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15%,外商对辽宁的投资兴趣越来越大。
  且不说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京津唐三个经济区之间在招商引资上的明争暗斗,在辽宁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也“暗藏杀机”。
  在港口建设方面,大连港是目前东北地区当之无愧的第一出海口,但由于其处于辽东半岛最南端,距腹地的陆路距离比其他港口都远,其它港口便以此展开与大连的腹地之争。营口市市长赵化明在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城市时,认为营口最大的优势就是距“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丹东则借东北东部铁路的开通,大力宣传“与大连相比可缩短铁路运距98-306公里,节省陆路运费10-30元/吨”,希望自己成为东北东部腹地新的出海口。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来自沈阳和大连两个城市的定位之争。沈阳此前的定位是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城市,但自2001年市长陈政高到任后,沈阳从重工业城市转型为以港口为拉动、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新型城市。沈阳甚至没有放弃航运中心的想法,在“大沈阳”的规划中,将丹东和营口划入其中,以期增加沈阳的港口优势。记者在辽宁省“十一五”
  规划纲要中看到,辽宁要加快建设“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以大连为龙头,丹东和营口为两翼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一个“中心”,一个“龙头”,都想成为辽宁经济的“老大”。
  在产业发展方面,环渤海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也有异。珠三角、长三角以轻工产品和对外贸易为主,而环渤海由三大板块组成,产业结构各不相同。山东半岛产业体系比较健全,轻重工业并重,但家电、食品加工业和电子产品业相对突出;在京津唐地区,北京、天津发展金融业、高科技产业、地区总部经济和物流业的条件更具优势;辽宁则重化工业高度密集,重工业比例达70%以上。经过国企改革,加上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辽宁的经济发展已然驶上了快车道。
  有专家指出,环渤海的三个地区在完成各自的产业集聚期后,通过竞合发展走向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东北经济振兴后,将为山东的家电、服装等工业产品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京津地区的高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也完全有可能在山东实现产业化;山东经济发展所需的钢铁、化工等工业原材料和机床等生产设备,或许届时就不必从国外进口,东北重化工基地不但能提供相同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能吸引其它地区的轻工企业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发展才是硬道理。环渤海三个经济区,无论山东半岛,还是辽东半岛,或是京津唐地区,谁率先发展了,谁才有资格成为名副其实的辐射腹地的龙头。
  结论:谁是“老大”,要靠实力说话。
  编辑: 曹亮
 
 相关新闻
· 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第十二次会...
· 关于环渤海经济区有关问题讲座的几点建议
· 记者眼中的环渤海④ 东北:"南向发展"战略
· 记者眼中的环渤海③ 滨海新区≠北方浦东
· 记者眼中的环渤海③ 滨海新区≠北方浦东
· 记者眼中的环渤海②天津倡议的象征意义
· 记者眼中的环渤海②天津倡议的象征意义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