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位的因素是人。新春伊始,新农村建设有力开局,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更显得尤为迫切。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迫切的要求。
人才缺失难富裕
怎样才算得上是新农民?
新农民应当是具有新品质的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并具有较高思想和道德水准。新农民可分三类:一是德才兼备、有威望、会管理的村干部或能起带动作用的致富大户;二是会科学种田的农民;三是有职业技能,转移到城市打工并已站稳脚跟的农民。
以是观之,当前农民素质状况堪忧。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三多三缺”的说法:如今的农村,在地里干活的妇女多,在村里常年居住的老人多,在“两委”里任职的老面孔多。同时,有学问的年轻人缺,种地的年轻人缺,年轻党员缺。
留守的农民是这样,外出打工的素质又如何呢?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在我省2004年向外转移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1.3%,受过专门培训的仅占30.7%。当年烟台、青岛等东部7市劳动力缺口40万人,50%以上的企业招工不足,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素质太低,达不到企业要求。
农民整体素质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流失,而人才流失又带来了资金流失。
莱州市郭家店镇是一个远离城区的纯农业镇,镇干部介绍说,该镇高中及大学升学率非常高,聪明的年轻人都考走了,把钱也带走了。记者问“把钱带走”怎么讲?对方回答,父母攒钱供孩子上学,孩子毕业进了大城市,父母再勒紧腰带攒钱帮孩子在城里买房,这不把钱都带走了?另一干部说,眼下说媳妇,对方先打听男方住哪儿,在城里买房的就比住村里的好娶,所以有点小本事挣点钱的都搬城里去了,结果是能人走了,钱也走了。
增收必须先增智
抽样调查显示,观念新潮、视野开阔、善于学科学用科学的农村种养大户,比一般农民能获得更好的效益。在我省,种粮大户的投入产出效益比一般农户高3成左右。果业大户平均亩收益比一般果业户高180元至2000元。一般渔业养殖大户较一般养殖户效益高出20%至100%。一位农业专家举了一个例子:纯正无公害胶州大白菜一箱3棵,卖100多元,而普通白菜一棵仅卖几元钱。懂不懂技术,天壤之别。
一位农村问题专家对打工农民的素质忧心忡忡,他分析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一,使我们的产业长期滞于劳动密集型层次,得不到升级;第二,打工者吃的是青春饭,一旦青春不再,被企业辞退,部分失地农民将沦为城市无业游民,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另一部分则回流农村,令“转移”无功而返。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极为迫切。
我省有关专家提出,要加快在农村实施9年免费义务制教育,“十一五”期间基本普及农村高中段教育,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专家们还提出了许多好建议:制订政策,鼓励能人回乡创业;请能人回村当干部,带动一方百姓致富;“一村一个大学生”、“干部包村”或“几下乡”等等。
省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农经分团团长高焕喜提出了“初中后培训”的建议:农村学生上完初中后,除继续升高中的,都须接受至少1个月的职业培训,作为9年义务制教育的“戴帽”阶段。有了这一个月的培训,他就可能爱上这一行,就可能成为能人。
头等大事抓培训
2005年,枣庄市按人均收入最低、集体经营收入最少、班子最弱三个指标,选定了100个经济薄弱村,对村支书、村主任集中培训,请经济强村的干部教授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经验。德州市平原县对全县876个村庄的村干部进行小康村建设,以及民营、法律、卫生知识的全面培训,力图把传统的村干部变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新型村干部。
平原县“观念培训”的做法对农民素质的提升更具深意:2002年,该县组织了有创业欲望的600多位农民去温州参观,1万名农民出县、出市、出省参观,目的是让农民开阔眼界,转变观念。目前,该县正在实施“农村初中进城”工程,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全县初中全部集中到县城,让农民孩子先接受3至6年城市环境的熏陶,现已有52%的农村初中学生进了城。
在农民生产及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门也都创造了各自的成功经验。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依托“西接东输”、“南下北上”两个劳务中介工程,每年培训农民工30万人。即墨市政府从2001年开始,用5年时间培训农村劳动力21万人,其中73%的实现了非农就业。莱州市作为“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采用劳动就业、农业科技和远程教育等三种培训形式,3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转移培训率达到80%以上。
哪个地方农村劳动力培训好,农民素质高,哪个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就有后劲。这个现实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农村劳动力培训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