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倪萍”在山东艺术学院:我一直在逆境中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04-05-21

  关于逆境:我经常梦到自己掉了话筒
  从山东艺术学院的一名大专生、山东话剧院的一名普通演员,到
一名全国著名的主持人,倪萍无疑是一名“成功人士”。可是,当面
对学生们“如何战胜逆境”的问题时,倪萍却表现得相当谦虚,她说:
“其实我一直处于逆境中,即使到现在,我还经常做噩梦,噩梦的场
景差不多都是主持时掉了话筒、跑步时跑最后一名。”倪萍说,中央
电视台有430个主持人,每个人的真实水平都不差,先有了我和杨澜,
然后紧接着就是小崔、小白,现在又有沈冰。在中央电视台的办公室
里,你今天还和这个同事一起工作,明天发现他没有来上班,那他很
可能已经从这里被淘汰出去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我一直很勤
奋、很拼命,不断充实自己知识的‘储存罐’,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逆
境。”
  倪萍还向学生们讲述了另外两个“成功人士”朱军和郭冬临曾经
经历过的逆境。朱军刚到央视的时候,因为还没有资格主持节目,晚
上住在地下室,白天的工作就是为节目组的人打饭。这样的生活过去
好几个月之后,朱军才得到上节目的机会。郭东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
业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有一天终于鼓起勇气到北京人艺毛遂自
荐,趁别人休息的空当,郭冬临从中午12点一直表演到下午1点半,
最后终于征服了人艺的负责人。倪萍说,朱军和郭冬临之所以能够成
功,除了他们“脸皮厚”、在逆境中能够忍辱负重外,他们已经拥有
的知识储备是最关键的。
  关于主持:主持当然需要表演
  在人们的印象中,倪萍主持节目“爱煽情”,表演的痕迹很重。
对于主持节目是否需要表演的问题,倪萍说业内也有截然相反的两种
观点,自己认为当然需要表演,因为如果把每个人最本色的东西放到
电视画面上,那非乱了不可。比如白岩松在台下是个爱笑、爱闹的人,
可是到电视上他就要板起面孔忧国忧民,因为他主持的节目性质就是
严肃的,嘻嘻哈哈肯定不行。倪萍说:“煽情、表演这些词语,在我
们的传统观念中都是贬义词,每年一说我要主持春节晚会了,央视那
里早有800条读者反对意见在等着我呢,可也有成千上万的意见是支
持的啊。”
  倪萍承认,表演也不是没有任何根据地作假,“所有装模作样的
表演,都不会受到欢迎,比如我主持节目的时候同一个农村老大爷交
谈,如果我用文绉绉的词同他说话,观众肯定感觉不真实,这就要改
变我已经准备好的文词,这就是在表演啊。”
  谈到一个主持人如何才能有魅力,教授倪萍告诉她的学生:放大
人的概念,缩小主持的概念,要想在荧屏上有魅力,首先要在生活中
有魅力。
  关于表演:最笨、最重要的是观察生活
  倪萍曾经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女性”,据说入选的理由是“倪
萍你真勇敢,一个女人,40岁还敢重新选择”。这是指最近两三年的
时间,倪萍在主持工作之外走上银幕,一部电影《美丽的大脚》就让
她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倪萍笑称自己是“下岗再就业”,因为
演电影是自己当主持人之前的职业,20多年前倪萍就做过“最佳女演
员”了。
  谈到表演的“秘诀”,倪萍称自己比较笨,用的也是表演里面最
笨但却是最重要的办法,那就是观察生活、观察人。在拍摄电影《美
丽的大脚》之前,倪萍提前一个月到宁夏拍摄现场体验生活。一开始
还是很浮躁,不断地给朋友打电话告诉人家自己在大西北,后来就慢
慢地沉下心来了。“把欲望降到最低,感情就会离生活最近。”倪萍
说,经过一个多月沉浸其中的体验,表演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也更真
实。
  本报记者 倪自放

编辑:

相关内容

     娱乐专题

    more...

     叨叨专栏

    more...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