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新闻 明星写真 新星推介 新片预告 C D快车 娱乐专题 娱乐论坛
 大众网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宅门将启英雄挽弓 名著改编热引发新争议

郭珊 艾辉
来源:南方日报   
2003-03-20

    今晚,改编自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同名小说的电视剧《金粉世家》和改编自金庸原著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将同时与观众见面——前者在广州电视台开播,后者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全明星阵容、上千万的投资、极尽豪奢的服装和布景,使得这两部电视剧从挑选演员开始就受到媒体的极度关注。这两部电视剧的出炉,又使影视界经久不息的改编名著热再度升温。

  前不久,根据张爱玲名篇改编的电视剧《半生缘》在沪上杀青,另一部电视剧《金锁记》又在山西常家大院内开拍;老舍的《茶馆》今年也将在荧屏“开张”;计划重拍的《家》、《春》、《秋》和《红楼梦》都成为引人关注的热点。不仅如此,根据经典名著改编的舞台演出还频频出现,近期的话剧就有《生死场》、新版《日出》、《原野》;戏曲有京剧《骆驼祥子》、越剧《孔乙己》、川剧《金子》和评剧《祥子与虎妞》等。

  名著改编热方兴未艾。怎样看待名著改编现象?对待经典今人是应该亦步亦趋,还是应借助现代技术进行大胆创新与改革?名著改编如何把握分寸?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是什么导致“改编热”?

  如今充斥荧屏与舞台的“名著改编热”为何愈演愈烈?文学界和影视界的专家学者存在不同意见。执导电视剧《啼笑姻缘》的著名导演黄蜀芹认为,名著相继被搬上荧屏,说明名著有其独特的魅力。电视剧比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更容易使名著得到传播,也可以使名著更好地传承下去。

  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尖锐地指出,名著改编之所以会成为一股热潮,是因为目前缺少优秀的原创作品。编剧纷纷把目光投向名著,恰恰说明当下文艺工作者进取心的丧失和创作力的贫乏。另外,汪教授指出,人们热衷与现实生活差异较大的名著,是为了追求一种文化上的“陌生感”,这也是名著以多种样式被不断演绎的原因之一。

  中山大学中文系黄伟宗教授则认为,改编之风盛行,是影视作品市场需要越来越大的结果。根据最近一份民意调查显示,超过60%的观众认为,经济利益驱动和“跟风”是近年来出现“经典著作改编热”的主要原因。在观众眼里,与其让舞台和荧屏被胡编滥造的戏说剧、言情剧给占领,还不如多一些名著改编的剧目,至少名著的文学价值还能使改编后作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

  忠于原著还是创新?

  改编名著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妥善处理忠于原著和自由发挥这一对矛盾关系。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大多认为,改编就是用影视或者舞台的手段对原作进行再创作,既不能照搬,又必须使原著的精髓不变。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孟繁华认为,经典的改编要适度,尤其是原著中作者的基本价值观不应该丢。孟繁华称,近年来经典改编最成功的当属《生死场》,原小说中散淡的情节被改编成了激烈的戏剧冲突,看后令人震撼。戏剧评论家叶廷芳对借经典之力大胆创新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他称,再美的东西看1000遍也会使人厌倦,只有多样性才能推动艺术的发展,任何古代名家和现代大家都没有让后人永远仿效的理由。

  著名诗人成坚也认为,改编关键要神到,在保证主要故事和主题思想不变的前提下,细节、结构甚至人物性格都可以根据观众口味调节。

  武汉大学秦志希教授认为,通俗小说如金庸和张恨水的作品改编自由度较大,古典名著中《西游记》又比《水浒》和《红楼梦》改编自由度要大一些。改编者在不触犯众怒的情况下,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电影《大话西游》就深受年轻观众喜爱。而对有崇高文学地位的古典名著,则必须慎重。他同时认为,改编名著的难度来自观众,因为观众有自己的身份认同心理,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寻找对应的人物形象,1000个读过《射雕》的人心目中就有1000个黄蓉的形象,因此改编过程中越是想面面俱到,就越会弄巧成拙,挨骂是自然的事情。

  有争议并不是坏事

  如何使经典迎合民众口味和市场需要成了当前困扰经典改编的问题。改编者难免顾此失彼。因此,很多观众和学者对名著改编热表示担忧,尤其是改编自戏剧和短篇小说的影视剧最受争议。

  《日出》和《雷雨》等原先都是两三个小时的话剧,改编成一部20多集的电视剧,不可能不对原作进行稀释。老舍之子、作家舒乙在谈到由老舍著作改编的电视剧《我这一辈子》时,就感觉“如同在一杯酒里掺进去九杯水,失去了原汁原味”。最近电视版《阿Q的故事》中阿Q、孔乙己的女儿、革命者夏瑜三角恋爱的情节,也引来不少非议。对此,曾经主演电影《阿Q正传》的著名演员严顺开表示,“如果真的把整个故事框架都颠覆了,何必还要取一个经典的名字!”而电视版阿Q的扮演者陶泽如则认为,电视剧强调可看性,鲁迅的作品比较严肃,如果片面强调忠实原著就会很枯燥。

  一些学者表示,改编名著引发的争论实际上是艺术观念的冲突。冲突不一定是坏事,要丰富舞台和影视创作,就需要多种戏剧观并存,促使多种艺术形式产生,这对艺术的发展是有益的。

  资料链接

  张恨水《金粉世家》

  《金粉世家》以一个豪门弃妇为贯穿线索,表现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金荣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悲剧过程。小说长达80万字,1926年在北京《世界日报》连载,至1932年才刊完。张恨水因此在北京成名,而《金粉世家》也成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相关内容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0 sd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